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湘济 刘茜
《服装材料学实验》课程的开设,是在《纺织材料学实验》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系统地对纺织服装面料结构性能认知的课程,突出了针对服装学科的应用性的特点。
一、《服装材料学实验》教学内容分析
《服装材料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突出面料结构与性能测试的系统性;(2)设计性与创新性实验,加强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及操作能力;(3)实验操作的规范文件制定以及配套多媒体与图片的制作;(4)实验成果展示,整理成果集。我校服装工程专业拟开设的专业综合性实验是为深化专业所学而开展的有明确指向的实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开放式的综合性设计及创新性实验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实验。本文为此从《服装材料学实验》的环保性能实验与教学方法进行讨论。
二、服装面料环保性能实验方法分析
(一)服装面料环保性能实验PH值测定
1.面料取样:从常用面料上剪取2g(上下差异5%)的样品,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单块不宜过大,过大对于接下去的步骤中的“摇晃溶解”效果不够理想。
2.样品放入实验瓶并添加试剂:在放入样品的瓶子中添加100ml氯化钾溶剂,配置方法:每29.85克氯化钾与4000ml一级过滤水充分溶解制成,配置后的氯化钾溶剂的PH值在5.0 - 7.0之间。要求学生重点确定PH值的范围。
3.摇晃溶解:震荡仪器,将完成第二步后的实验瓶放在振荡器上,震荡至少一个小时,充分溶解样品。要求学生充分掌握时间。
4.萃取试剂:从振荡器上取下试验瓶,将里面的溶液倒入萃取装置:上部分为有萃取层的小杯,下面承接普通小杯,一般萃取下面小杯容量的2 / 3即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萃取的过程。
5.PH仪器读数:采用PH测试仪,在进行测试前,先用标准溶液(一般PH值为4.08、6.18、9.04)进行调试,在仪器中输入这三组数据,作为标准参考指标,完成后即可进行正常测试。测试时,只要将测试仪器的探头伸入小杯的溶液中,显示屏便会显示数据,一般用手左右摇晃小杯,为了快速反应,等到显示屏的数据不再跳动时,PH值测试完毕,记录数据。完成一瓶测试后,再进行第二瓶测试之前将仪器测试的探头用配置成的氯化钾溶剂冲洗干净,防止前项溶液的残留液影响到下一项测试的数据,再用吸纸将探头上溶液吸收至干燥,进行测试下一项。要求学生读数要认真,实验操作精确。
(二)服装面料环保性能实验的实际应用
通过上面的实验方法的分析,把实验的结果应用于服装面料的实际测试中,正常情况下,服装面料分为三类:A类为婴幼儿服装类、B类为贴身服装类、C类为外套类,A类与B类的PH值在4.0—7.5为合格,C类的PH值在4.0—9.0为合格。如果测出不合格产品,要进行复检,复检方法同上,但是必须同种面料再测试两次,再测出不合格者则直接认定为不合格产品,复检通过则为合格产品。
《服装材料学实验》教学有基础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各项实验内容以实践性和操作为主,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实验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