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灵动的数学课堂

2012-04-29 13:56梁秀娟
甘肃教育 2012年10期
关键词:灵动操作质疑

梁秀娟

〔关键词〕 数学教学;灵动;兴趣;质疑;操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0—0033—01

一、兴趣——迸发灵动的火花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只有当你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千方百计地想去了解它、学习它和掌握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花时间了解学生,同时还需深入分析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需要落实的知识点与他们的兴趣爱好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结合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处理,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时,可以创设猜图形的游戏:一个学生站在前面,面向全班学生,教师将平面图形举在他身后,其他学生看着给出的平面图形描述其特点,由站着的这位学生猜是什么图形。游戏规则刚刚说完,学生们立即抢着举手猜图形,有些学生还用刚刚所学的知识来描述图形的特点。这样教学,将枯燥的图形知识以游戏的方式呈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质疑——孕育灵动的潜能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端,是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及调动探索热情的切入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或对某个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或会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突然领悟到一个新道理。教师应抓住一切有利的时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说出自己的想法、见解或疑惑。

如,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一课时,教师出示三张四个国家单项奖牌的条形统计图,学生看了一会后就开始发表见解,突然有位学生提出来了:“老师,这样看我觉得有些麻烦了,能不能合到一起呀?”一瞬间,全班学生的眼神都汇聚到了一起:合到一起?此时,我微笑着追问:“想法不错,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的想法吗?”这时,这位学生侃侃而谈,学生们都明白了他的想法……顿时,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这样,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在学生的质疑中就产生了。

三、操作——创造灵动的机遇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动手操作为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动手操作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

如,在教学“估计“时,我给每组学生准备了一份大米,让学生想办法估一估这堆大米有多少粒?学生有的把大米平均分成了3堆,数了一下,一堆有702粒,共有3堆,因此大约有2100多粒米;有的先抓了一把,数了一下约有720粒,接着一把一把地抓,共抓了4把,所以这堆大米大约有2880粒;还有的把大米装进小盒里,一盒装了大约400粒,装了6盒,因此这堆大米大约有2400粒;更妙的是有一个学生数出100粒大米秤了一下是3克,然后秤了大米总共有30克,最后得出这堆大米大约有1000粒。

四、交流——绽放灵动的智慧

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外在表现,学生要将自己的已有经验、观察所得、思维想象、创新发现以及自己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都必须依靠语言。所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方面。因此,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交流表达。

如,在教学完“商不变的性质”后,出示算式:24÷8=(24+24)÷(8+8),让学生判断对错。通过讨论之后,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甲方认为,这道题是错的,因为它的被除数与除数同时增加,不是同时扩大或缩小,前面做的一道题是(60+20)÷(20+20),它的商就变了;乙方认为,这两道题是不一样的,前面一道题是“被除数和除数加上同一个数”,而这道题是“被除数和除数都加上一个和自己一样大的数”。24+24=24×2,8+8=8×2,相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2倍,商应该不变。在事实根据面前,甲方被乙方说得心服口服。实践证明,这样教学,学生掌握的知识会更加牢固,同时他们的语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灵动操作质疑
在阅读中点燃激情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操作能力
诗意的语文 灵动的课堂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