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角下的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

2012-04-29 00:44徐向阳
中小学德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北京市课程课堂

徐向阳

编者按:2011年12月8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要求:“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及时总结各地各校创造的新鲜经验,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及时加以宣传推广。”为落实袁部长的讲话精神,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决定委托本刊从2012年1月起开办“区域德育”栏目(教基一司函【2011】58号)。全新推出的“区域德育”栏目将陆续对在2011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的典型经验与成果进行报道、宣传与推广,并对8号文件颁发以来全国各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加以展示。欢迎全国广大德育工作者踊跃参与、积极支持本栏目,共同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中小学德育实效低的原因何在?这是一直以来困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道难题。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固然有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脱节,是导致德育实效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教育生态的角度看,是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出了问题。如何破解这道难题?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给了我们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解决之道。

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是北京市政府推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十余家委办局共同支持,整合北京市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本着“合力建设、成果共享、服务学生、双向需求”的原则,搭建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学生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相连接的桥梁和平台。活动自2008年9月1日正式推出后,受到了全市中小学生、家长的普遍欢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得到了中央领导、教育专家的充分肯定。2010年获教育部首届全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1年获得全国第二届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并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

教育生态可分为三个层次:个体生态、群体生态和系统生态。那么,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活动的开展,是如何通过改善北京市的教育生态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让学生走上自由成长之路的呢?

系统生态:在互动共生中共赢

北京市打造的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通过政府主导统筹,教育部门主动作为,全社会积极参与模式的构建,有效地破解了这一难题,调整了教育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深度融合。

孕育:来自蓝天工程的启示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如何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动员社会参与学校教育,强化实践环节,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这一直是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苦苦思索的问题。

2005年6月1日,北京市东城区率先启动蓝天工程,通过成立东城区青少年课外活动指导中心,搭建课外活动管理信息平台,整合、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各类资源,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创设没有围墙的课外大校园。

蓝天工程的实施为北京的教育决策者打开了思维的窗口,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吸取蓝天工程的成功经验,经过密集的研讨、论证,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于2008年正式推出。从此,北京市的基础教育走上了一条与社会大环境的良性互动之路。

催生:政府统筹主导下的巨变

2008年9月1日上午,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启动仪式在首都博物馆举行。仪式上,北京市市长郭金龙指出,社会大课堂是市委、市政府落实中央关于“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精神,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推进首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为广大中小学生办的一件实事。他还指出,社会大课堂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拓宽了途径;社会大课堂作为桥梁和纽带,是社会资源单位实现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他希望社会各方面继续发扬协作精神,为形成全社会共同育人机制作出努力;希望同学们积极走进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学习、锻炼。

启动仪式结束后,来自北京市第一实小、宣师一附小、北京八中、北京实用美术学校的同学们走进首都博物馆上了社会大课堂第一课,分别体验了以“诵唱老北京民俗”“从古代射礼到现代射箭比赛”“探索长江文明”“公平的竞争——古希腊竞技精神”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

从这一天开始,北京市的中小学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北京市将社会大课堂建设列入市政府办公会专题研究,纳入为学生服务的政府实事工程。全市成立领导小组,连续三年每年定期召开社会大课堂领导小组会议,作专题部署和动员。郭金龙、王安顺、赵凤桐等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抓落实并出席启动仪式及社会大课堂活动,郭金龙市长明确要求“把它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首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抓实抓好”。区县政府高度重视,主管区县长亲自抓,直接召开会议,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推进大课堂建设,通过列入区县政府折子工程、设立专项经费等形式予以保障。

教育部门作为构想的提出者和建设主体,充分发挥了“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攻坚克难、积极作为”的主动精神,将其作为市教委一把手工程,列入年度重点工作。

构想提出后,社会各方积极响应,踊跃参加,作为共同的建设主体推动此项工作。经市政府批准,市委宣传部等12家部门联合印发《社会大课堂建设方案》,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推进三年建设计划。2011年,12家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大课堂建设工作意见》,以实施“学生教育计划”为重点,在完成基础建设任务之后,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常态应用上来。

政府的统筹凝聚了全社会的合力。社会育人资源犹如源头活水,浇灌着教育的田园,推动了北京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三年来,全市共统筹市级资源545家,市、区两级资源1260家。其中,文化类占63%,科技类占22%,体育类占6%,社区服务类占5%,国防类占4%,为学生搭建了丰富多样、自主选择的实践平台,也为社会参与教育、服务教育提供了有效载体和渠道。

成长:用机制保驾护航

良好的教育生态依赖于相互的支持与配合,要维持教育生态的良性互动,仅靠硬性的规定是无法长久的。正是认识到这一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推动社会大课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让社会大课堂切实成为学生持久受益的工程,才成为摆在北京市决策者面前的一大现实问题。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教委与12家委办局协作,形成了“合作建设、互利共赢、成果共享”的横向协调工作机制,及时解决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切实把这项工作统筹好。三年来,市、区县财政累计投入1亿多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课程开发、信息平台建设、刷卡机配备、学生参加社会大课堂活动车费补贴等,为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2010年启动实施“牵手计划”,向远郊区县农村、弱势群体倾斜,市级财政给予近2000万元的专项补贴,满足农村学生和打工子弟开阔视野、走进城市社会大课堂交通补贴的需要。2012年将全面实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按城区生均每年100元、郊区生均每年150元的标准,每年投入约2个亿,为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建立相对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政府对教育带有倾斜性的投入同样惠及了资源单位,他们在对学生开放资源的过程中,强化了自身建设,获得了经济收益,实现了共同发展。

为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建好社会大课堂,区县、学校、学生用好社会大课堂的积极性,2011年7月,市教委和市人力社保局联合表彰了一批社会大课堂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事实上,从2008年开始,他们就已经将社会大课堂建设工作纳入区县和学校督导范畴,将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今后,还将通过挂牌、抽查、表彰等方式,推出一批开展社会大课堂活动的先进典型,把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特别是资源单位服务教育、自觉担当的积极性继续保持下去。

如此,在制度约束、经济收益、舆论导向的共同作用下,资源单位同样能从社会大课堂活动中获益,真正实现了和谐互动发展,互动共生的教育系统生态呈现出盎然生机。

群体生态:“第一推动力”的效应

教育环境生态的改善为北京市中小学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大量丰富而鲜活社会资源的涌入成为改善教育环境内部生态的“第一推动力”,促使了教育系统内各个群体生态的良性互动发展。

推开那扇沉重的窗

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的开展,推开了课程改革那扇沉重的窗。从全市的层面看,爱国主义教育课程、京味文化课程、博物馆课程等八大课程系列已经初步形成,并推出了地方教材《我爱北京》。在市教委的领导下和市教科院的指导下,北京市各区县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的丰富资源,不断创新,使得全市的课程开发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喜人景象。

海淀区按照学科学习、活动体验和主题拓展三个学习形态,实验室探究、科研院所项目课题研究、人文博览、自然体验、智能作业五种类型基地功能结构,开发了《北京海淀中小学生校外个性化学习指南系列丛书》作为大课堂课程资源包,内含500个课程模块。如《社会大课堂之“自然探究”活动课程》,是海淀社会大课堂携手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开发的一套课程,涉及林木、环保等相关领域。特别是针对现代中小学生学业繁重,脱离大自然的现象,该课程特意开发了结合学校课程的自然探究内容,让学生走进森林大课堂,充分接触自然,在快乐体验中学习。

“蓝天工程”博览课是东城区在推进“社会大课堂”的过程中开发的地方教材。教材从“建设世界城市”的视角出发,遵循“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理念,基于东城区首都核心功能区的定位,以人才培养、人才成长为核心,将教材体系定位于“基于学科课程,以社会资源课堂为平台,符合学科需求与学生学习需求的综合学科实地式课程”,其基本思想和学科体系为“社会·历史·文化;科学·生态·技术”。每课书都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学习导航(我们的学习任务);第二部分,我们的课堂(资源单位);第三部分,课堂里的学问(资源单位里的主要知识);第四部分,课堂聚焦(知识聚焦、学科链接);第五部分,我的感悟与新发现(个体学习收获)。

和海淀区、东城区一样,北京市的所有区县都积极行动起来,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教材。而各个学校也各展所长,开发出极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朝阳区呼家楼小学每月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做法已经坚持了两年。朝阳区的旅游资源开发速度很快,仅2009年就新增郊野公园19座,一些历史遗迹和社区公园也建设得非常漂亮,有很多地方适合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但是这些资源还没有引起教育者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为了把这些资源系统地转化为教育资源,2010年,学校引领学生开始一项创新性学习——“童眼看朝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师生们遵循“梳理资源——教师培训——学生动员——班级筹备——组织实施——资料整理——文案编辑——汇编成册”的操作模式,通过活动,全面梳理本区可供学生社会实践的资源,补充完善现有的《社会大课堂》名录,编辑《朝阳区社会大课堂资源盘点》丛书。借孩子之眼发现朝阳之美,为朝阳社会大课堂资源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使本区社会实践资源的利用实现了最大化和体系化。

顺义区的学科教研员深入学校,与教师组成学科大课堂课程开发团队,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各中小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如附近学校依托焦庄地道战遗址,开发了“红色讲解员”课程,将历史、语文、政治等学科进行整合,将课堂搬到了地道战遗址,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学校还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基地做义务讲解员,既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又增强了服务意识。依托三高科技示范区,开发了“科技使生活更美好”系列活动课,为学生打开了解现代农业的窗口,开阔了视野。依托燕京啤酒厂、牛栏山酒厂开发了劳动服务型课程,组织学生走进厂区参观考察,在领略工厂规模、设备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一组组数字中读出企业发展,将课堂所学统计知识、推理与分析的思维方法应用其中,获得了更直接的认识,不仅使书本知识活化,也使学生对劳动者产生了更深厚的感情。

三级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的一大难点。北京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活动的开展,却有效地突破了这一难点。以此为突破口,教育系统的内部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收获满目精彩

课程内容和形态上的变化带来了师生关系的变化。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则俯首帖耳,不敢越雷池半步。如此师生关系,让教育变成了单向的灌输,教学生态是僵化的,没有生命力的。而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课堂活动中,学生身上的桎梏没有了,生命的灵性回来了,精彩的课堂让人目不暇接。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的梁玉红老师就带着学生上了这样一堂语文课。

课的内容是《孔乙己》,上课地点是鲁迅博物馆。活动中,学生首先参观了博物馆,听了解说员的讲解和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教授的讲座;然后,学生自主研究鲁迅对中学生的影响,鲁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风格,在研究的基础上排演课本剧《孔乙己》,改编现代版《社戏》;最后是学生汇报展览,参加纪念鲁迅诞辰129周年活动。课后,一位同学写下了这样的感受:

……短衣帮在笑孔乙己什么呢?我认为作者反复描写短衣帮的奚落,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其一,提示短衣帮这样的不幸人们的“病苦”,意在揭露整个吃人的封建制度。在长期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下,封建文化不只造成孔乙己这样的悲剧人物,而且还普遍地毒害着被压迫人们,使他们陷于麻木、不觉悟的精神之中,甚至连起码的同情心也已丧失。鲁迅着意揭出这一“病苦”,正是说明要“疗救”的不只是一个孔乙己,而是整个社会。其二,揭示不幸人们的“病苦”,目的在于唤醒他们的觉悟。鲁迅曾说,他的小说题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在揭示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表明鲁迅对群众的落后不是抱着嘲笑态度,而是进行严肃的思考,探索“疗救”的方法,使群众从封建思想的桎梏下挣脱出来,去担负起改造整个病态社会的责任。

显然,这样的课堂实现了对传统的超越。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体验是深刻的,认知是自我建构的。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讲授者,而是活动的组织者、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社会大课堂活动促成了教师角色的华丽转身。

其实,社会大课堂的开展带来的精彩远不止于此:学校管理改进了,教师素质提升了,学生生命活力增强了……教育生态系统的各个群体都因课程改革这一“第一推动力”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个体生态:在开放的环境中自由成长

教育的目标最终指向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命单位,学生个体在参与社会大课堂活动后,生命状态发生了神奇的变化,他们视野更开阔,心态更积极、阳光,品尝到了自由成长的快乐。

生命,因空间开放而舒展

社会大课堂活动的开展打开了学生走向社会的通道,生活空间的拓展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使得他们的生命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了发展。

通州区运河小学五(4)班宋蕊同学走出教室,来到运河森林公园的活动时,就感受颇多:

6月23日,星期三,为了能更好地让我们运河小学的学生亲近运河,热爱运河,学校组织我们到运河森林公园去活动。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兴奋极了。

“这个公园真大,真美啊!”我前面的同学叫了起来。是啊,一棵棵郁郁葱葱的大树,一簇簇五颜六色的鲜花,一片片绿油油的草地,一座座精美的小亭,一条弯曲的小路,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太美了!我们跟着老师沿着碎石铺成的小路向前走,路边一株株粉红的月季花,像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对我们说:“欢迎,欢迎你们的到来。”同学就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在公园里自由自在地“飞翔”和唧唧喳喳地“鸣叫”。

不知不觉,我们已来到了活动的地点。这里是一处用木板搭建的高台,四周用花纹般的绳子围着,保护我们不会掉下去。首先是练太极的同学表演,他们排着整齐的队形,一身白色的衣服,一招一式都有模有样,刚柔并济,真是英姿飒爽!现在轮到我们弹古筝的同学展示了。坐在古筝前,我的手心有些出汗,湿漉漉的,心里觉得有点紧张。我们表演的曲目是《雪山春晓》,我默默地背着谱子。“准备,开始”老师叫道。随着优美的旋律响起,自己的双手灵巧的在古筝上弹奏。我越弹越兴奋。不知你能否能从旋律中感受到,夕阳西下,在湖光山色的美景中,渔人满载着丰收的喜悦,荡浆归舟的欢乐情景呢?我沉醉在演奏中。高台下响起掌声,老师说道:“真是美啊!不错,不错!太漂亮了。”听到表扬,我们三个人都高兴地笑了。任务完成后,我就跑去看正在写生的同学,蓝天、白云、绿树、红花,他们简直就是神笔马良啊。我想,只有来到这里,和大自然亲密地接触,才能有灵感,才能画出这么好的作品吧!

活动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运河森林公园。回来的路上,我的脑海里还不时浮现出公园的美丽景色,我想,等它建好之后,我还要到这里游玩。

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走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让孩子们长了不少的见识。

思想,在亲历体验中深刻

这一天,北京市十二中的学生参观了宛平城。

宛平城是一座英雄城,建于明代。1937年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历史事件“七七事变”就在这里爆发。他们在宛平城的城墙上看到了许多的枪痕和炮弹炸出的一个个大窟窿。宛平城的城墙上也还贴有许多抗日战争时期国人的史迹。从宛平城离开后,他们又去了抗日战争纪念馆。一张张记录抗日战争的照片,一件件“纪念品”,见证了抗日战争那一段血与泪汇聚成的历史。参观完纪念馆,他们的心情是悲痛的,是沉重的。最后,全体同学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站在一面刻有《义勇军进行曲》的墙壁前唱起了国歌。很多经过身边的人都受到感染,自发地和他们一起唱了起来。国歌让他们时刻不忘这段历史,时刻不忘精忠报国。

实地的亲身体验,让学生的认识前所未有地深刻起来。

责任,在行动和回馈中生成

在社会大课堂中,学生不断地实践、体验,不仅提高了认识,还用自己的行动去改造社会,为社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通州六中的“菖蒲小组”在开展“栽植本土水生植物,改善通惠河水质”实验项目后,验证了人工河道栽植水生植物能够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而通州本土水生植物对于污水净化比外来水生植物有着更为明显的效果。据此,他们向通惠河管理处提出了建议:

我们在模拟水槽、湿地、北关闸等地进行的实验项目充分印证了水生植物对于通惠河水质的改善作用。此实验因时间短、范围小、不可控制因素少,有可能在实验结论上不具有代表性,因此我们建议水务部门的专家就我们的实验,组织人力进行进一步论证,通过科学、规范、权威的鉴定,见证我们实验项目的成功。

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模拟的水槽与湿地上分别试种了40余类单种水生植物,在排除了污水中无法存活的水生植物、不具备改善水质功效的水生植物后,在多次实验比对中我们发现,以下水生植物具有较高的污水还清功效,它们是:

挺水植物:芦苇、菖蒲、竹伞、水葱、千屈菜、水芹菜、牛蒡草;

浮水植物:水葫芦、金鱼藻、狐尾藻、水花生;

沉水植物:菹草、黑藻。

希望水务部门能够采纳我们的建议,尝试在通惠河河道内尝试栽种上述水生植物,在不影响排涝等的前提下,使水生植物的净污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经过水生植物净化的通惠河污水里出现了小蝌蚪、小鱼等多种水生动物,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栽种本土水生植物更有利于通惠河水质的改善,如果通惠河污水与栽种的本土水生植物达到适当的比例要求,完全可以使水质达到五类要求,使鱼虾等生物成活。项目的实施印证了我们预期的效果。栽种本土水生植物,在美化河道的同时,经过污水筛选存活下来的水生植物、水生生物、水生微生物将产生强大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形成藻类-微生物-小型水生植物-小型水生动物的微型生态系统,更好地达到改善、净化污水的最佳效果。据此,我们建议将这一实验成果在社区内进行推广。

这样的案例在北京市的各中小学比比皆是,诸如《保护什刹海地区家燕活动研究报告》《校园雨水收集器模型设计研究》《汉石桥湿地的环境保护》《学校周边公共设施现状调查》等等。面对一篇篇调查报告,不禁让我们对北京市中小学生的高度社会责任感顿生敬意。学生们走进社会大课堂,体验着社会生活,成为了社会小主人,充分享受着自由成长的快乐。

提起社会,许多教师的脑海里就会马上浮现出那道著名的等式:5+2=0,于是不自觉地把学校的大门紧闭起来。正是这种视社会为洪水猛兽的闭锁心态,恶化了学校教育的生态,导致学校德育的僵化和低效。北京市开展的社会大课堂活动,如一泓清冽的泉水,优化了教育群体生态环境,激活了教育内部群体各要素,进而实现了学生个体的快乐、自由生长。

猜你喜欢
北京市课程课堂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甜蜜的烘焙课堂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美在课堂花开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