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燕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44-02
教改进行了多年,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但我认为我国语文传统的教法和学法——诵读法是不可丢弃的,它对于学生来说,是更为经济、富有活力的自然本真的方法。这样的课堂也许看似简单,但学生学得更实在、更深刻,它能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浸入文本,有足够的空间发挥自我。从而生成出浸润着学生自己精髓的知识,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语文教师有这样的体会:在教学之初,虽在理论上否定“灌输型”,可实际操作中总担心少“讲”了会影响学生的理解,无形中漠视了学生的“读”。如今看来是“枉费心机”,结果是培养的学生成不了学习的主体,驰骋不了语文的世界,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失去了它应有的生命力。语文教学呼唤诵读的回归。叶圣陶先生是这样告诫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能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的确,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诵读是唯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学习方法。
细细推究语文课诵读的重大意义在于以下几点:
一、夯实基础,增加语言积累。
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恰恰是基本的“语文素养”,注重积累能让人的水平“升值”。越是有丰厚的积累,越是容易触发思想和写作的思绪。
语言的学习是一种“慢功”式的学习,它对人的影响是浸润的过程,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所能达到的,所以语言的学习需要语言的“浸润”。这种“浸润”最重要的就是量的积累,传统的“诵读”恰恰强调的就是大量的语言习得与积累的最佳途径。也许诵读积累的效果短期很难奏效,需要在我们教者精心的引导下,每天做一点,走一步,再多走一步。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名篇佳作、精辟语段、成语典故、名言警句,并烂熟于心。在多多益善的诵读积累中,学生的知识逐渐积累沉淀,消化吸收,达到融会贯通,水到渠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胸藏万汇凭吞吐”。
二、加强诵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中国的语言讲究“模糊性”,学语文重在培养语感。这种语言感觉能力是通过诵读文本的语言唤醒,凝聚,进而燃烧起来进入一个全新精神境界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这种可贵的境界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语感,是我们对语言的“直觉”,这种“直觉”非常重要,有时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学生读一段话修改病句时,能非常敏感的发现语病,很成功的修改出来。也许学生不一定都是按照语法成分修改的,但语感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往往我们对文章的思想感情、人物形象、语言内涵等方面的理解,都是通过阅读文本,最终感悟思考而得。学生的语感越强,领悟能力就越强,阅读能力就越高。我们大可以放心地把时间留给学生读书,相信坚持不懈的诵读一定会加强学生的语感。
三、诵读可以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完善,语文课本精选了古今中外的许多堪称经典的名篇佳作,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
语文老师都应该有这样一个共识:学生的语言素养不是分析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诵读是学生熟悉并进入文本的桥梁,也是最佳的方式,反复诵读可以让学生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及挖掘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作为教者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知、感悟。并促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认同,产生心灵之弦上的共鸣。正如叶圣陶在《精读指导举隅》中说:“吟诵的时候,对于所讨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例如:在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时,我让学生从反复的朗诵、吟诵中体会诗的美景、美情,把握诗的主旨。苏东坡所谓的“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尔自知”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四、了解学习状况,进行有效地调适。
一方面,学生通过诵读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很多的学生不喜欢读出声音,处于非常保守麻木的状态,总认为无所谓。只有当教师要求诵读时,他才能发现自己有多糟糕:字音错误,停顿闹笑话,词不达意……
另一方面,更是教者了解学生学情的重要手段。当一节语文课开始,我们通过聆听学生的自由诵读,教者能辨别出学生学习的起点与对文本的喜恶。例如:在教授《木兰诗》开始自由读时,有的学生朗读单调乏味,平淡无力;有的声音高亢,可是缺少情感的变化;这正所谓心未动,情不发。可见学生对文本没有理解,没有走进角色,对于文本喜欢的程度一般。据此我们可以灵活地改变教学策略,确定教学的起点,抓住学生的发展最近区域,给予点拨、引导。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更有效地诵读,让朗朗的书声润泽语文课堂的生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营造氛围,让学生乐于诵读。
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应当要营造一个有利于诵读的氛围,让学生有诵读的愿望和热情,从而发挥诵读的最佳作用。
首先要做好示范性的诵读,或激情式引导,唤起诵读的期待。语文老师能够用入情入理的范读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积极的参与,自觉投入到深情的诵读状态之中。教育家于漪在《往事依依》中深情地回忆引导她进入文学殿堂的两位老师,道出了教师的诵读教学对学生的巨大影响:“感慨万端”、“几十年过去了,至今还能深情地吟出”。其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宽容评价,突出赏识鼓励。在不断进行的诵读体验中,使学生尝试到诵读带来的心理和人格的成就感。这种成就哪怕只是學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诵读后,能够大声在课堂上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我们的诵读教学一定会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2.选定好适合于诵读的内容。
诵读的魅力来自作品本身的杰出优秀。诵读如果不分文体,不辨可否,只顾要求学生按同一模式去读各类文章,那一定会使学生如坐针毡,越读越烦,久而久之就自然会失去读书的兴趣,更不用说去猎取知识了。因此,一定要选好适合诵读的内容。
比较之下,散文和诗歌是最佳的选择。这些文学作品语言精美、典雅、灵动,且在抒情中透着哲理性的思考。最能直接窥见作者的内心世界,也是社会现象最直接的剖析。是任何一个中学生阅读必选,对学生品格、意志的滋养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当然,对于议论文的解读,在课上,教者可以选取那些最精警、最核心的语句,让学生加以诵读玩味。如季羡林的《成功》中关于做学问的三个境界描述的段落,既有关于三境的精当描述,又有作者的精辟论述。传达给学生的信息量很大,而且是诵读玩味极好的材料。
三、掌握好诵读的恰当时机。
诵读,是语文课堂教学最真的一件事!是唯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言语学习的方法,课堂上最美的语言是琅琅的书声。
我以《紫藤萝瀑布》教学为例,首先是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知全文,以便读通文句,读懂文意,读出层次,理清思路。这是最基础的事,是其他任何方式都不能代替的。接着精读精彩描写部分:花的色、形、态的部分,诸如“花朵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长满了的小小的帆。”之类的句子,教者一定要引导学生用心、用情去诵读,感悟出紫藤萝花的盛开的美好情状:繁盛、美好、生机勃勃。文中那些点明主旨、表达作者思想的句子,也应当通过精心安排的诵读体现出来。当然在这个环节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诵读方式达到最佳效果,如:比较性的诵读、玩味式的诵读,个别读、小组读等。在精读的基础上再进行赏析性的诵读,以此来升华巩固对课文的学习,这也是在实实在在的训练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最后,我们要求学生大声诵读全文,再现出作者眼中之景,领悟出生命的真谛!
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多的诵读机会,这是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放心交给学生,是实实在在训练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学生的智慧受到了启迪,灵魂也得到了浸润,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因此而彰显着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