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同组互助观课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2012-04-29 06:09
中小学德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观课同组校长

一所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校长作为设计学校未来的主持人,作为释放教师群体智慧、勇气、责任的人,应该致力于课堂文化的建设,成为课堂的倡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然而现实状况则多数是:校长奔波于文山会海,奔忙于各种“检查”“评估”,没有时间进入课堂听课,少数能在铃声响起时拿起听课记录本匆匆走进教室的,也往往事先并不知道教师要上哪一课,更不用奢谈建设校园观课文化。

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指出:“(学校改革)最为重要并且是中心的课题,是围绕创造性教学和教研制度形成作为专家的教师们之间互相培养的‘合作性同事之间的关系。这种合作的同事之间的关系一日不形成,学校的改革就一日不能成功。”基于“合作性”同事关系的“观课”不同于以往的“听课”,强调既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强调用心灵感悟课堂、发现课堂。当然更强调同事之间的互动和智慧交融。而校长,应该是这一切的倡导者与发起者。

“同组互助观课”作为一种校本培训与教研的新模式,是在反思“听课评课”弊端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教师小组集体备课或集体进行课堂教学实验与研究的一种活动形式,它对构建学习型学校、教研组及教师的专业发展、课堂教学的微观研究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形成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取向的同组互助观课文化。那么,校长在同组互助观课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应如何定位?

校长应该是首席学习官

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引发学习的场所。学校的意义就在于引发这里的每一个人学习。同组互助观课文化建设需要首席学习官,这个首席学习官不是别人,正是校长自己。建设同组互助的观课文化,校长应该是学习先行者。

有效观课从观课准备开始。观课准备包括:学校形成互助关怀的社群关系;学校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教师乐于进取,积极上进;学校形成学习的浓厚氛围。作为首席学习官的校长在观课准备阶段起着建设文化、引领学习的作用。

众所周知,校长应在办学理念指导下,提出学校三年或五年的发展愿景,规划学校发展蓝图。但是学校愿景不应该成为应付检查的文字或放进档案室里蒙上灰尘。校长要设计达成愿景的路径、方法和条件,要充分意识到“教师同组观课”就是实现愿景的有效途径,它能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渗透于课堂、解释于课堂、见证于课堂。

校长作为“首席学习官”,身体力行,以个人独有的领导魅力转变教师观念,激发教师追求理想课堂、实现幸福生活的愿望,在学校里形成对理想课堂的向往和追求,从而避免一切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的活动成为过眼云烟,或被教师视为累赘和麻烦的可能。

建设书香校园

与书为友,以书为伴。书香溢满校园,人人热爱书籍,校园里充盈书的馨香,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校长作为首席学习官,应是书香校园的精心策划者和积极推动者。推动教师人人共读教育理论书籍,举办“读书论坛”,校长与教师“华山论剑”,畅谈读书心得,辩论读书话题。评选优秀教研组和备课组把“读书”作为重要的标准。以规章制度保驾护航,让清晨进校时间成为“诵读时间”,让午间进校时间成为“阅读时间”,午间尽量不布置书面练习,力排众议,坚定不移;让集会时间成为学生“展示阅读时间”。校长以“首席学习官”的身份走在前头劈风斩浪,身先士卒,引领教师将“学习”“读书”融入生命,成为生活的必然,工作的必须。教师同组观课的心理壁障被“书香”打破,使观课学习成为可能和成长的必须。

营造学习氛围

校长作为“首席学习官”应极力营造学习氛围:让教师领到的“营养早餐”是一篇篇美文;变教师例会的“工作布置会”为“学习会”“经验交流会”,交流精彩、经典教学案例,分享教学心得;获奖教师得到的是校长赠送的一本本好书……校长要通过聘请专家就教学热点、难点开设讲座;要求教师建立“教学案例库”、记录“教学困惑集”“教学正思集”等方式,引导教师以学习的姿态对待教学,从而引导教师研究课堂、改进教学,实现自身课堂生活质量的提升。

校长作为“首席学习官”,通过建设书香满园的校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一个互相关怀的社群,让观课者与被观课者都抱着一颗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解决共同教学难题的美好心灵进行观课活动。校长作为“首席学习官”始终强调观课议课不涉及褒贬奖罚,授课者重视成长与学习,在课堂上真正表现自我,课堂保持自然性。

校长应该有个

“相约星期三”

校长应该有个“相约星期三”,是指校长把进入课堂参与研究列入日程安排,与教师平等对话、感受课堂景观。

校长的“相约星期三”,乃借鉴“相约星期二”的固定时间、真切研讨的活动本质。“相约星期二”原指美国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施瓦茨身患重病时坚持与学生相约星期二上一堂课的模式,此后,“相约星期二”成为学术研讨的代名词。 校长的“相约星期三”旨在提供一个平台,一个固定的时间,让教师们推开教室的门,敞开胸襟迎接同行的观课。它致力于让所有教师都开放教室,互相观摩教学,相互坦诚批评,共同商议办法,谋求教学创新,实现共同成长。具体做法是:

带着思考进课堂

每位教师提前在公告栏公布星期三的观课主题及课题,同组观课教师(含校长)就主题和课题收集相关材料,形成自己的见解,事先记录于听课记录本,带着问题和思考走入教室。在这一天,教师与教师有约,教师与校长有约,教师与教学有约,而所有的约定源自与学生有约。“观课”,不但要听——听教师的授课,还要看——看课堂的具体表现,更要思考——思考课堂展示出来的价值。校长与教师有约,校长要将办学思想转化成“操作层面”的小课题、小专题,提出如:“教师课堂活动时间和学生活动时间比照” “学生的思维参与度的观察”“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等话题,让“相约星期三”这一天的观课主题在各学科展示个性之外拥有相同的话题。

转变身份进课堂

“同组互助观课”还有观摩的意思,更侧重于同级之间的交流、欣赏。“相约星期三”时,观课者不以评价者的身份观课,而是以学习者、研究者身份进行观课,大家是就共同的追求约定于课堂,就教学来亲密探讨的。校长不但要促进教师转变身份,自身亦应“摘掉”校长的官衔,以“教师”的身份从办公室移步教室。此时的校长,和教师没有行政上下级关系,有的只是亲密战友的相互交流。授课教师是放松的,课堂是自然的。虽然校长在“相约星期三”实际走进的是三、四个教室,但是,校长的引领作用已经不仅仅体现在三、四个教室,身份转变,与教师“同在共行”,又带领整个管理团队分组观课,一切话题以“观课”为主,一切行动以“观课”为主,校园里荡漾着浓郁的“观课”氛围。

坚持每两周一次星期三相约,长此以往,课堂将越发生动,学生将得到有效发展。

校长应该是研究者

校长不应该只是一个行政头衔,它更应该被赋予引领者、引路人的美名。校长把学校带向何方,校长把教师引向何处,取决于校长是否是“研究者”。同组互助观课文化的建设不能止步于“观课”,之后的观课议课是承上启下、提升思考的过程。“听课和分析课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和发展教师的经验,把个别教师的经验变成集体的财富,用以丰富全校的创造性的实验。”(苏霍姆林斯基语)

观课议课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思考。观课议课阶段,校长可以有何作为?笔者认为:校长应以研究者的姿态促教师思考,形成集体智慧。

指向自我正思、反思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取向的观课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实际上,被观课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活的教学案例,观课后的讨论实质上就是案例分析。观课议课的内在意义就在于通过观课活动,互相指导,使教师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得到切磋,使教师关注的问题引为案例分析,从而共同进步提高。校长观课,以研究者的眼光看课堂,思考课堂案例的价值,率先以管理者和学科研究者的身份进行观课后的正思和反思。

执教教师正反思文本范式:描述课前预设的方案;记录课堂教学中突出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记载同组观课教师的观点和自我评价。离开课堂观照课堂,才能发现身处课堂之中被蒙蔽的现象,探究出教学的本质。

观课教师正反思文本范式:观课前思考的问题;课堂上得到验证或反证的片段;课堂体现出的教学价值及有待改善之处。

文本范式“强制”规定正反思的方向和角度,迫使执教者与观课者观课后进入沉静思考层面,由点及面,纵横联系,不断指向自我反思层面。校长加入“正反思大军”,与教师平起平坐,平等交流,在适时处给以点拨,在困惑处给以开导,在分歧处给以疏导。每个人都把目光对准自己的课堂,观他人以照自身。校长也必将在这自我正反思和交流中得到提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经验证明,听课和分析课是校长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有许多东西——教师集体和学生集体生活的智力丰富性、教师的教学法技巧、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的多方面性,都取决于听课和分析课这一工作是否有高度的科学水平。”由于学校领导人对课进行深思熟虑的分析而使课堂教学得到不断的改进,就能提高学校整个教育过程的水平。

同在共行的立场

对于议课中交流,建议采用“教师论坛”方式。校长应该有一个主张,那就是必须有“同在共行”的立场、思维和表达方式。议课中的“同在”就是不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而是设身处地,站在另外一方的立场,将心比心地理解对方。“共行”就是把授课教师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在解决问题中共同进步。同在共行的立场主要体现于“教师论坛”。教师论坛分“小组分论坛”和“全校大论坛”两个级别。分论坛由组长主持。大论坛由校长亲自挂帅。论坛采用“假如你来教……”“假如我来教……”这样的话语结构进行。“假如你来教……”既要求参与者尊重彼此的处境和条件,同时又要求在观摩授课教师的思想和技术以后,参与者必须提供一种回报。而“假如我来教……”则表达了参与者愿意提供这样一种回报。

校长以研究者的身份与全校教师“同在共行”,在“教师论坛”上倾心交流,谈的是课堂教学,论的是学生发展。校长也发表“假如我来教”的观点,势必引发教师的强烈共鸣。在这“假如我来教”的论述中,校长自然、贴切地表达教育理念、教学思想。

对一个有经验的校长来说,他的注意和关心的中心就是课。经常听课和分析课的校长,才能了解学校里在做些什么。在教育学上来说,校长分析教师工作的最适当的方式,就是定期地去听所有教师的课。

责任编辑余志权

猜你喜欢
观课同组校长
新知
创设主题语境 重视思维提升——一节主题式词汇复习课的观课思考
在积极的写作实践中提升作文能力——关关于于公开课“议论要言之有据”的观课思考
创设主题语境 重视思维提升——一节主题式词汇复习课的观课思考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浅谈观课议课的策略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迎面踢毽接力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