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吉麟 何岳冰 纪楠
2011年7月,对于参加第九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的教师们来说,注定是一段不平凡的日子。顶着炎炎烈日,我们团队三人满怀希望与信心地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一中。经过多轮激战终于如愿捧得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决赛信息技术小学组一等奖,并且在最终的问鼎赛中脱颖而出,摘得“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对于第一次参赛的我们来说,这个大奖的获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时间已经过去近四个月了,现在回忆起团队一起奋斗的那段日子,我们的心情仍然无比激动。
本次决赛小学信息技术组的课题是河大版《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第4课《网页“手拉手”——超链接》。从拿到课题开始我们就投入了设计讨论中并最终达成共识,形成初稿。决赛第一轮的要求是给其他团队的教学设计指出优缺点并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再参考其他团队对自己团队的建议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得到了兄弟团队的宝贵建议,团队成员间也展开了激烈思辨,最终在规定时间内达成共识,完成了本团队教学设计的最终稿。
● 教学片段对比
片段一:使用文字、图片制作内部链接
原始设计:
教师引领学生了解使用文字制作内部超链接的方法,并让学生在观看后进行动手操作。
思辨与升华:
【傅吉麟】对方团队给我们的意见是使用文字、图片制作内部链接这部分教学的开头进入得太快了,对学生要求过高。
【何岳冰】确实,这里没有演示打开站点的过程会对后面学生的操作产生一定影响。
【纪楠】但是以前学过Word 2003,打开文件的操作应该不会有多少困难吧。
【傅吉麟】这里用的软件可不是Word,毕竟还有一些区别,我们是不是要照顾大多数学生呢?
【何岳冰】看来我们的第一稿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还不够充分。打开站点的操作也应该算作是新授内容,需要教师简单演示,虽然不是重点,但在这里也是不可忽略的一步。
最终设计:
教师演示打开站点的方法,带着学生了解使用文字制作内部超链接的方法,并让学生在观看后进行动手操作。
片段二:使用文字、图片制作内部链接小结部分
原始设计:
展示交流小结,了解文字图形制作内部链接的方法。
思辨与升华:
【傅吉麟】我们在小结部分的设计上比其他团队做得好一点,注重了展示与交流。课堂气氛一定不错。
【何岳冰】可是,在这里能不能引入评价?我们整节课的评价环节并不多,尤其是学生之间的自评互评很少。
【纪楠】我也认为要加入评价内容。评价本身就应该是小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傅吉麟】对,评价环节在教学目标生成和学生能力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入评价环节的小结部分才更完美。
【何岳冰】不错,在这里把交流小结改为交流评价,可以让学生体验对自己和他人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目标的达成。
最终设计:
展示交流评价,小结通过文本和图形制作内部链接的方法。
片段三:外部链接制作引入部分
原始设计:
学生观察作品,并进行操作,让学生说一说,觉得还有哪些不足。学生观察后,进行分析。
思辨与升华:
【何岳冰】由内部链接到制作返回按钮链接和外部链接的过渡在我们的设计里还是比较自然的。可是总觉得学生仅仅通过自己的观察不一定能发现那些预设的问题,这个环节要怎样改动才更完美呢?
【傅吉麟】一个人看不出来问题,一组人应该就可以了。在这里引入小组合作学习不就行了嘛。
【纪楠】嗯,之前的观察作品要说有哪些不足似乎要求比较笼统,学生可能会找到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来。如果在课件里面直接出示具体要求就更好了。比如,针对网站链接的便利性方面去观察体验……
【何岳冰】对,这样修改后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更加简洁到位、针对性更强。有利于学生迅速发现问题。
【傅吉麟】另外,引入小组合作要求,学生可以通过交流来形成完整而正确的知识体系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最终设计:
学生按要求观察作品,并进行操作。学生小组讨论——网站还有哪些不足呢?学生观察后,进行分析讨论汇报。
● 问鼎赛回顾
问鼎赛中需要在一个半小时内对组委会提供的其他团队教学设计进行优缺点分析和提供修改建议。由于小学信息技术参赛团队数量不多,到问鼎赛时我们能选择的只有一个小学信息技术团队的教学设计。对这篇教学设计,我们三人在阅读后进行了一次深入探讨。
【傅吉麟】这篇教案的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优点是用学生生活中的四大名菜知识做背景创设情境进行讲解。缺点是学情分析可能仅仅针对他们自己的学生,把所有知识点都当作已经学会的内容,完全没有教学的内容,只有练习的过程,而且很多时间是用来背菜名,有点可惜了。
【纪楠】确实,如果说要改动的话,就要大幅改动了,整篇教案都要进行修改,时间上不允许。
【何岳冰】不如我们提出几点修改的意见,并且把学情这一方面的内容进行修改,这样也能算是有一定的针对性,效果也能在规定时间内实现。
……
在总结之后我们提出的优点和修改意见有以下几条:
优点:
以四大名菜网站作为学习的引入,贯穿全局。通过综合实践研究性网站的制作让学生形成健康合理应用信息技术的行为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中的方法,并尝试运用信息技术富有创造性地解决在实际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修改建议:
1.把原教学设计中认知菜系知识的教学目标作为次要目标,确定主要知识技能目标为通过制作四大名菜网站的活动进行网站设计——超链接的学习。同时学情分析也做了相应的修改。原教案学情分析:我们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FrontPage的运用,能够较为熟练地使用FrontPage制作网站,所以本节课主要进行回顾复习,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修改后为: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对于超链接只在网络中有过初步的了解,知道超链接能起的作用,但是对于超链接的概念并不太明白,同时,对于网站的制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不能有效地互动访问,所以对超链接内容的学习欲望很强烈。
修改后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我们在教案中一直体现的一种教学本质,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教学服务的,虚假的教学情境会让学生觉得像梦一般,学完也就学完了,而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另一方面是更加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超链接知识的学习,从而使后面的教学设计更加有指向性,反映到课堂上也能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网站制作而不是四大菜系知识的学习。
2.将教案中的复习内容,变为新知识的教学环节,并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修改后的教学设计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正确的学情分析对后面的教学设计至关重要。原教学设计中完全没有考虑到这是一节新授课,处处主观断定学生已经学会所有知识点,因此只需通过复习蜻蜓点水一下即可。但实际情况是这是一节新授课,即使不符合参赛者所处地的学情也应该“客随主便”地顺应教材和参赛地的学情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改复习环节为新授认知环节。也可以请基础好的学生来演示一下、说一说,再让其他学生练一练,也让学生体会一下教学相长的乐趣。
3.根据学情分析修改整体的设计。原团队以错误的学情分析为指导,设计理念是以复习操作引入四大名菜的认知,然后以认识四大名菜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在教学重点中标出了能背出四大名菜的文字,整节课的重点从教学信息技术转移到了教学菜的知识,后面的教学内容也反映了这个理念。我们将整体教学设计改为通过浏览网站发现超链接的需要,再按部就班地学习超链接的知识技能,然后运用到网站设计制作中。
修改后体现了我们的新理念——绝不为教而教,注重信息技能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和适用性。通过需要方便浏览四大名菜网站导入,引出超链接的概念和用文字制作超链接。通过延伸思考,又引出使用图形制作超链接,随后再通过欣赏环节,让学生经过比较发现优缺点。让学生在锻炼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基础上,把本课所习得的知识进行综合性的实践与运用。最终总结时,引入一个自己制作的菜的小网站,引发学生课后的实践。这样的修改可以让学生通过在学习情境中的发现过程和精加工行为建构自己的知识。所以教学内容的呈现应该是与特定教学情境相联系的学生整体知识的获得与运用。
通过以上分析和讨论,我们终于进入了最终的答辩阶段,较为顺利地回答了评委老师的问题。作为参与问鼎赛的一员,我们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也有着对其他小组答辩提出问题的权利。这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一种负担,很多团队没有去问,而我们对很多团队都提出了我们的问题,这是一个思考交流的过程。如何让评价有效地生成?如何在教学中兼顾到每一名学生并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小组的合作性?简单的三言两语中有智慧的火花在闪烁,有不同的理论在交流和碰撞,很感谢这样的环节,我们不仅对别的团队的教学理念有了了解,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交流,受益匪浅。
● 参赛感悟
【傅吉麟】对于我们来说这真是一场特殊的比赛。我们这个团队与别的团队有着许多不同,其中最为独特的是——我们是跨校团队。虽然合作时间短,但我们彼此目标一致,同心协力,这是我们取胜的最大资本。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教学思路,但由于处于同一地区,所以总体思路和结构是相近的。对于自我优势有认知,对于自身缺点不忌讳,善于接受他人意见,是我们团队取胜的三大法宝。必须承认,我们三人分开进行教学设计比赛的话确实每个人都不算很强,但是我们组成团队,三人结合起来却能做到锋芒毕露。
【何岳冰】我们三个人来自不同的学校,团队组建时间也不长,团队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领军人物,但我们却可能是最融洽的队伍。关键是我们三人都能认识到自己的特长和不足,在比赛中我们可以依据每人的特长,有针对性地对比赛要求做出合理的布置。在研讨、评价、制作、修改、答辩各环节中,根据我们自身的特长自发形成核心成员,整合所有团队成员合理、有价值的理论、技术,形成实质性成果。这种根据特长灵活组合的独特分工合作方式使得我们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每个成员在参赛过程中也都有不小的收获。
这次比赛最大的收获是——一个好的团队能很好地弥补个人的不足,集众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合作除了有利于提高教学设计水平以外,更多的是我们可以感悟别人的思维。这次比赛我们更好地认识到了团队运行的价值,所以我们约定,这种团队工作模式我们会继续下去,并在周围的同事中进行推广。
【纪楠】之所以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绩,我认为主要在于我们真正燃烧了团队的“小宇宙”,发挥了团队成员各自的优势。我们三人在教学与研究上各有所长,如傅吉麟的思维敏捷,比较容易快速切入主题;何岳冰逻辑性强,善于整合各种信息形成结构严谨的文字稿;而我的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对课件设计和美工方面都比较擅长。三人各自的优势都得到其他成员的承认并得以充分发挥。
回首2011年7月,心情仍然不能平静。这次去石家庄参赛,真的受益颇多。不仅仅是获得了“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更重要的是增长了见识,开拓了眼界。信息技术如何更有效地与学科整合,如何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在教师中兴起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有待我们更深入的思考。
后记:通过这次NOC活动,我们感受颇深。从外部环境上来说,来自全国各个地区的团队聚在一起探讨、评析,相同的课题,不同的教学风格竞相展现,使我们开拓了眼界。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也会产生更多的思考。
市区最近的教研活动中常常能看到我们三人忙碌的身影。不是我们上课,而是我们结合上课教师的优势和特长帮他备课,制作课件,听试上,提意见,在区内也渐渐小有名气。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我们也在向同行诉说着团队教研的优势,吸纳更多具有不同优点的同行加入团队,让团队之花更美丽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