张璐
摘要:《生物化学》是生物学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内容涉及面广,理论复杂抽象,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较强,学科内容和研究方法发展迅速,并且与实际联系密切。如何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让学生从该课程中受益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体会,从如何备课、怎样上好关键的第一堂课、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浅识拙见。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03-02
《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本质和生物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其理论及相关技术在农学、化工、食品、园艺、生物工程、医学、药物学等各个领域均有应用,是如今发展最为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也是高等院校中普遍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知识体系庞大,理论抽象;各个知识点交叉融通,系统性和逻辑性强;各种新的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不断涌现,很容易出现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情况。如何将《生物化学》课程的核心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前沿的研究热点和应用技术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每一位高校《生物化学》课教师不得不深思的问题。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提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不断学习,认真备课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自己首先必须对自己所承担的课程内容透彻的理解,并梳理出清晰的知识框架,这样才能够将课程知识准确地传递给学生。根据《生物化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授课教师除了必须彻底的把课本的基本知识融会贯通,还要不断学习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前沿的技术手段,而且要将这些成果和技术与基础知识融合,不断提高对基本知识点的认识深度。另外,认真备课也是上好这门课程的前提。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是采用的多媒体教学,教师备课过程也与传统教学有所差异,但这里所讲的认真备课绝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直接找一些精品课件资源或者直接利用其他教师制作好的课件,而是要根据专业特点适当的对知识点有所取舍、划分轻重、取长补短,制作适合自己、符合专业特色要求的课件,而且课件制作也要与传统备课方法相互结合,因为有些不能在课件上直接体现的讲课思路或思考题分析等,只有通过传统的教案备课才能保证教师讲课时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二、上好第一堂课,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很多老师认为第一堂课是最容易上的一次课,只要把这门课程的基本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基本内容告诉学生,让学生对该课程有个整体认识就达到目的了。但笔者认为,第一堂课除了要做到让学生对课程的知识框架有大体了解以外,还要尽量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化学》课程的积极性,让学生信赖老师,初步构筑良好的师生关系。笔者在上第一堂课时往往会列举一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课程兴趣的实例,例如:近几十年来诺贝尔奖获奖项目;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Nature》和《Science》所发表的与生物化学相关的学术论文;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瘦肉精”猪肉、“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奶粉、工业酒精勾兑假酒等食品安全问题;人类血常规、尿常规等健康检查和一些疾病如糖尿病、乙肝和艾滋病感染、“帕金森”综合症的快速检测等。这些与生物化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实例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这门课程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让他们认识到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学好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另外,当前的高校学生大部分是“90后”青年,思想意识活跃,如何在第一次上课时让他们对老师产生信任感非常重要。任课教师除了要做到衣着得体、精神饱满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上第一堂课时,笔者会留下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和学生互动交流,畅所欲言,有问必答,这样可以很自然的跟学生形成融洽的关系,为在整个课程授课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1.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生物化学》理论性强,内容繁杂抽象,代谢途径互相联系,机理错综复杂,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不易记忆理解。多媒体辅助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有许多优势,它能把看不见、摸不着,直观性差的知识内容活灵活现出来,可以利用文字、数据、图片、图像及动画等,动态、形象、直观地展现各种复杂的生物结构、作用机理及代谢变化过程,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死板性。例如:在讲解DNA复制和蛋白合成时,可以利用培生教育(Pearson Education)集团《生物化学》教材配套资料中的DNA复制和蛋白合成动画视频,边播放视频边讲解,动画的直观性和准确性使学生能直接看到微观世界分子互作运动的过程和一些关键步骤,很容易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并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解决知识难点。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将基本理论与实际生活中生命活动、健康与疾病以及食品卫生与保健等密切联系起来,因为这些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实际问题。通过剖析并解决这些问题,既能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从中掌握相关的生化知识,又能让学生感到学而有用,学而有趣,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以及与其他同学的讨论,利用糖酵解和乳酸循环解释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而过一段时间后酸痛消失的现象;利用呼吸链分析各种毒物药物引起生物体死亡的原因;利用酶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原理分析有机农药的杀虫机制;利用糖代谢知识分析糖尿病患者出现“三多一少”现象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等。鲜活的实例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容易调动其学习热情。理论与实践恰当结合的实例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3.合理使用PBL教学法。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老师为主导,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下查阅相关各学科资料,课上发挥主动作用,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目的。例如以糖尿病这一疾病现象为问题中心,让学生结合实际接触的现实病例思考糖尿病病人为何容易出现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即“三高一低”的症状,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它与糖、脂和蛋白代谢有什么样的关系?糖尿病容易引发哪些并发症?在这些并发症中为什么肾功能衰退和血管病变更容易出现?有什么预防和改善糖尿病的手段与方法?学生通过查询资料、相互讨论,不但可以弄清楚糖尿病主要指标和并发症状,丰富了知识面,而且与生物化学知识体系中的糖、脂和蛋白三大代谢有机联系起来,加深了对整个代谢途径的理解深度。通过PBL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其主动分工协作、全面考虑、查找相关信息并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但需要指出的是,PBL教学模式需要耗费师生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并且需要开放的教学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安排课时并恰当把握课堂氛围。
4.总结记忆小窍门,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对于一些复杂但又需牢记的知识点,学生容易觉得枯燥难于记忆,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知识脉络和记忆窍门,以便于学生牢固记忆。例如,可以将“三羧酸循环”的内容归纳简练为四句话,即:“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两次脱羧,三次不可逆反应及其关键酶,四次脱氢”;可以利用谐音和顺口溜将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记为“一家写两三本书来”;在记忆三羧酸循环的过程时,可利用小诗歌的形式“乙酰草酰成柠檬,柠檬又成α-酮,琥酰琥酸延胡索,苹果落在草丛中”。通过这些记忆小窍门,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效果。
总之,只有本身素质过硬、善于沟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而教师就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地吸收新鲜的教学经验。同时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讲授《生物化学》课程,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一套符合本专业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如何学习,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卓烈,黎春怡.生物化学的课程特点及双语教学方法的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0,(5):176-178.
[2]杜永新.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认识和体会[J].中国现在教育装备,2010,(16):48-49.
[3]张雪莲,李坤.多种教学方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药指南,2010,8(29):168-170.
[4]翟旭光.理论联系实际——多种教学手段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348-3350.
[5]郭小芳,田智,周锋,等.医学高校生物化学教学的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10,9(9):1199-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