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研究

2012-04-29 20:44周咏梅陶黎娟王孟龙
经济师 2012年11期
关键词:基本理论非营利组织

周咏梅 陶黎娟 王孟龙

摘要:文章在对现实需求和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实践价值和理论创新角度论证了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研究的必要性,并分析提出了当前亟需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财务透明度 基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138-03

一、问题提出

纵观全球社会近几十年的发展,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就是非营利组织在各国的迅猛发展。中国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大量非营利组织涌现,它们在动员民间资源,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形式。

然而,非营利组织并非“德行完美的神话”。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非营利组织也出现了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等现象,特别是各种侵吞公益财产的“公益腐败”案件的频繁发生和曝光,动摇了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挫伤了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信心,公众通过慈善组织进行的捐赠降低,以慈善基金会为代表的非营利组织陷入了空前的信任危机之中。

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非营利组织财务不透明。至今国内有关管理部门对非营利组织没有公开披露财务账目和报告运营状况的要求。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2010年12月在北京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称,中国现有慈善组织中约75%的“完全不披露或仅少量披露信息”,在披露的各类信息中组织基本信息公开透明度最高,财务信息透明度最低,有近90%的公众表示对慈善信息公开不满意。

可见,当前财务不透明是制约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瓶颈,如何提高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是实现非营利组织良性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研究评述

(一)研究概况

“透明度”在自然科学中是指物质透过光线的能力。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企业及非营利组织规模的扩大,产权模式的变化,委托代理关系普遍存在于各种类型组织中,进而出现了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代理问题。人们在探究这些问题时发现,信息不对称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经济学中将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定义为“缺乏透明”或“不透明”。于是,“透明度”成为社会经濟管理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论题。

财务透明度最早是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提出的,1996年4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的关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核心准则”的声明中对“高质量”的具体解释是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披露,之后SEC及其主席Levitt 多次强调并将透明度作为一个核心概念加以使用,使财务透明度从会计信息的局部质量特征要求变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特征要求。由此,引发了企业财务透明度的广泛研究,其研究主要围绕财务透明度的定义、财务透明度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财务透明度的度量等方面展开进行,形成了有关企业财务透明度的定义、企业财务透明度与宏微观影响因素的关系,企业财务透明度的评价指标与方法等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然而,在非营利组织领域专门研究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成果并不多,与财务透明度相关的成果大多散见于非营利组织评估、治理、会计理论等研究中。

张彪、向晶晶(2008)从经济学角度界定了财务透明度,认为财务透明度是与信息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社会整体实现完全信息与完美信息的制度安排。在此基础上,从制定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标准, 研究网络环境下财务透明度提升的技术支撑, 设计财务透明度相关审计制度, 完善财务透明度相关法规四方面论述了提升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途径。张彪(2009)进一步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设计了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标准。祝贺、陶传进等(2008)针对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中的善款募捐组织设计了其公开透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调查计算比较,发现我国基金会的总体透明度不高。欧阳璐(2011)指出产权约束机制缺乏,法律强制机制薄弱,立体监督机制尚未形成是导致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低的根本原因。

另外,有些学者从非营利组织失灵、评估、治理、财务管理等角度提出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问题。邓国胜(2001)认为应建立一种运用财务与信息透明度等标准的社会评估机制,让非营利组织摆脱因其自身公众信任缺失等原因而所处的发展困境。俞可平(2002)认为非营利组织有效治理的基本要素是合法、透明、问责、法制、回应及有效。王名、贾西津(2005)认为非营利组织财务的公开、透明和实行社会监督,是保障公益产权的重要机制,也是实现其社会责任的保障。陈少华、李静(2006)指出透明性在非营利组织运营体系中尤为重要,透明性实质上就是非营利组织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这些成果由于研究主题的限制都未对财务透明度问题展开系统的研究。

(二)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1.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研究成果过少,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上述文献可以看出,目前财务透明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问题尚未引起理论界的足够重视。而从组织性质上看,财务透明度对非营利组织更重要,现实需求更紧迫,但非营利组织透明度的研究成果很少,难以满足现实需要。

虽然透明度的本质含义是一样的,但应用于不同的组织其透明度的表现、标准、形成机制等都有明显的区别。企业财务透明度的核心是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其衡量标准主要体现在财务信息的形成过程和结果的质量,强调的是决策有用。非营利组织在组织目标、产权关系、运营模式、资金来源、信息使用者等方面都不同于企业,其财务透明度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有必要单独研究。

2.对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基本理论缺乏系统研究。已有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研究成果侧重于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缺少对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内涵、理论基础、标准、形成机理、决定机制等基本理论的深入系统研究,难以形成对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准确、深刻、全面的认识。

3.对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衡量与分析缺乏实证研究。财务透明度,既然是“度”就应有“度”的衡量标准、方法和衡量结果。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证研究,现有研究成果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现状只能从现象描述,缺乏定量的说明和分析,对影响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因素难以有准确的把握。

4.缺乏对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形成过程的研究。财务透明度包含了信息生产者与信息接收者的动态互动过程和匹配状态,而现有研究侧重于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缺少对信息生成环节的分析,缺少对信息使用者的接收与使用效果分析,难以揭示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本质。

三、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研究的必要性

(一)提升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需要提供理论支持

财务透明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不言而喻,非营利组织自身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财务透明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首先,财务透明是非营利组织赢得公信力,获取社会资源的基本条件;其次,财务透明有利于社会监督机制的发挥,促进非营利组织自律和能力建设;再次,财务透明有利于促进非营利组织之间形成有序竞争,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正是认识到财务透明的作用,我国一些民间组织自发开展了一系列的行动,推动非营利组织信息公开透明。2010年7月8日,由35家基金会共同发起设立的基金会中心网上线,开启了基金会通过披露信息走向公开透明,促进行业自律的进程。2010年10月第二届非公募基金会论坛主办方推出了《中国非公募基金会信息披露指南》就非公募基金会信息披露的内容、渠道、方式等提出建议。2012年1月8日,112家公益机构共同发布《透明慈善联合行动倡议书》,共同搭建信息披露平台,以提升公益行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另外,政府有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相关规范,如《基金会信息公布办法》(2006年)、《公益慈善捐助信息披露指引(征求意见稿)》(2011年)、《财政部民政部关于加强和完善基金会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通知》(2011年)等,以加强和规范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

这一系列的举措对提升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和公信力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认真分析这些举措,我们发现这些活动或规范主要集中在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方面,主要意义在于公开性而不是透明度。正如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BCBS)于1998年在《增强银行透明度》研究报告中指出的:“披露本身并不必然导致透明,为实现透明,必须提供及时、准确、相关和充分的定性和定量信息披露,而且这些披露必须建立在完善的计量原则之上。”“公开性”与“透明度”之间的存在着根本差异,公开只是透明的前提和基础,但公开未必透明。若公开的信息不及时、不相关就不能达到透明的要求。高透明度意味着“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对非营利组织透明度的要求不能仅仅局限于公开本身。

而由于缺乏對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研究和规范,到底披露哪些信息,披露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透明的要求,人们在理解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了对信息透明度评价方面的差异。如学者祝贺、陶传进对抗震救灾募捐组织公开透明度的研究结果与民政部的已有评定结果相差较大。另外,若对财务透明度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这些基本问题没有清晰的认识,在出台相关政策时难免会出现本末倒置,不能抓住关键问题,那么提升非营利组织透明度也可能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二)促进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创新的需要

在企业会计领域,近几十年来,对财务信息的评价经历了由高质量到高透明度的演变。这不是简单的文字变化,它深刻体现了人们对财务信息评价的理念已由注重静态的财务信息质量发展到注重财务信息的生产、传递、披露、接收等一系列动态的互动过程上,从注重财务信息的提供者发展到注重信息使用者的理解和反映上,由注重财务信息的具体特征发展为强调财务报告所有实现的信息传递效果上。这些变化对会计研究带来巨大影响,人们不仅重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更注重对会计信息生成、传递、披露、使用各环节的研究,形成了对会计信息更加全面系统的研究。

企业会计领域的这一变化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加强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问题的研究。由于财务透明度既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要求又是对信息形成过程各环节的规范,因此,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研究提供了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研究的新视角,有利于我们从信息使用者,信息传递过程和效果角度去研究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信息质量、信息披露机制等基本理论问题,从而实现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的创新,对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建设亦有推动作用。

四、当前亟需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1.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基本理论。主要包括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内涵和外延,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理论基础,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与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基本理论。通过基本理论的研究可以厘清财务透明与组织透明、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披露、信息公开等相关概念的关系,科学界定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概念,明确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与企业财务透明度的区别与联系,明确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本质与特征,从理论上说明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的必要性。

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基本理论的研究应以公共受托责任、社会选择理论、信息不对称等理论为依据,借鉴企业财务透明度的研究成果,结合非营利组织使命、运营方式、产权特征进行研究。

2.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财务透明度评价标准是进行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度量的基础,如果没有适合非营利组织特点的良好的透明度衡量标准,就不能明确回答要达到财务透明非营利组织应该披露哪些信息,如何披露,披露到什么程度等基本问题。目前,正是由于缺乏对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研究和规范,对到底披露哪些信息,披露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透明的要求等基本问题,人们在理解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了对组织财务透明度评价方面的差异。因此,应对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深入研究。

3.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度量。为全面系统的了解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现状,应采用科学的度量方法,依据我国非营利组织现有信息披露状况,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财务透明度进行度量和分析。

4.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决定机制。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这些因素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最终决定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这就是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决定机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只有明确了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决定机制才有可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

(二)研究方法

过去由于非营利组织很少对外披露信息,针对非营利组织的实证研究数据难以取得,因此,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研究主要以规范研究为主,缺乏定量分析。近年来,部分非营利组织如基金会在信息披露方面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2010年基金会中心网建立,开始对外披露基金会信息。目前,我国2000多家基金会的信息在该网站都可以查询到,其信息涵盖了从2007年至今基金会的基本状况、业务信息、财务信息等基本数据资料,这为研究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提供了充分的资料来源。因此,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应更注重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结合,做到以规范理论研究为先导,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论证、完善规范研究结论。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厅立项的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研究”(项目编号:J10WG15)的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彪,向晶晶.构建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提升机制的基本思路.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7)

2.张彪.非营利组织透明度标准探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3)

3.祝贺,陶传进.抗震救灾募捐组织公开透明度比较.中国非营利评论,2008(2)

4.鸥阳璐.提升财务透明度,重塑社会公信力—论非营利组织的生存发展之道.中国财经报,2011.11.12

5.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体系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1(10)

6.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善治.商务周刊,2002(7)

7.王名,贾西津.基金会的产权结构与治理.经济界,2003(1)

8.陈少华,李静.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供求解读.财经问题研究,2006(3)

9.周晓苏,李进堂.从高质量到高透明度—财务报告评价的演进及启示.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3)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会计系 山东青岛 266071)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基本理论非营利组织
关于劳动法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企业现金管理方法基本理论概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当代价值探究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与审计机制:国际视野与一般框架
浅析营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
非营利组织的营销分析
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立足小片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
浅谈化解学生基础会计入门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