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菊芳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又是思维的起点,创造的起点,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思维习惯,从而提高数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十多年教学给我一种启迪,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所有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提升数学提问质量
提问是人类生活中一种普遍性行为,在中学数学课堂中,课堂提问贯穿始终,没有了课堂提问,教学将无法继续进行下去。现代教育改革后,“启发式”教学法已经代替了过去的“注入式”教学法,这更突出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思维习惯,从而提高数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观点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了高中数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二十多年教学给我一种启迪,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所有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前设置有效的课堂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去,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在这过程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双丰收。
一、课堂提问要重质量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又是思维的起点,创造的起点,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数学教学是启迪思维的过程,以思维训练为核心,课堂提问对于思维的发展有很大作用;另一方面,数学教学的教学原则已经由“启发式”代替了“注入式”,这种新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开启知识的大门。但有些教师把课堂提问的数量作为衡量一堂课学生是否参与教与学的一个标准。然而,在课堂上由于问题太多,学生穷于应付,看似师生互动非常好的景象,实际上由于问题不鲜明突出,学生对这些问题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学生在课堂上根本没有机会、没有时间去吸收消化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在面对课堂教学时会失去学习的耐心,更不可能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变成恶性循环,所以在课堂提问中要注重问题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教师往往应用许多提问方式以达到较好的效果,用引入型、复习型和启发型较多。引入型提问,这是课堂提问进行中很重要的一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理解。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实例引入、模型观察、操作实验、分类归纳、设置悬念、解释矛盾等方法进行课程引入。
二、课堂既重提问更重学生的反馈
数学课堂并不是纯讲授知识的课堂,尤其是当代推行教学体制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法,课堂上的互动很重要,应该把学生主体摆在突出位置。教师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设计接下来的教学节奏,这样使教师的教与学和谐发展,同步进行,提高了学习效率。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反映速度和回答质量,教师可以衡量知识的掌握程度,其实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追问),引导学生思维。教师对一些关键问题,关键环节且慢说破,留下“更美的风景”让学生去发现和欣赏,使其在探索、思考问题的体验中提升思维和激发兴趣。例如在双曲线概念的教学中,当得出双曲线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提出问题:动点的轨迹是双曲线,满足的条件是什么?当学生得出常数后,可以将条件作如下改变让学生思考。将小于改为等于或大于,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对于上述问题在椭圆的概念中已经研究过了,学生自然会产生联想,从而更加能深刻理解和记住椭圆和双曲线的概念。教师的教学智慧不是体现在“先知于学生、胜学生一筹”上,而是体现在“与学生同步”,甚至“落后于学生”。“说破”的火候掌握在教师手中,但取决于学生的需要,所谓“教不越位,学要到位”就是这个道理。
三、课堂提问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 “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识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既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则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反而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太难则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无法使学生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反而使提问失去价值。有经验的老师提问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提出的问题恰当,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必将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识,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有机联系的知识结构。例如在讲解如何画出函数图像之前,首先帮助学生复习图像,再进一步变形,在老师的帮助下画出函数的图像,这样大部分学生能画出函数的图像,如果直接让学生画出函数的图像可能学生有些困难。
四、课堂提问要注意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在课堂设计问题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作合适的设计,并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最佳的问题情境。如果教师选择合适的角度,往往很容易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到问题情景,结合现实构建合适的数学模型,从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积极性,学生会很容易理解整个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之只会让学生一头雾水。如我在讲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创设一个简单的问题情景,即:在生活中,你发现两条直线的位置有多少种情况?让学生身临其中,所以他们每个人都会去看、去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到底谁的答案正确,这时再进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兴趣自然会提高,那么这堂课的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再比如我在讲解集合的概念这一节的时候,在给出集合的性质之前,给出问题:“请大家挑选出班上个子高的人”,这时学生有些不知所措,再问:“请班上身高在180cm以上的站起来”,这时学生肯定会在老师的两次提问中找出答案。在这样合适的情境中学生会很快进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去,然后老师顺利地完成教学目的,最终提高了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