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续和补充,历来被评估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但这一阵地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却不同程度地遭受着理论化、弱化、边缘化的境地。作为学校,我们在社会所需的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下,更应就如何发挥第二课堂的有效作用做出深入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第二课堂;系统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084-02
1998年教育部下发的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显而易见,这种模式的构建是由学校教学静态样式与教育动态机制统一起来的。在学校育人实践中,这两种内涵又主要是靠第一题课堂知识技能的传授和第二课堂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来实现的。由此可见,第二课堂不应只是显性的存在,而是积极建设的重要方面。然而事实上似乎并没有因为这种对第二课堂意义和作用几乎毋庸置疑的认可而加大投入和建设的力度。在很多学校,开展第二课堂的作用仅仅被简单化地停留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层面,其功能被很大程度地弱化、理论化、边缘化。由此,深入探讨第二课堂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上的建设机制就首当其冲。
一、第二课堂建设的系统
1.第二课堂的定位。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是人才培养大系统中的两种重要路径。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续和补充,对它的定位不能仅仅停留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亦或是简单的形式丰富性上,而要根据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实践第一课堂学到的知识。在以往培养出的毕业生中,我们发现理论知识、学科学习优秀而实践动手能力、创造创新能力甚至与人沟通合作能力欠缺的学生比例相当之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人才培养是存在偏差的,第二课堂活动在很大程度上都游离于第一课堂教学教育范畴之外,没有做到延续和补充,而是简单的教育加法,实际上,这样凌乱而缺乏统一、整体观的培养模式制度充其量只能在教育低级水平徘徊,甚至都达不到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当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建设,准确定位并落实在决策执行和管理中,是加强这项建设的根本和基础。
2.第二课堂的使命。在开放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氛围中普及、提高。所谓开放,是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第二课堂应借助于各种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既充分照顾到学生个性发展又能惠及所有学生所需,真正做到又红又专。
3.第二课堂的核心导向。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任何学校人才培养终要实现的目标,更是多元化社会、现代化社会急需的人才类型。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知识技能是无数实践中抽象出来的理论,这种灌输式教育产生的能量只是社会知识的简单重复,离开实践终不能被深入理解和创新,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都无从谈起。由此,在上好第一课堂之外,如何在第二课堂开展中搭建好塑造平台,让知识通过实践活动转化为深入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就成为第二课堂建设的关键所在。没有这种核心导向的支撑和考量,第二课堂就会失去原本意义上的延续和补充的作用,完全游离在教育教学环节之外,久而久之,功能的弱化必然引起自身的边缘化。学校畅想的第二课堂建设也只会是理论上或政策中的美好景象。
4.第二课堂的范畴。在学校第二课堂建设体系中,我们时常从思想道德修养、文艺体育、学科竞赛、心理健康、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划分。对第二课堂平面式划分是为了完成普及和提高的建设使命。从种种类型的活动引导中,我们欣喜地发现这种几乎囊括所有的内涵在丰富性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学生参与度、热情度极高甚至超过对第一课堂的投入。然而实践的教训告诉我们,平面扩展越大,提升的幅度就会减慢,在疲于扩大覆盖面的众多活动安排中,及其容易让管理者模糊教育的焦点,使得第二课堂开展失去鲜明的目标和培养导向。这要求我们充分掌握适度开展和重点引导的关系。在正确定位的基础上,在核心导向和建设使命的引导下,在丰富形式的支撑下,建设好第二课堂,还必须考虑到这一体系中另外两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是对于第二课堂建设的政策支持和绩效评估,可以说这两项内容是相辅相成的。政策具有导向性,它规定的人力、物力、资金、部门横向配合和纵向隶属等内容最终决定着管理者的工作动力、工作程度以及工作效果,而这所有又是在对第二课堂建设予以足够重视和正确定位的基础上才会发挥效能。由此可见,第二课堂建设是一项具体的、系统的工程,是需要从思想到物质再到制度的全面支持的整体工程。
二、第二课堂建设应规避的问题
从事物存在自然中寻找问题,探索途径,是为了更好地达到自然的目标。对照第二课堂在现代教育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种种,笔者试图提出一些思考,是我们在建设中应避免的问题。
1.从制度安排上杜绝各自为政的理念,避免分体效率过高而整体效率低下的现象出现。建设第二课堂不能仅仅局限在第二课堂建设中,更不能孤立地、独立地追求部门效率。统筹安排的过程也是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体现。
2.避免超负荷追求第二课堂的全面性而在全面培养的光环下丧失重点、丧失动力。既要考虑学生个性又要竭力使所有学生都能融入第二课堂是第二课堂优质建设的客观结果,而不应成为我们建设好第二课程所应追求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在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下,把第二课程与第一课程真正结合起来,利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能学以致用,这样才能达到我们人才培养的目标,而不是简单停留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层面。
3.第二课堂建设考评体系避免形式化和简单的量化。考评体系是否科学、是否能真正注入积极工作的动力不是能简单模拟出来的,一定要根据各个学校实际情况,淡化低水平的单一量化考核,增强实际效能的指标。如此,第二课堂开展建设的质量才能得到提升,才会更有效率地延伸第一课堂的意义和作用。
4.第二课堂管理层面单一化、独立化、边缘化。
5.第二课堂开展的活动和活动的参与方如果只是靠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来维持显然是没有根基的,一定要从制度上予以保证,包括师资支撑、活动评价制度等。
三、第二课堂建设途径
方案政策的客观有效性、导向性;平台构建的实用性、广泛性;相关教师的引导性、投入性;相关制度政策的配合性、支撑性。所有这些都应成为我们建设好第二课堂,完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刘献君,吴洪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
[2]鼓励高校面向社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N].科学时报,2008-03-25.
[3]刘当远.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课题成果:本文系南京財经大学2011年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课题项目阶段性成果(DJ201119)
作者简介:薛辉(1979-),山西临汾人,法学硕士,南京財经大学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团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