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睿珍
〔关键词〕 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0—0029—01
二十一世纪的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从根本上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条件。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教师要从提高学生素质出发,改进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乐学的良好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画个简笔画,再加上口头说明,既有助于学生学习语言,又可以检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程度与运用能力。
例如,在讲读第11册《林海》第二自然段中的一句话: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竖着的,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峻。我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云横秦岭”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想象秦岭孤峰突起、陡峭险峻的样子,再画出连绵起伏的小兴安岭与之对比,学生形象地感知了小兴安岭的特点以及作者用词之精妙,同时还激发了学生们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二、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有独立人格、独立尊严的个体,平等对待,以唤醒学生们心目中的平等意识。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与教师争论,或指出教师在讲课中的失误及教材的不妥之处。平时在讨论问题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只要比自己的答案准确,就给予表扬。这样,不仅给学生树立了认真听取别人发言、虚心向他人学习的榜样,还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探索的胆量更大了,思考问题有了深度,师生关系更加民主、平等、融洽、和谐。
例如,《燕子》一课有这样一个训练:写出各段的主要意思。第四段很不好概括,讨论时学生说出了好几种答案,最后一致认为“小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像正待演奏的曲谱”比较恰当。我却认为不十分理想,便把自己统观全文后归纳的段意也写在黑板上“小燕子休息了,仍然为春天装点美”。最后,让学生比较哪个好,学生都否定我的意见,认为看不出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我当即表态,服从学生,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学习积极性更高了。
三、激励评价,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强烈欲望
赫尔巴特曾说:“教学的主要毛病是令人厌倦”。课堂上,学生最有效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赞许的微笑,哪怕学生微弱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
例如,在学习第四册《北京的桥》时,我让学生自学字词,然后出示卡片让学生读。学生兴致勃勃地举手大声读词“粱(liáng)------高粱(liáng)”,显然学生读法错误,如果我直接指出学生读错了,学生就会觉得尴尬,进而会影响后续学习。于是我这样处理:“你读得很认真,不过在这个词里‘粱要读轻声(我进行范读)。请你再读一遍,相信你一定能读对。”这种期待与希望,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真正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观,做到为学生营造宽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状态。同时,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多读、多思、多听、多说、多写,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读书,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就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