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教育应从何时开始

2012-04-29 23:24杨忠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阶段规划

杨忠健

[关键词] 生涯教育;规划;阶段

人的生涯规划可以在小学阶段开始,这个时段早吗?一点儿不早!美国和日本甚至从幼儿阶段开始就进行生涯教育。目前我国一些家长、教师甚至学生普遍认为:中小学教育的目的是进入大学深造,学生的生涯规划是大学毕业时候的事情。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由于中国内地长期以来忽视中小学生涯教育,一些青少年对自己的未来没怎么想过,对自身缺乏责任感,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能力之所在,不了解社会上的各种情况,往往依赖父母的判断或者自己盲目地选择学习的专业以及从事的职业,这些学生一旦进入大学、组成家庭或参加工作后,很可能觉得事情不如己意,很可能丧失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动力。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始开展生涯教育正当其时。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生来具有许多本能,本能与文化和社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冲突,人一生的心理社会发展或者说自我的发展可划分为8个阶段,人们必须成功解决每个阶段中的危机或冲突之后才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迎接新挑战。以下介绍其理论中与中小学生有关的第四阶段与第五阶段。

第四阶段是勤劳与自主阶段。此时人的年龄为6到12岁,被称为潜伏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在上小学,这时候儿童的活动中心渐渐地从家庭转移到了学校,其交往对象由父母转变为同龄群体。小学生开始在同龄群体中作比较,他们必须学会掌握重要的社会和学校生活的相关技能,他们必须勤奋地学习才能成功,才能感到自主;否则,他们会感到挫败,感到自卑。

古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经验之谈,是有一定道理的。小学阶段是人生极为重要的阶段。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劝君惜取少年时”。如足球电脑棋类等项目,人们爱说“从娃娃抓起”,很对,需要从小练就童子功,专业棋手没有20岁以后学棋的,15岁学棋的都不可能成为超一流棋手,胡荣华15岁已经是全国象棋冠军了。生涯规划也如此,何必一定等到大学毕业时进行呢?

第五阶段是认同和角色混淆阶段。此时人的年龄为12到20岁,被称为转折期。这个年龄段,青少年从身体和心理上逐渐向成人迈进,身体迅速长高,性发育开始成熟,开始探索认识世界的新方法。他们关注的问题是对“我是谁”的追问,他们必须弄清楚自身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他们必须取得社会和职业的自我认同。自我认同难以达成和角色认知的混乱往往是这一阶段青少年遇到的主要问题。

人们容易把青春期描绘成一个麻烦不断的阶段,很多教育家对这个阶段都进行了研究,像维果斯基专门研究了这个年龄段认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埃里克森则把青春期看成一场危机,但他不仅认识到青春期对于个体发展的价值,还看到它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价值,并且强调青少年能够在社会变革中发挥巨大作用。他说:“青春期是人类进化进程中的一种至关重要的力量,青年人用他们的忠诚和干劲去捍卫那些有价值的事物,同时去修正那些已经失去再生意义的事物。”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各有其不同的特征,不同的发展任务;各阶段的层次不能紊乱,也不能倒置,循序渐进是最明智的;如果某一个阶段被荒废或者失教,是比较难于在后来补救的,因此作为教育者,与其事后亡羊补牢进行矫正治疗,不如未雨绸缪和趁热打铁了。当然,相同年龄的人之间也存在差异,人的脑子正如一张宣纸,其生熟程度与年龄成正比。少年时的脑子恰如一张生宣,往上滴一滴墨会全部渗透吸收;中年老年如一张熟宣,越来越不容易吸收;也有的人的脑子变成了蜡纸,一点都不吸收了,这是比较可怕的。

埃里克森认为在人格的三个我——本我、自我和超我中,自我比超我和本我更加重要,对人格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是个体和社会相互连接的桥梁。人更多地是一种理性的动物,其思想、感觉和行动主要是被自我所控制的。埃里克森更加强调未来,他认为,一个人对未来事件的向往决定着这个人现在如何行动。因此从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看,在青少年时代进行生涯规划是必要的。

孔子对人生各个时期提出了各自的注意事项:“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他自己则是如此度过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十五岁志于学,规划了自己伟大的一生。

人的发展在从一个阶段转入下一个阶段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无序、混乱和动荡,需要特别注意。一个人只有顺畅衔接自身的各个发展阶段,才能健康成长。

为什么要在生涯教育中关注年龄阶段?因为生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然而由于这种能力的形成仅靠灌输知识和提供材料是难以实现的。所以,要发现最合适的方法和环境去帮助青少年构成自己的力量。一方面,过了关键期,教育效果会事倍功半;另一方面,在教育中将儿童成人化,则教育也必然失败。有些东西可以慢一些,有些东西可以急一些,但生涯教育不行,学生的发展不行,不能慢,也不能急。如果一慢,则滞后了孩子的发展,或一急,超越了孩子的发展,就必然出毛病,就成了守株待兔或揠苗助长。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儿童的生涯教育要针对他们的年龄阶段进行,不急不缓,才能水到渠成,马到成功。

各阶段生涯教育重点:小学是生涯认知,初中是生涯探索,高中是生涯准备,高中后是生涯安置。狠抓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二年级的生涯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小学生生涯规划目标

1.帮助小学生初步了解自己

初步发现自己的长处及优点;

初步认识有关自我的概念与意识;

初步了解自我兴趣、情绪、意志与性向;

初步了解自己的能力与特质所适合发展的方向。

2.帮助小学生初步了解自己所在的社会

了解自己的家庭与家庭所在社区;

初步认识不同类型的工作角色及所需要的品德言谈;

初步了解教育的机会、特性及与工作间的关系;

初步了解社会发展、国家经济及科技进步与工作的关系。

3.规划起点

初步觉察自我应负的责任;

开始培养诚实守信、遵守公德、遵纪守法、实事求是、热爱劳动和互助合作的品质;

培养选择、规划及运用时间的能力;

培养勤奋的学习和工作态度;

开始发展生涯规划的能力;

初步培养解决生涯问题的自信与能力。

其中“勤奋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尤其重要,必须从小培养。学习是需要投入时间、精力甚至金钱的。理直气壮地拒绝学习的人会有这样的想法:这种没有用的东西我才不会去学呢!真正学成者绝对不会如此功利。

学生如果有理想、有目标,其人生的进程会不一样。理想是信念,是希望,是向往,是追求;理想是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理想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的想象。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

教育者可以指导孩子为自己设计一份“成长计划”。在纸上或本上画上若干台阶,每个台阶代表自己成长中的一个阶段。例如小学毕业、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升入大学、参加工作等。在每个阶段上标出相应的年份、年龄和自己将要努力实现的奋斗目标。

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的特点,小学生涯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初中生涯规划目标

中学生处于青年早期阶段,青年早期是个体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意识发展的时期,是生涯发展的关键点。初中生的年龄是12到16岁,是人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当前的初中生面临着中考的任务,需要作出重要的选择,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如果此时得不到适当的指导,可能作出不理智的选择和决定,导致有害的结果,影响以后的前途。因此在中学阶段,需要引导学生逐渐发现自身的兴趣和能力,思考自己适合哪一种工作。

这一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中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让学生有机会想象“未来的我”,让他们看一看社会上不同的人所从事的不同行业,不同行业的工作者所拥有的不同的生活类型,从而在教师的细心指导下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并认真思考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和生活状况。

因此,在初中阶段,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实施生涯教育,能够使学生形成对职业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职业理想,从而科学合理地进行人生规划。

1.帮助初中学生了解自己

发现自己的长处及优点;

认识有关自我的观念;

了解工作对个人的重要性;

探索自我的兴趣、性向、价值观及人格特质;

了解自己的能力、特质所适合发展的方向 。

2.帮助初中学生初步了解社会

激发对工作世界的好奇心;

认识不同类型的工作角色以及工作世界的分类及工作类型;

了解教育的机会、特性及与工作间的关系;

了解社会发展、国家经济及科技进步与工作的关系,关心社会。

3.规划初步

积极进取,觉察自我应负的责任;

发展尊重他人工作的意识;

学习科学思维,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及作决定;

懂得依法办事,培养互助合作的工作态度与人际互动的能力;

培养规划及运用时间的能力;

学习如何寻找并运用职业世界的资料;

培养正确的工作态度及价值观;

发展生涯规划的能力。

三、高中生涯规划目标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关于美国教育改革蓝图的讲话中说:“众所周知,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不仅决定着他的收入水平,也是他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而现实情况比这些经济学数据更为严峻。”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高中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教育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中阶段的生涯教育继续以初中生涯教育目标为目标,此外需增加以下内容:

指导高中学习生活;

学会共同生活;

确定职业兴趣,研讨求职之路。

培养勇于竞争、有法必依、坚毅勇敢的品质;

学会正确选择,树立远大而脚踏实地的志向。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从立志开始的,没有奋斗目标和动力,便会懒惰散漫,浑浑噩噩地过日子。立志并不难,难的是否能坚持。青少年大多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比如,希望自己将来上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成立一个温馨的家庭。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为目标的实现付出艰苦的努力。有些人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磨砺,半途而废;有些人则是在美好的幻想中,抱着等明天的思想过日子。因此,人生不仅要有奋斗的大目标或长远目标,而且还要有达到目标的计划和努力。规划和计划就是将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具体可行的小目标,使自己在生活中的每一天,都用一个个具体的行动,来向大目标靠近。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给自己确定了一个生活准则,他强调:“人活着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一小时一分钟的目标。”这样就可以使人坚持不懈地督促自己,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那么,我们如何将大目标、小目标结合起来,通过努力完成目前一个个较小目标,来最终实现我们的大目标呢?

目标包括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短期目标是最终实现志向的必要环节。长期目标一般以年为单位。

在制订学期目标时,计划应适合自身的能力和特点,不要完全从个人的好恶出发,更不能完全照搬他人的计划。

在长期目标中,要确立以月、周、日为单位的短期目标。即拟订各门功课的阶段性目标,规定自己完成目标和学习任务的具体时间安排表。在制订短期计划时,要把一天中的全部活动都纳入到计划中,要将学习和休息协调起来,不要将计划写得过多,防止因任务无法完成而受挫。

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应建立每天或每周的计划评价,考察计划完成情况,找出计划未完成的原因,找出相应的补救方法。当努力之后,目标仍然无法实现,就需要考虑目标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水平,若目标不切合实际,就要重新修改。

总之,我们只要在长期目标的指导下,完成每日、每周、每月的短期目标,就会获得成功,为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标应该具体并较易完成。例如,每天早上读30分钟英语、每天读若干页专业书籍等。除此之外,还应包括对自己达到目标的奖励,如看场喜欢的电影等。相信自己,只要有目标,肯努力,定会有提高。

生涯规划是终身规划,在生活的道路上,人需要根据情况不断调整,不断规划;6岁到60岁的任何人都需要进行生涯规划,个人进行生涯规划是为了培育人性,生活幸福,职业成功,发挥潜能。

实际上生涯规划是一个没有完结的漫长过程,虽然青少年今后会实现一个又一个的具体目标,但还是在半路上。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学习、思考、规划、行动,心灵空间的拓展是没有尽头的。生涯规划之花,必结育人之果。

编者注:生涯教育系列疑难问题之三请见本刊2011年12月下半月刊。生涯教育系列疑难问题之五将刊登于2012年第2期,敬请关注!

(作者单位: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1)

编辑/于 洪终校/何 妍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阶段规划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生涯中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