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的人文积淀数学学习的人文积淀

2012-04-29 08:22曹玉霞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品格信念理性

曹玉霞

【摘要】“数学是科学与人文的共同基因.”在数学学习中能够形成理性认识、道德信念、思维习惯、个性品质的积淀.

【关键词】数学;人文;积淀;理性;信念;习惯;品格オ

“数学是科学与人文的共同基因.”贯彻人文理念,是数学新课标的基本思想.之所以人人必须接受数学教育,并非希望他们都成为数学家,更多的是对人的发展所需要的情感、思想、精神等内在的东西的积淀,这些内隐的“知识”才是人生的桂冠和荣耀.那么数学学习中能够积淀哪些人文性素养呢?下面略谈一二.

一、理性认识的积淀

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分析和整理,形成概念、判断、推理,形成了理性认识,人们能够判断真伪、善恶,美丑,并指导自己的行动.

柏拉图认为:“数学是从现象世界到理念世界的唯一桥梁.”数学是使人的认识转向理性的科学.通过数学人们懂得追求真理,依靠科学解决问题,而不是靠感官去判断是非曲直.数学源于实践,用于实践.这种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过程,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分析能力的加强、独立思考意识的启迪都有很大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严谨的理性认识.

二、道德信念的积淀

道德信念是深刻的道德认识与强烈的道德情感有机结合,与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密切联系的道德观.“没有学问的美德比没有美德的学问更有助于人类幸福.”

世界著名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指出:“为了道德生活的健全,为了使一个时代或国家有崇高的风尚,更为严正的美德具有一种神气力量,较之那些未经思想熏陶,未曾纯化的势力来远为优越.在这些更严正的美德里,对真理的钟爱是对污浊中信心的主要的鼓励,而在数学中,对真理的钟爱要比其他地方更容易找到.”数学人不屈不挠地追求真理的高尚道德信念启迪人们:爱和平、爱环境、爱生活,那么将来就不会出现今天的多国轰炸利比亚、日本的核泄漏、参假的三鹿奶粉.

三、思维习惯的积淀

思维指运用表象、知觉、信念或意向进行的内隐的认知信息加工过程.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学习的核心就是思维的核心.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提高智力素质.越是智力高超的人,越是需要思维技能的训练.思维意味着从知识的一个层次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自行车、汽车都是一种代步工具,有了这种工具,要比我们走路快得多.本质上,“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帮助我们思考与学习的工具.只拥有低级思维能力的学生,就像只有自行车的人,如果不加倍努力,便赶不上拥有汽车之人.下面给大家举个例子,看看“开小汽车的人”是怎样学习的.

獳题目: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问: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獴题目:王强开车从北京去天津,每小时60千米,李明开车从天津来北京,每小时50千米,两人同时出发,经过40分钟,在途中相遇,问:北京到天津距离多少千米?

拥有高级思维能力的孩子,在做了大量类似的题目后,就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这些题目是不是有什么共同的解题规律?这个规律是什么?然后,他会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分析出共性之后,将它们综合在一起.此后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就可以绕过起初那种比较麻烦的思考过程,直接用自己已在大脑中预置的“解题模板”,很快解出题目.

一个缺乏高级思维能力的孩子,他的思维可能更多的是记住某道题的解法,而考试时如果没有考到这道题,就会一筹莫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培养学生这种高级思维习惯,让他们拥有汽车甚至更高级的交通工具.

四、个性品格的积淀

天才总是受人崇拜的,但品格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前者是超群智力的硕果,而后者是高尚灵魂的结晶.如果一个天才的人格不健全就注定被淘汰.常春藤学府之一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在中国为其国际特训班招生时,遇到了一位奥数尖子生.然而,因为一段对话,宾大干脆地拒绝了他.对话是这样的:

教授:你读书读得那么好,是为了什么?パ生:为了赚钱.

教授:那赚钱又是为了什么?パ生:为了周游世界.

教授:除了周游世界,你还想干什么?パ生:买房子.

教授:买了房子还想干什么?パ生:让父母住.

一席对话,让尖子生落选了.因为虽然这位尖子生的数学成绩顶尖,但人格分却为零.可见数学学习中健全人格的培养的重要性.

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是把数学所蕴含的丰富人文内涵,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积淀为学生的理性认识、道德观念、思维习惯、个性品格.让学生学会做人,提高他们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形成高尚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オ

【参考文献】

[1]欧阳维诚.数学与人文的共同基因.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2.

[2]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87.

[3]张泉君,主编.著名教育家演讲鉴赏.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5.

[4]哈钦斯,主编.西方名著入门(数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06-107.

[5]黄静洁.尖子生错在哪儿?教师博览,2011:3-5.

猜你喜欢
品格信念理性
为了信念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发光的信念
信念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