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峻往事

2012-04-29 03:34索南加措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公路

索南加措

一、修建惠民之路

位于疏勒河上游的苏里、尕河是天峻县地处最偏远、交通最困难的两个公社(1984年公社改为乡)。过去,这里的群众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区域封闭等原因,曾出现过看病难、上学难、购物难、出售畜产品难,甚至结婚难“五难”问题。早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两个公社的干部群众去县上办事、购物、买粮、上学、看病等一般交通工具都是骑马赶牛,自带帐篷和食品,往返行程需要二、三十天。尤其是牧民中出现紧急病情,重病人不能及时到州县医院,耽误治疗时间而造成不幸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群众迫切要求改善苏里、尕河交通条件,切实改变封闭地区落后面貌。改革开放之后,各级党委和政府着手研究改进偏远牧区的交通状况,但刚拨乱反正,百业待兴,国家缺乏资金,也遇到一些困难。之后,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财政实力的增强,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最终结束了苏里尕河不通公路的历史。

1979年,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天峻县以集体投资为主筹措资金70万元,简单修了一条起于天木公路110公里处岔道,进入达芒沟,经过多尔吉曲卡、满堂滩至雪合里的便道,总路程105公里。但路经的沼泽地带,夏季容易积水翻浆,冬季积雪结冰,道路通达能力极差。1982年春,苏里公社发生雪灾,县委派我(时任天峻县委副书记)到苏里公社了解灾情,看望群众。同时调用县汽车队的三辆解放牌卡车,为救灾运送12吨颗粒饲料前往苏里公社。当时我们途经了达芒沟、多杰曲卡这条路。头一天上午装车,中午从天峻县城起程到达龙门公社时天色已漆黑,只好在那里住了一夜。第二天,天还不亮就出发了,我坐在第二辆卡车的驾驶室里,未带工作人员,前面一片白雪看不清路,打开汽车大灯,沿着前一辆车印摇摇摆摆、弯弯曲曲往前行驶。下午到了苏里河边,河面结了一层宽宽的冰,有人下车在冰上徙步探路,三辆卡车紧随其后,幸好覆盖的冰层没有出现破裂顺利通过。这一天沿途车不停留、人不歇息地整整走了十几个小时的羊肠小道,夜幕降临时才到达苏里公社。从县城到苏里公社只有二百多公里的路程,我们却花了两天时间,这条道路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

苏里、尕河群众到县城还有一条路,就是从苏里公社向北翻越冬库尔捏阿(五个山垭口)、经托勒牧场(现央隆乡)绕祁连县,再向南过柴达尔山口,到哈尔盖转北至天峻县城,全程五百多公里。这条道路,不仅路程远,而且必经的冬库尔捏阿垭口、托勒河等处冬夏两季大雪封山或下雨引发山洪,不能保证常年通车。1982年6月,因处理尕河公社第二生产队的搬迁问题,兰克加(时任天峻县委副书记、县长)和我,还有县畜牧科干部加羊一行三人骑马前往该公社开展工作。工作结束后,返回天峻县城时经过了托勒牧场、祁连县这条路。我们从苏里公社出发到达托勒河边时,由于前一天晚上下大雨引发洪水,找不到过河的路,汽车不敢冒然下水,同行的还有苏里公社党委书记万德。我当时二十多岁,身强力壮,无所顾及,当即卷起裤腿准备独自下河探路,兰克加不同意,认为一人下水太危险,他决定由我们俩人渡河探路。我俩手搭着手下了河,当趟到水深处时脚压不住趾下的沙石,人动不动就漂起来,差一点卷入湍急的河流当中,幸亏我们相互扶助趟过了激流,才化险为夷抵达了对岸。吉普车跟在我们的后面,到了河中间车不听指挥摇摇晃晃朝水流方向漂移,就这紧急时刻立即停车保持稳定,被困在水中的小车眼看着越陷越深,车里的三人迅速登上车顶等待救援。我和兰克加疾步跑去托勒牧场找来了一台拖拉机进行救助,先接过万德、加羊和司机三人,再把北京吉普车拖到托勒牧场,经过检查发动机已进水,必须拆下机器进行清洗。在牧场党委书记更藏的安排下,抓紧修理吉普车。同时我们一行五人的衣服等物品全部被水湿透,也需要晒干,当晚就住在托勒牧场。第二天中午修好小车赶到祁连县时,已经是傍晚十分,只好又住了一夜,第三天才回到了天峻县城。后来我把尕河下乡返回途中过河遇险的经历讲给家里的父母听,他们非常吃惊,并对兰克加关心他人安危的高尚品德赞叹不已。那时,干部下乡所遇到的不便和险情,就可以想象到群众行路更是多么的艰难。

1981年县委、县政府换届后,新班子进一步研究苏里、尕河修路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县委书记索才提出了从阳康公社向西经果来布峡口到苏里、尕河的公路走向。他说:“这条路比原来经达芒沟的路程还要近,不但可以避开沼泽翻浆地带,而且还可以解决沿途阳康、木里以及生格部分牧民夏季交售畜产品的运输问题。”1982年冬,省交通部门提出了从阳康到苏里的公路初步设计方案,按等级公路设计,四季常通,总投资需一千多万元,投资过大,资金无法筹措。经过反复研究,公路等级又改为等外,季节性通车,投资一百多万元。第二年开始建设,索才书记亲临工地组织施工,牧民们亲切地称之为“索才公路”,于1984年11月竣工。建设路段为阳康向西经过果来布峡口、尔热滩、多尔吉曲卡、曼塘滩、瓦呼斯至苏里公社,总里程162公里,总投资90万元,主要解决了春秋两季的临时性通车。苏里乡交通状况虽有所好转,但公路通过的几条河流无桥梁,冬季结冰、夏季爆发山洪时无法通车。

省委、省政府非常关心偏僻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时任省委书记尹克升曾专程到苏里乡看望群众,了解了交通等实际存在的困难。1998年,苏里乡干部昂洛曾专程到西宁向省委副书记桑杰加反映了苏里乡修建公路问题。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一情况,有一次我到省上开会,桑副书记对我说:“天峻县苏里乡乡长到我这里反映了重要情况,看着他很可怜,一时表达不清是什么问题,后来了解才知道是关于苏里乡的修路问题,我已经安排有关部门解决苏里乡交通不便的问题。”同年,省政府对此事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下发了省政府青阅(1998)50号会议纪要。为了落实省政府的安排,于2000年7月19日省政府副秘书长胡先来主持召开了天峻县苏里乡、尕河乡县乡道路建设资金协调会议,决定苏里、尕河两乡道路总投资控制在1700万元以内,主要修建桥梁、涵洞和重点路段,先解决公路不通的问题。建设资金由省发改委委、省交通厅、省财政厅和天峻县政府共同承担。11月3日省发改委批复了天峻县城至尕河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起点为阳康乡,终点至尕河乡,线路总长186.5公里,其中按四级公路新建74.3公里,整治112.2公里。主要建设项目为小桥15座、中桥5座,涵洞94个。资金来源:以工代赈750万元,交通厅550万元,财政厅350万元,地方自筹50万元。之后,省公路局批复了天峻县阳康至尕河公路新建、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方案并开始实施。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施工条件差,工期短以及原材料涨价等原因,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和整

治未能及时完工。

对此,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在省直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十一五”期间,通过分段规划设计,进一步加大工程投资力度,追加项目,提高标准,将天(峻)尕(河)公路设计为两个等级标准:起点阳康乡政府所在地,即天木公路65.7公里处岔道,向西进入果来布峡口,跨越多尔吉曲卡、多尔丰河,经过曼塘滩、瓦呼斯直达苏里乡措尔岗村,路程全长125公里,设计标准为三级砂路,路基宽7.5米,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级,总投资5983万元;再从措尔岗村开始,途经苏里乡政府所在地,终点至尕河为61.5公里,设计标准为四级砂路,路基宽6.5米,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Ⅱ级,总投资2894万元。这一工程的实施,终于修通了天峻县城至苏里、尕河的正规公路,得益于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惠民政策,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现在乘车从天峻县城——新源镇至苏里乡府只需四个小时,从苏里至尕河不到一小时即可到达,极大地方便了偏远牧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使这里的群众在对外开放中过上了安家乐业的幸福生活。

二、解决县城“三难问题”

天峻县是海西州所属的高寒纯牧业县,由于历史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原因,社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晚。加之,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路线指导下,否定物质利益,蔑视群众生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在县城居民区仍然存在着吃水难、行路难、看电视难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其时,1980年10月和1981年3月分别召开中共天峻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和天峻县第六次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当时,与县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三难问题”,引起了新一届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新班子为民排忧解难的一件实事。在县财政十分拮据,1980年县地方财政收入只有103万元,干部职工发工资、搞基本建设都要靠上级财政定额补助和专项补助过日子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初步解决了“三难问题”。

一是解决吃水难。天峻县建政以来,县城居民饮用水要靠打井取水,每个单位都有一口井,一般把水井打在食堂门口,便于伙房取水做饭,同时又能给职工群众提供生活用水。但吃井水既不卫生,又无保证。县府所在的布哈河边,冬春季节狂风大作,将地面上的沙土、垃圾、粪便随风而飘,不时吹进敞开的水井里,造成井水污染;有时天气干旱水位下降,县城内大多数井就打不出水,居民吃水更加困难。1957年曾发生春旱,致使布哈河断流,县城二十多眼井也干枯无水,只有县人民银行院内的一眼井有水。有些单位组织人员到十公里以外的布哈河边破冰拉水,有的单位职工、居民在银行院内取水。后来,到银行水井取水的人越来越多,银行职工以为这么多外单位职工打水,我们的这口井也会干的,于是就在井口上安装了木盖并上了锁。外单位职工吃不上水,一气之下砸开了井盖,由此产生双方职工群众的矛盾,引发了“砸井事件”。在冬季天气寒冷时,井口泼洒的水结成冰,居民取水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因此,县城居民极盼望彻底解决吃水问题。新一届县委常务副书记张化旭同志,是从格尔木市委副书记调任到天峻县工作的。根据他的意见,天峻县实施了自来水工程,修建了第一座水塔,用机井抽水蓄水,各单位都修通了自来水管道,于1982年10月投入使用。那时格尔木市水塔林立,有“水塔之城”的美誉,其经验也带到了天峻草原,使职工群众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基本解决了县城居民四千多人的饮水问题。

二是解决行路难。上世纪八十年代,天峻县城大街小巷都是沙石路面,高寒气候一年四季有风,特别是冬春季节,旷野的飙风加杂着沙石刮入城区,一时间尘土飞扬,飞沙走石,无论干部职工上下班,还是居民上街购物,弄得人睁不开眼、看不清路。每逢下雨降雪,更是满街烂泥,人、车、牲畜混杂穿梭在坑坑洼洼的淤泥道路上,给人们正常出行带来太多不便。针对这种状况,1983年夏,县政府组织实施了天峻县修建第一条柏油马路工程,从东到西、由南向北十字型街道铺上了油路。工程由县计划委员会主任番文太负责,施工时专门从西宁聘请了一位姓曹的工程师,在他的技术指导下,因陋就简,土法施工。为便于取砂供料,在县城东街靠近布哈河边的草地上,修了几个土灶,灶台上安放铁皮槽,下面烧煤加温,在铁皮槽内熔化沥青并人工渗砂搅拌后,通过人力车运输,将渗砂沥青铺在平整夯实的街面上,均匀碾压而成。经过两个多月的施工完成了4,3公里长的铺路任务,总投资44万元。工程竣工之后,县城居民群众像过节一样,纷纷走出家门上街散步,感受柏油马路的平坦、干净和舒适,使整个街道上充满了祥和的城镇气息和节庆氛围。

三是解决看电视难。为了及时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活跃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县委决定解决群众看电视问题。因为我是分管宣传工作的,在张化旭同志的帮助下,参与此项工作,我们努力克服既缺资金又无技术条件的困难,积极筹建电视台。首先遇到的难题是焊接一座发射塔。在县外制造无钱投资,县内加工又不具备焊接技术的情况下,就联系当时修建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驻天峻县铁道部队某团,帮助县上焊接一座发射塔架。在部队的帮助下,焊制工作顺利完成。发射塔整体结构分两节制造,由于技术原因上下两段对接处被焊歪了,塔架树立时中段不直成弓型,但从三个方向用钢丝绳斜拉固定之后还可以使用,就安装了发射设备,腾出广播站的房间作为操作机房,布置机器设备,终于建成了天峻县第一座电视差转台,并于1983年2月8日正式转播电视节目。当时拥有电视机的户数不多,没有电视机的职工到本单位有电视机人家里观看电视节目。我家也无电视机,有一次就到县税务局局长鄂万成家看电视,彩色屏目很小,大概是12英寸,这在天峻县当时还算最大的彩色电视机。就这样初步解决了县城居民看电视问题,干部职工可以通过电视及时了解国内外重要新闻,观看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使封闭地区的群众也能领略到改革开放的新气象。

猜你喜欢
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公路养护嵌固抗滑磨耗层应用研究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四川打通最后一个通乡公路
公路断想
沂水公路“一心为公 一路当先”
公路养护迎来“全能选手”
该如何拯救你,煤炭公路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父亲的66号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