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乡镇文化建设发展现状及其路径选择——以祁连县乡镇为例

2012-04-29 00:44李积兰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祁连县文化站青海

李积兰

2011年11月25日至26日,全省文化改革大会召开,它是青海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举措。它清晰地描绘了青海文化发展繁荣的美好未来,对于我们立足青海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不断推进青海文化改革发展、推动青海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将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推动作用。由于青海乡镇农牧民的素质还相当不适应当今的文化发展需要,究其原因就是教育还不发达。劳动者知识缺乏,必然造成只能从事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附加值低;劳动者知识缺乏,必然造成生产力落后,投入产出效率低;劳动者知识缺乏,必然造成先进技术、优秀文化成果扩散缓慢,以致影响到生活水平的低下。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积极响应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了全省深入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文化名省的意见》立足文化建设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紧扣影响我省文化改革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为深入文化改革发展找到了着力点和突破口。并提出了今后5年的目标主要是重点实施《青海省“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以后10年的目标主要是,“把青海建设成为文化事业繁荣、产业优势明显、发展活力强劲、品牌效益突出、民族特色浓郁的文化名省。”为我们做好乡镇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祁连县乡镇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以及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的大力支持下,祁连县先后建成了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09年建成祁连县级支中心一个,2010年建成村级点30个,已建成乡镇文化站7个(2009年建成1个、2010年建成2个、2011年建成4个)。乡镇文化站装备目前到位3个;2008年建成农(牧)家书屋1个,2009年建成15个,2010年建成29个,共计建成45个;两馆从2011年6月开始制定了具体免费开放措施。乡镇文化站,因正在建设和设备没有全部到位尚未制定具体措施,但乡镇文化站管理人员已落实到位。

在农(牧)家书屋建设过程中,祁连县文化局首先与各乡镇负责人签订《农(牧)家书屋建设协议书》,先后发放两批图书时都举行了由祁连县四大班子领导出席,各乡镇负责人和建设村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参加的农(牧)家书屋发放仪式。图书发放到位后,祁连县文化局派专人前往各村,对书屋挂置牌匾、制度上墙、书柜摆放、图书的编目上架等工作进行了统一设计指导,杜绝了农家书屋建设随意、不规范等现象的发生。书屋由村两委选派有一定文化知识的村民进行管理,而确实找不到合适人选的村由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兼任管理员。由于乡镇领导重视程度高,祁连县乡镇农(牧)家书屋建设和使用资料齐全,包括图书发放登记表、管理人员基本情况、图片资料等。祁连县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配有电脑40台、磁盘阵列8个、防火墙1个、电视机1台。自2009年投入使用以来,坚持每天开放、尤其是双休日青少年读者满堂就坐,成为学生查阅资料、上网学习的绝好去处,平时读者阅览人数呈猛增趋势。为了提高电教室利用效率,文化馆主动与各单位、学校、企业联系,举办了多期党员学习教育、优秀影片欣赏、农牧科技常识培训、红领巾课堂等活动,受到了不同年龄段人们的一致好评。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过程中,祁连县文化局自筹费用派专业人员前往各点进行安装,对已接入网线的村点做好连接,并对各点负责人员进行操作技术指导。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六中全会精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作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根据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关于做好全省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通知》精神,祁连县两馆及时制定了免费开放工作方案,并落实到位。图书馆免费项目有,办理借书证、借阅书籍、办理阅览室阅览卡、借阅报刊杂志、查阅资料、复印资料、开放共享工程电教室。文化馆免费项目有,开放活动室、举办各类辅导班、培训班、使用音响设备、开放展览厅。到目前为止,祁连县图书馆、文化馆已做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免费开放公共空间设施和场地,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为进步做好两馆免费开放工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图书馆今年将在祁连县文化广场设置报刊便民阅览专栏,在县城各大宾馆、车站、医院等人员流动大的地方设置二十余个便民流动阅览室,在各学校、大中型企业等职工比较多的单位设置便民流动图书室十余个;文化馆组织建立三个业余文艺团体,今年将举办各类培训班十期,展览六次,并举办乡镇、村社文化站、文化活动室工作人员培训班七期。为了统筹安排、规划部署,提高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要求乡镇和“两馆”在年初向祁连县文化局报送年度计划和方案。祁连县文化局根据乡镇各自的计划和方案分解任务,并进行督促监督。为了充分调动乡镇领导对文化工作的积极性,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祁连县将对乡镇文化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作为年终考核的内容,具体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乡镇要充分利用综合文化站等文体设施,每年各乡镇举办2次文化活动,1次体育活动;二是配合文化部门完成乡镇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配合文化部门开展好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人口统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文物普查、文化下乡等工作;四是保护和管理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共享工程、农牧民健身器材、乡镇广播电视等文体广电设施。目前,由于没有专人管理,无法开展工作。通过协调暂时由祁连县文化局乡镇有线电视管理人员(公益性岗位)兼职进行管理。

二、祁连县乡镇文化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一)乡镇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少,后续力量不足。乡镇工程装备设施发放不及时、且零乱无头绪,文化活动经费不足,群众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在乡镇搞群众文化活动时采取了自己想办法、企业拉赞助、或少开展活动等方法来解决,根本没有固定的专项经费来保证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制约了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政府对乡镇文化建设的投入不均衡,乡镇文化部门投资融资的体制、机制滞后,乡镇财政投入文化建设方面的预算很低,其发展缺乏应有的活力和动力,更谈不上经济效益的显现。由此,现有的状况是文化发展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体制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产业的发展落后于文化资源的潜力;文化设施的建设落后于乡镇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二)乡镇文化活动没有规律性,存在不良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乡镇群众思想道德和科技教育水平、民族法制观念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乡镇群众的接受教育和文化消费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文化娱乐、精神生活的消费也不同,出现了有些地方和部分乡镇群众生活困难,相应的文化教育方面投入少,精神生活往往相当贫乏。目前,管理方面,有些文化站设施齐全,资金

到位,而人员配置与文化站的职能极不相称。这是祁连县也是全省的一个老大难题,在全省300多名文化站从业人员中,具有高、中专文化程度的只有极少数,超不过从业人员总数的5‰全省每个乡镇虽然都设置了文化站,但大部分文化站没有固定的人员编制,依靠乡镇文化干事或安排一些退休职工来开展工作;兼职干事往往忙于其他工作,文化站人员编制出现被占用或在职不在岗的现象。鉴于这种情况,祁连县文化站暂由县文化局公益性岗位有线电视管理人员兼任管理,有线电视管理人员负责有线电视操作、维护、修理,“村村通”工程安装维护、体育、文化站管理等工作,身兼数职,不是长久之计,势必会影响文化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加之乡镇农牧民受教育的机会极少,在乡镇农牧民中,受教育程度低,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青海整体软实力的提升。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一些人道德沦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色情服务和电脑游戏、电脑赌博等丑恶现象不时出现;非法走私、倒买和收售文物以及文化珍品的暗流难以遏制;信誉缺失、欺诈活动成为一大公害;少数人国家观念淡薄,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前途产生困惑、动摇,对这些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决不能掉以轻心。

(三)文化队伍建设方面比较落后,存在人才不足。祁连县文化主管部门有点力不存心,对乡镇文化站干部的培养力度不大。安排在乡镇的文化工作人员,因非正式职工,且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大多数工作人员喜欢文化工作,但是有些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缺乏文化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导致文化站站而不动。乡镇文化单位大部分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在组织形式、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等方面都按行政机关走,长期以来,不少乡镇文化站、图书室缺编、混岗、空岗现象普遍存在,这就不利于行政文化事业、文化活动的开展。况且,由于乡镇文化工作人员平时忙于一般工作事务,他们很少有时间或机会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节庆日到来时突击性地抓一下文化活动,这就根本谈不上乡镇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青海乡镇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加快青海乡镇文化建设,积极创办乡镇成人文化培训学校。乡镇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创办成人培训学校,通过多渠道、多种教育培训方式提升乡镇群众的文化素质,一是加强文化培训学校硬件建设力度,确保乡镇学校有序运行。具体采取:设立乡镇培训教室,主要用于日常群众参加学习、受教育的场所;设立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设立多功能厅,用于群众排练节目、健身活动;配置健身体育器材,以此丰富文化活动。二是灵活开办教学工作,创新教学方式。如根据群众文化水平的不同层次,设置文化基础培训班、经典文化学习班、企业经营培训班、家庭文化培训班、社交礼仪培训班、青海传统文化培训班、电脑培训班、餐饮业培训班、外出考察学习培训班等等。提高乡镇群众的基本素质,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个人修养,用自己的高境界影响邻里团结向上,以及家庭的每个成员,使其自觉遵守礼仪规范、团结向上、与人为善、遵从孝道,使社会风气蒸蒸日上,乡镇居民安居乐业,以此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培训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占领阵地,坚定理想信念,防范、抵制腐朽没落的文化入侵和消极影响,提高乡镇农牧民良好的精神风貌,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加快青海乡镇文化建设,加大建立健全乡镇文化建设管理制度的力度。制度是一种规范行为的措施,也是一种提高管理水平的手段。有的制度是由本部门制订来约束本单位的,考核制度是由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为了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制订的,如年度工作考核,目标责任制考核,岗位责任制考核等。县文化主管局对乡镇文化站要建立有效的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对每一年度的乡镇文化站工作实行严格的目标考核,强化文化主管部门对乡镇文化站的管理工作。文化主管部门职能之一就是因地制宜,制定乡镇文化建设规划,抓好党和政府关于乡镇文化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应着眼未来、立足长远、夯实基础。要建立健全统一领导、乡镇政府大力支持、宣传部门协调配合、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的乡镇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管理机制。要把乡镇文化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要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密切协作、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对乡镇文化建设要加强专项监督检查管理力度。要充分发挥乡镇党组织、村委会、群众团体、群众组织及民间权威的作用,形成上级与基层的工作互动、政府与民间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三)加快青海乡镇文化建设,加大对乡镇文化产品的服务。青海有着自己丰富和悠久的民族文化,乡镇文化产品要兼顾传统文化项目与现代化文化项目、通俗文化项目和高雅文化项目。要探索乡镇群众文化需求,不断创新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力求使通过的文化产品、举办的文化活动真正成为满足乡镇农牧民文化需求的有效载体。要建设“文化强省”就必须立足于乡镇,围绕乡镇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的发展目标,制定具体措施,开展生产技术培训,提高乡镇农牧民的文化素质,增强农牧民致富技能,引导农牧民走上致富之路。乡镇文化部门要积极举办大型文化活动,挖掘民族文化中的精华,筛选优秀、符合时代要求且有生命力的文化产品,并加强对民间优秀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在节庆期间要进行民俗工艺品、歌舞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礼仪习俗文化的展示,体现乡镇文化的优势和真正价值,这样可以增强农牧民群众的自尊、自信和自豪感。要充分利用好现有人才资源,加大对口支援对乡镇文化建设的力度,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定期到乡镇进行文化建设支援,使文化建设工作见实效。乡镇领导要积极培训和引导农牧民自办文化宣传队,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乡镇文化建设的主体,促进乡镇文化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壮大。

(四)加快青海乡镇文化建设,加大对乡镇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在加大乡镇投入为主的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文化设施,在文化设施设计和建设中,要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按照经营文化的要求设置配套功能,逐年加大对公益性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规范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乡镇政府对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文化建设项目予以支持,促进文化建设积极向上的发展,增强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各级领导要真正重视,措施得力,工作到位。作为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对文化工作的重视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报告中,应该要和经济建设一样有一个具体的指标和增长比率。对基层各主要领导的考核中文化工作应列入主要方面之一,提高考核分比率。各乡镇对文化建设要有一个详细的规划,列入每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真正重视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工作人员正常经费和文化站的正常运转。

同时,建议建立乡镇成人学校,用先进的思想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提高乡镇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大对乡镇有线广播、影剧院、图书阅览室、体育场所、医疗卫生机构、文4-Lg合娱乐室、乡镇业余演出队等的投入力度,有力地促进乡镇文化事业的发展。

(五)加快青海乡镇文化建设,必须加大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人才对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起决定性的作用,是文化建设和创新的源泉。青海要抓住这次“文化强国”战略的契机,建立一支高效稳定的乡镇文化队伍,要对他们多关心、多指导、多鼓励、多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让他们安心、热心这份事业,成为乡镇文化建设事业的排头兵。对此,建议在乡镇成立文化专门委员会或文化站,由一些热心文化公益事业、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的人员组成,负责文化建设事业的领导、组织和管理。在乡镇文化服务队伍上,注重做好“引才引智”工作,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办法,要配备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的乡镇文化干部队伍,保证文化事业服务有机构、有专人负责。进一步调动各种文化的积极因素,在发展中不断进步,真正形成一个全社会重视、支持和参与乡镇文化建设的良好的氛围,真正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建立起多种统一、兼容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和大众文化共享的文化形态。

参考文献:

[1]雷喜斌,陈宜安主编,乡镇文化建设,中国农业出版社.

[2]曲青山,关于加快“文化青海”建设的思考[J],攀登,2008,(1),[3]吉狄马加,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提升到一个新水平[N],青海日报,2011-12-7.

[4]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在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上的讲话[N],青海日报,2011-11-25.

[5]辛勤,青海有足够的文化自信[N],西海都市报,2011-11-27.

[6]青海省祁连县文化局乡镇文化工作调查,

猜你喜欢
祁连县文化站青海
1993—2022年祁连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的影响
大美青海
新时代基层文化站所如何开展好群众体育文化活动
祁连县冻土气候特征分析
乡镇文化站工作创新机制的新举措
青海行七首(录二)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
新时期乡镇文化站发展困境与对策思考
旅游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社区文化的影响
青海“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