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蓉
〔关键词〕 小学生;养成教育;习惯;做人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0—0026—01
偶然看了“打工之王”唐骏的专访,他的一席话让笔者印象深刻。当记者要求唐骏送给大家一句影响了他人生道路的话时,他说:“我有今天这样的一点点成功,是我聪明吗?是我勤奋吗?我最关注的是做人,做人是最重要的。做一个好人。如果这个人认同你了,如果周围的人都喜欢上你,这就是机会。机会多了,成功的机率就大了,因此,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多么聪明、多么勤奋,而是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做人比做事更加重要。”
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而育人的关键则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这和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不谋而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养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一、制定校规、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割的。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笔者总是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向学生宣读学校的校规,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如根据本班实际,提出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欠账,多看课外书籍等要求,让学生明确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从而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二、家、校、社会三合一,保障养成教育
各学科的教学都要渗透养成教育,使学校教育做到“事事在育人,时时在育人,处处在育人,人人在育人”。笔者经常与科任教师沟通交流,彻底改变班主任唱“独角戏”的局面,形成教育合力。笔者也十分注重教育学生自觉抵制社会上低级趣味的不良影响,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此外,发动全班同学讨论交流,自定班纪班规,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也是保障养成教育的重要方法。
学校与家庭相结合主要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 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从而增强教育效果。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各个家庭的文化修养及生活习惯都会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产生影响。凡是家庭教育抓得紧、抓得好的,学生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较快,反之则比较困难,进步也很慢。如,两个孩子在放学的路上捡到一个钱包,一个说要拾金不昧交给老师,另一个则说他妈妈说谁捡到钱交给老师谁就是傻瓜,结果两个孩子把钱包里的钱平分了,拿着钱去玩电子游戏,这说明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学校教育一定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抓住每学期开家长会的机会,除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外,还要与其共同研讨教育子女的方法,给家长支招,共同教育学生。
三、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的主题。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会给学生无言的教育。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努力起到表率作用,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老师是十分神圣的。现在,许多学生卫生习惯差,果皮纸屑随手乱扔,教室里随处可见垃圾,但是学生们却视而不见。教师严厉的批评、惩罚也只能在一两天内起到效果,时间长了,学生又会重犯,因为他们的认识没有根本改变。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先组织班队会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所转变,但许多学生道理都懂,在行动上却难以改变。于是笔者从自己做起,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走进学校、教室,一发现地上有纸屑就随手拣起来,然后扔到垃圾筒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养成的,教师要使学生明白“习惯源于小事,小事映射做人”的道理。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事上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素养,教育学生做一个守规则、知礼仪的人就应该从这些小事入手。
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更加关注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努力教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编辑:沈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