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国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不仅包括语文知识,还包括语文能力、智力、审美等,它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广大语文老师努力的目标。那么,在新课程改革前背景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正确把握语文课程改革的教学特点
1.改革目标的全面性
课程标准从语文学习的每一个活动,都会引起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诸多方面的变化这一新视角,将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整合,列为语文课程追求的目标,体现了教学中倡导的“以学定教,主体凸现”的学生主体性,又体现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2.学习方式的多元性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突现学生主体性。教师要激发、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并在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课程标准的开放性
打破了学科中心论,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在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的同时,更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从而进一步拓宽了语文课程内容的空间,为构建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体系,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
二、探寻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运用教材,引领学生体验作品人文内涵
新课程选择的语言教学素材,都是典型的教学案例,富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深广,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极其深远。教师要以发现者的心态和精神去关注每一个教学案例,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案例所构建的丰富而优美的语言世界,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作品的文质美,情感美,这样才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情愫,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受到美的熏陶。
让学生去听说。生活中我们处处需要交流,辩论场上的唇枪舌剑,生活中的幽默风趣,处处都需要我们去认真的听,轻松的去说。课堂教学中说什么呢,当然不是侃侃而谈,不着边际,游离于课本之外和远离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去谈,而是根据课文内容,找准切入点,经过“课文——学生——课文”的循环,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并且让学生体会语文并非远离我们,也并不是那么难学。在自信、尽情的表达中,增强学习语文的亲近感。
让他们去读演。教材上不乏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段落句子。以前上课在老师读之前,学生没有读过课文,没有找出生字词,查查字典,不了解课文内容,充其量学到了一点“形”而已,真正的“神”却领悟不出,形神兼备也就无从谈起。而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倡导读准、读畅、读情、读境,如此步步深入的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的把握课文,重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使学生实现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在读的基础上,对于一些段落、句子的处理方式是采用“演”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情节扮演其中的角色,再现课文的情境,同时还可通过表演,满足学生的成就动机,使他们觉得语文知识可以在表演中去体会,去感悟。
2.走进生活,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学习语文,主要靠的不是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训练,而是在大量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靠体验、靠熏陶、靠感悟、靠习得来获得。因此要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教学机会和丰富语文课程的资源,引领学生在浩淼无边的母语世界中畅游,丰富语言积累,在实践中不断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也是新课程中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
在课内,教师可以科学地选择一些迁移练习,以加强课内知识的反馈与运用,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强化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在课外,应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实践。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利用一切机会、一切可用的资源给学生创造“语文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课前5分钟演讲所见、所闻、所感,词句接力,美文欣赏会,朗诵擂台赛等,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成绩获得了肯定的展示,心理上产生了大的满足感,从而能激发其课外阅读的热情;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利用现代网络进行探究性学习……就这样,让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氛围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从而喜欢学语文,乐于学语文。
当然,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绝对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理想的境界,这需要我们语文老师长期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走得更远,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