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侠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整体提高阅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特别是随着近期有关大阅读活动的广泛开展,很多学校举办了读书节、跳蚤书市、经典诗歌诵读会等一系列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参加了几次语文教学研究活动,感触颇多,一是阅读教学研究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老师们对此倾注了更多的热情与精力,他们在教学时都在读上狠下了一番功夫,读的形式不可谓不丰富,但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怎样才能开出美丽的鲜妍之花,取得令人满意显著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特别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授生以渔,师者必先有渔
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天生的,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刚刚踏进校门,识字量非常有限,这时候他们是没有多少阅读能力的,因而此时教师要做的是如何让学生学会读书,训练培养他们读书的能力,从最基本的字词入手,读好词句理解意思,为今后提高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要想指导好学生的朗读,语文教师自己平时必须要认真学习,具有比较好的语文阅读功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好学生。特别是当学生还没有基本的阅读能力时,教师必须要交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为学生以后更好地读书的下基础。
二、激发兴趣 培养阅读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好的朗读指导可以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增进师生交流,启迪学生思维。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积累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们不能把名家名篇肢解开来,失去了文章原有的美感。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解书的。于永正老师也曾说过:语文教学要有一堵墙,如果讲透了,就什么也没有了。让学生多读,从整体感悟,多积累就是让学生吸收语言营养、丰富语言,对于现在难理解的,日后再来“反刍”。从这一点我想到,在我们现在的一部分学校中,有相当的一部分老师在上语文时都是用串讲的方式来进行,所谓读书不过是摆摆样子而已,其影响之广泛,理应引起我们全体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的反思。
三、提高能力,培养学生语感
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简言之,教师应当在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语感。这样做符合学生的先学后教的学习规律,读是理解和培养阅读能力的手段,学生读书既是对文本内容进一步的理解,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手段。在读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不足,然后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达到以学定教的目的,如课文哪些地方的词句写得好,为什么好,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读来加以体会。
其次,读书是培养语感的需要,要读有所感。在指导学生朗读前,教师或以富于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描述,或借助电教媒体直观演示,或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把握和理解课文,进入角色,这些都为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阅读目标表述之一是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让学生读出形、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一句话,让学生读了还想读,百读不厌,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文字,逐步与作者沟通,达到感情共鸣。于永正老师曾在他的五重教学法中曾对此有过详细的描述,因而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和机会去读书,用不同的方式去读书。例如采用朗读、默读、赛读、部分读、分角色读等方式,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去揣摩去感悟。但是,在阅读教学中如果为朗读而朗读,那么朗读就成为一种形式,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就不会提高。比如有一位老师在上三年级语文下册《争吵》这篇课文时,不停地让学生读,有齐读,有单读,分段开火车读,等等,形式可谓多种多样,但是,学生的朗读能力并没有因为读而提高,甚至学生还是唱读,老师没有给予任何的指导,一堂课看起来热热闹闹都在读,但教师由于没有给予有效的指导,因而这样的教学是无效的。
再次,读是积累的方式。语言学习更是需要积累的,这是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经验之一。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是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了。”例如我在参加一个读书诵读会的时候,学生琅琅而背《论语》、《千字文》、《三字经》等古训名篇,孩子们稚嫩的声音,传达出对名句古篇理解的逐步深入,他们的诵读博得了参会老师的热烈掌声,这种方式是积累学生知识的很好的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持之以恒地加以坚持的。
总之,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不是几所学校,几个老师的事情,是我们全体教师的共同行为,我们惟有长期坚持,不断训练,运用符合学生身心的教学方法,相信阅读教学的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阅读之花一定会结出丰硕之果,为学生的成长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