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身份:作为专业交际研究的有力视角

2012-04-29 07:06黄大网竺家哲赵思琼
现代语文 2012年11期

黄大网 竺家哲 赵思琼

摘 要: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全球化程度加深以及边界跨越日趋频繁,国内高等英语教育迫切需要解决大学生专业交际能力的有效培养。本文分析认为,话语身份作为切入专业交际研究的有力视角,能够顺畅接口符号表征系统与社群实践行为,从而可从多维度考察专业交际的话语现实和学习者的能力发展。

关键词:高等英语教育 专业交际能力 话语身份

一、引言

身份的话语实践试图探讨交际主体通过语言实现自我表征(self-representation)、定位以及身份协商,愈发成为当今社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中心,尤其是“社会政治和经济近半个世纪来在语言意识形态和可供个人选择的身份范围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化、消费主义、媒体技术的爆炸性(发展),以及新国家身份、新地区联盟的形成(如欧洲联盟)、早期地区联盟的瓦解(如苏联)、早期殖民地的主权回归(如香港)和日益增多的跨国移民潮等突出的后殖民主义和后共产主义议题”(Pavlenko & Blackledge,2004:2)。在学术领域和职场等专业交际领域,英语成为最为重要的世界通用语之一,非英语国家科学家需要在跨越本土和全球话语社群的学科濡化过程中实化他们的(不)参与([non-]participation;类似于[不]在场)(Canagarajah,2002),而非英语国家职场人士也面临类似的理性交际行为同英美主导的交际范式与规则(Curry&Lillis, 2004)之间的冲突;他们都不可避免地需要抉择和运用存在顺应性差异的“全球本土化”交际策略,其中包括抵抗、接受、调整和规避等。

国内高等英语教育(尤其是专门用途英语领域)面临中学毕业生英语水平普遍提高和当今社会就业市场实用主义期望值日益凸显的现实环境,因此迫切需要有效解决大学生的职场素养习得和大力提高大学毕业生融入职场(即形成身份)的效率,而这不再仅仅是单纯二语习得研究的问题(Bhatia,2004;Boswood,1994;戴炜栋、张雪梅,2007)。根据Bhatia(2004:146~147)的有关分析,专业交际能力(professional expertise)包括三项主要内容:话语能力、学科知识与专业实践(discursive competence,disciplinary knowledge,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相应地,我们在考察和培养学生的专业交际能力时有必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诸如:

1.具体专业(学科)文化内部构成专家行为的内容都有哪些?

2.上述专业交际能力是如何习得的?

3.如何测量/评估专业交际能力?

我们认为话语身份(discursive identity)恰恰可以作为适合的切入视角,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专业交际能力及其话语,同时还可通过对话语身份进行考察来综合评价专业交际能力的习得情况。本文将通过对话语身份的概念梳理,明晰话语身份的内涵以及与其他身份的区分,从基本面向、关键议题、主流研究方法等方面评述专业成长领域的话语身份研究,以期为学界同仁提供可供参考的分析平台。

二、话语身份的基本内涵

话语身份在不少论述中的使用较为随意,与“discourse identity”互用,仅指对身份的话语构建。而专业交际研究中的话语身份根据研究需要的涉及范围可能包括一种或多种社会身份的,更为推崇一种通过系统考察相关交际行为(核心是话语实践)的研究视角,既包括语言能力和修辞手段,又包括交际策略的综合学术/职业素养。相对来说,文本身份(textual identity)、叙事身份和会话身份(narrative identity,conversational identity)(Benwell & Stokoe,2006)是与话语身份类似、但分析层级稍低的研究视角。

本文探讨的话语身份虽然关注的也是大话语(Capitalized Discourse)而不是小话语(small discourse),但与Gee的话语身份(d-identity,1999,2001)有所不同:前者涵盖通过使用语言标示进入特定团体的成员身份实现符号身份(symbolic identity)的方法(Brown et al.,2005:787~789),而后者是在Gee摹拟的话语视角反映用来界定个人的各话语间关系,并确定提供身份描写手段和标签的使用方法。实际上,人们通过语言最终形成自身被识别的存在,并被贴上标签(即Gee所称的“话语的身份”),而通过以上标示自己身份的过程,人们可以移植话语身份。

三、专业交际研究中话语身份的基本面向、关键议题与研究方法

(一)作为基本面向的自然身份、机构身份、话语的身份和亲和身份

作为话语身份中前两个面向的自然身份和机构身份相对更容易理解和把握。自然身份主要通过个人的生理构成进行阐释和确认:当我们参与专业话语的交际时,会显露自然身份的生理特征将我们标示成特定类型个人的方式。但需注意到自然身份只有在被识别、认可后才称其为身份,必须通过机构、话语和对话,或亲和团体的参与方可获得作为身份的力量(Gee,2001:24~25),因此如性别表现的交际性、当地化和历史性呈现都表明生理特征可能与自然身份的话语表征产生冲突。另外,诸如口吃、地方口音、种族与性别身份的生理标记、听力障碍等生理特征也会影响交际行为的微观操作、话语身份的构建和整个专业交际能力发展(Brown et al.,2005)。

机构身份作为第二个面向,对话语身份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比话语社群更为直接、具体和相对微观。初步获得进入机构的门槛是与受约于机构标签贴附的框架相关联(Brown et al.,2005:788),而机构的历时和经过协商的机构标签使用都是来自与集体经历、在即时交际中协商并在历时发展过程中得以明确的。一旦将交际性、发展性和历史性语境下机构身份的概念应用于我们对话语身份的理解,机构标签会极大地影响我们(尤其是新进人员)对话语形式的移植。机构身份也存在职位拥有者完成其角色或任务的主动/被动尺度,可以是主动召请(calling)抑或被动强加(imposition)(Gee,2001: 103)。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化/职业化进程中情境化的话语实践对于内部的权利关系、所处地位、拥有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宏观社会结构也相当敏感,社群成员表现出的话语成分存在明显差异。

话语的身份是话语身份的另一个面向,涉及通过话语建构的身份,是当今应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它尤其强调“身份是作为话语的实践、我们栖居并运用的话语,同时突出说明身份也是一场表演,隐含了非本质主义、转瞬即逝、易变、以及假冒等特征”(Benwell &Stokoe,2006:33)。根据Gee(2001:104)对教育研究的思考,话语的身份作为交际主体的特征在话语中被识别,其运作机制的力量来源是理性的个人交际主体;不过,Gee的这一概念通过若干类喻具体阐释,较难操作并与其他面向厘分,因此我们拟结合Ivanic(1998)的话语自我(discursive self)以及Benwell & Stoke (2006)的叙事身份,尝试做一较为直接的描述。话语身份是交际主体有意或无意地在话语意义结构内通过文本呈现的短暂而易变的声音(voice)进而主动协商、构建的结果,与交际语境中的价值观、信仰及权力关系均有关联。它是交际主体(如:个人、集体、城市、国家、抑或事件)作为同一性(sameness)与自我性(selfhood)的中间人去组合暂时性,整合了短暂—持久间的多样性、变异性、非连续性以及不稳定性。交际主体的身份通过话语表征传递给他人,并在此过程中可以对交际主体生活或存在的过往事件进行组织与阐释、再组织与再阐释。

亲和身份作为话语身份的第四个面向并未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实际上,亲和身份需要个人主动选择加入亲和团体,在面对面交际中形构并阐释的,它标示了那些基于一套共同文化实践的组群关系(group affiliation)。虽然此处的研究重点并不直接放在话语上,但是创建针对雇员和顾客的亲和团体是后现代社会的“新资本主义”语境下各机构隐性培养对机构或产品忠诚度的通用做法(Gee, 2001),因此在专业质素发展及其话语身份构建过程中不能忽视,亲和团体活动的专业人员参与或组织可能是高效率的社会化方式。不过,亲和团体的成员可能零散分布于广阔的地域空间、甚至于不同的国家。亲和团体除了共有的兴趣、社会实践外,并没有其他更多的交集,这与话语社群有明显的不同,但与实践社群较为接近。例如,汽车公司会组织某款车型的车主/发烧友团体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集体出驾活动,开设网络论坛、散发车友通讯等维系团体成员的沟通,进而培养对该公司及该款汽车的忠诚度。

(二)作为关键议题的话语社群、社群濡化与边界跨越

话语身份之所以与话语社群密不可分,是因为构建认可的话语身份意味着获得进入话语社群的通行证。对于同一话语社群来说,表达、组织、传递及评价意义的方式都是共同的,其成员也关注同样的事物或问题,并具有共同的思维模式、交流模式和评价模式。例如,高密度的词汇分布、复杂的命名系统以及科学论证的特殊本质,都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学生如何融入社群文化、以及考察与科学话语关联的话语身份(Brown,2004:813~814)。专业社群内部成员交际需要处理各类体裁并拥有跨越体裁时的一系列语境化和再语境化能力,这里涉及新进人员职业化过程中情境化的话语实践与更大范围社会-机构的结构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另外,话语身份的变化愈发依赖交际多模态的发展(Garzone,Poncini,&Catenaccio,2007):新兴多模态技术的传播催生一系列的“传统”和新兴体裁(如新闻发布、财政报告、新闻简报和网络博客等),并使得公司有可能更有效地进行人际间与机构间交流;同时,它不仅能在商业环境本身加强各种类型的交流,而且在营销行为以及组织同消费者、投资人与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关系组织上协助公司的形象建设和促销。

对于新进社员来说,认识和构建规范的话语身份是个多维度的学习过程,模仿专家行为就是其中的常见策略。不过,学术写作中文本呈现方面语句和段落层次上的模仿却有可能引起“剽窃”的争议。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化的学习观则鼓励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这一问题,该派学者认为这类文本移借(textual borrowing)实际上是学生的认知定位以及他们对原始文本权威性的态度(Chandrasoma, Thompson,&Pennycook,2004)。南非开普顿大学化学工程系已经自1994年连续多年成功地为该系大一学生开设了培养话语身份的课程(Allie et al.,2009),例如安排一系列让学生参与期望的工程师身份的活动和任务,课程中的交际模式明确要在一群背景各异的学生中培养社群意识

当代社会后现代语境下的专业交际实践还不可避免地需要经常跨越社群边界、往来于不同社群之间,因此构建的话语身份必然是多重和动态的,同时也意味着核心与边缘身份的存在(Wenger,1998)。这典型地反映在非英语国家专业人员(如科学工作者和商务人士)在国内、国际等多个交际语境或话语社群中的话语实践以及交际实践。另外,高校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在学生身份与机构员工身份两者之间的冲突、协调与跨越也是专业交际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Ketter & Jucker,2003)

(三)主流研究方法

研究话语身份大致上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基本研究方法。前者认为表达的与抑制的声音内嵌于更广泛的社会意识形态及权力话语中,身份通过某具体时刻个人和集体可以运用的社会及话语实践得以呈现与构建。所以,作为某具体话语的成员,个人处于一定的位置按特定方式说话、思考与行动,同时也能够承担或拒绝这一定位。后者相对更为微观,并且应用也更为广泛,综合俗民方法论(ethnomethodology)和会话分析,将身份视为一套语言实践,个人据此集聚并展现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交际之时自己是谁,并而不是像“自上而下”方法的批评话语分析那样关注话语成员身份如何制约他们的话语。

不过,专业交际领域的话语身份研究特别强调多重来源的数据采集和多种视角的理论分析(Ivanic,1998; Pavlenko & Blackledge,2004),承认研究过程的政治性并选择自观方法(emic,即基于参与者)的研究视角,认可被研究人士(前人研究中一般被称为‘研究主体)的观点,并鼓励研究人员同这些研究参与人员进行合作。一般包括参与观察、对与研究参与人员的(单独与焦点团体)半结构化访谈进行录像或录音、如有必要对与参与人员的教师或学校行政当局进行访谈并录像或录音以及诸如日志、日记或开放式问卷回复等形式的书面反思。该方法尽量提高专家知情人参与的深度,让他们控制整个过程。一些情况下,参与人员被邀请检查访谈文本并一起讨论访谈的初步发现,以期创造更多反思的机会并让这些参与人员保持访谈文本的作者权。尽管参与视角居于重要地位,但并非首要因素,该领域的学者进行数据分析时都强调运用话语分析来辨识多种语言情境下构建并协商身份的符号过程和修辞手段,普遍非常重视批评话语分析和内容分析。批评话语分析结合巴赫金有关多声及对话话语的理论主要阐释互文现象,即参与人员引用或参与到其它文本、话语和意识形态定位,据此获知具体的观点和言论。

四、结语

正如Calads-Coulthard and Iedema(2008:21)指出的那样,身份理论能将“现象域鲜活、即时的经历同符号域内社会—文化层面相对持久的信仰、价值观、意义建构等实践”关联在一起。本文介绍的话语身份涵盖了在本土化、发展性和历时性的交际互动中使用语言通过标示成员身份实现进入特定团体的身份,是期间说话人或写作者根据(显性/隐性)知识选择话语体裁、交际实践,同时又能明显反映出所在专业实践社群其他成员以及社群其他社群成员共同参与前述说话人或写作者的知识协商以及身份想象、构建与对齐。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两岸三地高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师的职业身份研究”[12YJC740035]和宁波大学学科项目“从学校到社会:ESP专业学生职业濡化的民族志学研究”[xkw11401]的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限于篇幅,未阐释话语身份的其他相关概念,如:立场、定位、

声音、角色、自我、个人、自我表征、主体、主体性、多重身份和身份认同。

参考文献:

[1]Allie,S.,Armien,M.N.,Burgoyne,N.,et al. Learning as

acquiring a discursive identity through participation in a community:improving student learning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9,34(4):359~367.

[2]Benwell,B.,& Stokoe,E.(Eds.).Discourse and Identity[M].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

[3]Bhatia,V.K. Worlds of Written Discourse [M].London:

Continuum,2004.

[4]Boswood,T.Communica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Establishing

the communicative events a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 ESP[J]. Perspectives:Working Papers in English and Communication, 1994,6(1),35~60.

[5]Brown,B. Discursive identity:assimilation into the

culture of science classroom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inority student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004,41(8):810~834.

[6]Brown,B. A., Reveles,J. M.,& Kelly,G. J.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Discursive Identity: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Science Learning[J].Science Education, 2005,89(5),779~802.

[7]Caldas-Coulthard,C.R.,& Iedema,R. (Eds.). Identity

Trouble:Critical discourse and contested identities [C].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8.

[8]Canagarajah,A. S. A Geopolitics of Academic Writing[M].

Pittsburgh: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2002.

[9]Chandrasoma,R., Thompson,C.,&Pennycook,A. Beyond

plagiarism:Transgressive and nontransgressive intertextuality[J].Journal of Language,Identity,and Education,2004,3(3),171~193.

[10]Garzone,G.,Poncini,G.,& Catenaccio,P.(Eds.).

Multimodality in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Web genres and discursive identity [C].Milano:F. Angeli,2007.

[11]Gee,J.P.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M].

Routledge,1999.

[12]Gee,J.P. Identity as an analytic lens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J].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2001,25:99~125.

[13]Ivanic,R. Writing and Identity [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8.

[14]Ketter,J.,& Hunter,J. Creating a Writers Identity

on the Boundaries of Two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In C. Bazerman & D. R. Russell(Eds.),Writing Selves/Writing Societies: Research from activity perspectives (Electronic Book ed.)[C].Fort Collins,Colorado:The WAC Clearinghouse and Mind,Culture,and Activity,2003.

[15]Pavlenko,A.,& Blackledge,A.(Eds.). Negotiation of

identities in multilingual contexts[M].Clevedon,Eng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2004.

[16]Wenger,E.Communities of Practice:learning,meaning

and identity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17]戴炜栋,张雪梅.对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J].外语界,

2007,(4).

(黄大网 竺家哲 赵思琼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