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析《金瓶梅》中的动词后缀“子”

2012-04-29 00:44苗玮
现代语文 2012年11期
关键词:词尾后缀金瓶梅

摘 要:《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的籍贯问题在文学界颇受争议。赵景深主张此书用的是鲁南方言,这也是比较流行的观点,即认为《金瓶梅》主要用的是山东方言,因此其作者也是山东人。也有学者据小说中多用吴语方言这一点,认为该书作者并非山东人。张惠英《<金瓶梅>中值得注意的语言问题》(《语文研究》1986年第3期)认为“子”作为动词后缀表示完成貌多次出现于小说中,而只有在吴语中用“子”作动词词尾才可以表示完成貌,他结合小说中众多的吴方言词汇以及语音语法现象,指出这种作者无意间流露出来的语言习惯更值得我们注意,由此认为该书作者并非山东人。本文就《金瓶梅》中出现的动词词尾“子”作进一步探讨拟为探究作者的来历提供一点例证。

关键词:《金瓶梅》 方言 词尾 后缀 子

明沈德符《野获编》卷二十五《金瓶梅》条下云:“然原本实少五十三回至五十七回,遍觅不得,有陋儒补以入刻,无论肤浅鄙俚,时作吴语,即前后血脉,亦绝不贯串,一见知其赝作矣。”他认为《金瓶梅》的第五十三到五十七回中因为出现了许多吴语方言所以这五回并非出自原作者之手。朱德熙先生在《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中国语文》1985年第1期)中举出了两处“子”作为动词后缀的例子来证明这一观点:

(1)西门庆就说且叫他进来看。只见管家的三步那来两步走,就如见子活佛的一般,慌忙请了长老。(第五十七回)

(2)又有一支歌儿道的好:尼姑生来头皮光,拖子和尚夜夜忙。三个光头好象师父师兄并师弟,只是铙钹缘何在里床?(第五十七回)

朱德熙先生认为以上两例中的“子”都作动词词尾并表示完成貌,这种用法只和吴语区的方言用法相吻合。持此观点的还有张惠英先生,他在《<金瓶梅>中值得注意的语言现象》(《语文研究》1986年第3期)中补充了两个例句:

(3)金莲道,我的儿,谁养的你恁乖,你哄我替你叫了孟三儿,你是全不与我,我不去。你与子我,我才叫去。(第二十七回)

(4)荆统制娘子、张团练娘子……坐子好一回……才起身。(第七十九回)

张惠英先生认为,例(3)中“你与子我”,即“你与了我”是“你给了我”的意思。例(4)中“坐子好一回”即“坐了好一回”的意思。只有在吴语中“子”作动词词尾才可以表示进行貌或者完成貌,而这两处是表示完成貌。张先生认为该书的作者是一位吴语区人士,他为了使自己的描写达到“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色”的特点而用山东话来写书,但是在书中无意间流露出的非山东话特点更值得注意。其实除了以上四例,《金瓶梅》中还有8处是将“子”作为动词词尾:

(5)西门庆道:“等韩伙计来家,你和他计较,等子狮子街那里,替你破几两银子,买下房子。等你两口子,亦发搬到那里去住罢……”(第三十八回)

(6)打马正过之次,出来,向西门庆一扑(拾)刚走到西首那石桥儿根前,忽然见一个黑影子,从桥底下钻出,那马见子(,)只一惊躲,西门庆在马上打了个冷战。(第七十九回)

(7)少顷,月娘吃了茶,坐了回去了,说:“六姐,快梳子头,后边坐。”(第八十三回)

(8)妇人(李瓶儿)道:“……趁子奴不思个防身之计,信着他,往加过不出好日子来……”(第十四回)

(9)西门庆也不等夏提刑开言,就道:“……本当都送问,且饶你这遭。若犯子我手里,都活监死。出去吧!”(第三十五回)

(10)这金莲便交小玉取了历头来,揭开看了一回,说道:“今日是四月廿一日,是个庚戌日,〔定娄金金狗〕(,)当直(即“当子”)宜祭祀、官带、出行、裁衣、沐浴、剃头、修造、动土,宜用午时。一一好日期。”(第五十二回)

(11)那潘金莲插烛也似与月娘磕了四个头,跳起来赶着玉楼打值(即“打子”)道:“汗邪了你这麻淫妇,你又做我娘来了。”(第七十六回)

(12)陶妈妈道:“好奶奶,只要一个比一个,清自清,浑自浑,〔好的带累子歹的〕。小媳妇并不捣谎,只依本分说媒,成就人家好事……”(第九十一回)

在吴方言中,“子”可以表示完成,相当于“了”,要是附加在含有持续意义的复合动词或动补结构后面,便能加强持续的语气,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着”(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第98页)。但是在山东话口语中也存在着“子”作动词词尾的现象,所不同的是用在这里的“子”多表进行,相当于“着”而极少表示完成。比如现在还经常出现在山东人口语中的“趁子”“紧子”等。“趁子”可以理解为“趁着”,意为“乘机”,可以直接作状语,例如:“还不趁子跑曦”(即“还不乘机跑掉”);“来亲家啦,我一也趁子解解馋”(即“家中来了亲戚,我也乘招待之机解解馋”)。“紧子”可以理解为“紧着”,意为首先考虑到,例如:“台里先进了一批电脑,要先紧子新闻部的人用。”(即“台里先进的这批电脑要先分配给新闻部然后再考虑其它部门。”)

例(1)中的“见子活佛”,当然可以理解为“见了活佛”,但是我们将其理解为“见着活佛”,“子”用来表示进行也是完全可以的。我们在日常用语中就会经常说“见着谁谁谁”之类的话语。例(2)中的“拖子和尚夜夜忙”,明显表示为进行貌的“拖着和尚夜夜忙”。例(3)中的“你与子我”,例(4)中的“坐子好一回”和例(7)中的“快梳子头”都可以理解为完成貌。例(5)中的“等子”即“等着”,显然是表进行貌。例(6)中的“见子”即“见着”,与例(1)相同。例(8)中的“趁子”即“趁着”。例(9)中的“犯子”即“犯着”,义同“犯到”。例(10)中的“当直”即“当子”(该书多用同音字或音近字,鲁西许多地方比组字并入z组字,此处读轻声,故“直、子”可视为同音字)。例(11)中的“打值”即“打子”,亦即“打着”“打值(着)道”,即“边打边说”。例(12)中的“带累子”即“带累着”。鲁西方言“带累”除作“连累”讲外,也作“拖带”讲(如:“父母死的早,小兄弟小妹妹都是他这当哥哥的带累子”),陶妈妈说话的意思是:干我们这一行的,好的歹的都有,好的拖带着歹的,歹的沾好的的光,我是属于好的这一类。

由清初文学家蒲松龄用淄川方言创作的说唱与戏剧作品《聊斋俚曲》是运用山东方言的代表作品。该书也有以“子”作为动词后缀的例句,共计有以下4处:

(13)大官人听说若告也么难,我好容易来这番,难上难,受子苦楚万万千。没个真实信,随即又回还,可不辜负了死这一遍?(《慈悲曲》第五回)

(14)吴孝又把前边唱的那第二个又唱子一遍。天已晚了,点起灯来。恶虎恋着吴孝,总不说走,说:“你仔唱,我就吃。”那吴孝没的唱,遂又唱了一个胡念们。(《寒森曲》第三回)

(15)二相公说:“二位请回,我自己去罢。跟我回子,我也没钱你使。”(《寒森曲》第五回)

(16)老李婆子欹在地下说张春杀子人哩!张春就着躇了顿脚,抹了一块石头来好打。一行打着,照样的数量打也打你不害羞,庄东头骂到庄西头。杂毛科子休弄鬼,还要把你乜筋来抽;筋来抽,我报仇,打的你屁滚又尿流!(《磨难曲》第十五回)

例(13)中的“受子苦楚”可以理解为表示完成的“受了苦楚”,例(14)中的“唱子一遍”显然是“唱了一遍”的意思,即表示完成貌。同样,例(15)和例(16)中的“回子”和“杀子”分别表示“回了”和“杀了”。出现在《聊斋俚曲》中的这四处“子”字跟在动词后面的情况,都表示完成貌,所以“子”作动词后缀似乎并不是吴语区方言的专利。在山东方言中,也可以找到使用它的痕迹。而且从集中了大量山东方言的《金瓶梅》和《聊斋俚曲》中找出的例句来看,这种结构既可以表示进行貌,也可以表示完成貌。

用山东中部方言作成的清代作品《醒世姻缘传》(以下简称《醒》)中也有以“子”作动词后缀的用例(据齐鲁书社版),计有以下4处:

(17)他打仔和我说誓:……(《醒》49回645页)

(18)狄希陈道:“……我就不做官,……我在京里置产业,做生意,丁仔要往家里火坑内闯吗?……”(《醒》75回982页)

(19)周嫂儿道:“管他依不依,咱合他说声去。他就不依,没的有打罪骂罪吗?丁仔缘法凑巧,也是不可知的事。咱去来。”(《醒》75回983页)

(20)狄希陈道:“我要得合寄姑娘做了两口子,我疼什么钱,该使一个的,我就给你两个。你们别要小气呀。”周嫂儿道:“是了,舍着俺两个的皮脸替狄大爷做去,紧子冬里愁着没有棉裤棉袄合煤烧哩。”(《醒》75 回1984页)

例(17)中的“打仔”即“打着”,是“想着、准备着”的意思;例(18)、(19)的“丁仔”即“丁着”,“紧追着”或“碰着”的意思。例(20)中的“紧子”即“紧着”“急着”的意思。需要说明的是,这几例中的“子”尾都跟前边的动词联系较紧密,甚至都可把前后两部分合起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词(《现代汉语词典》就把“紧着”作为一个词收录了)。这就是说,它们跟一般的动词后缀有所不同,这也许是“西周生”不把它们作为普通的后缀写作“着”的原因。但从它们的“出身”和表进行貌的作用来看,又不可否认它们是动词后缀,而且在山东话里,它们也有用“子”和用“着”的不同。

《聊斋俚曲》《醒世姻缘传》两书中出现的“子”作动词词尾的例句虽然不多但是也能给我们不少启示,不仅使我们认识到这种现象非但不是吴语的流露,反而正是山东方言特点的体现。因此,将《金瓶梅》一书中的这一现象拿出来作为例证来证明其作者并非山东区人士是值得商榷的。

参考文献:

[1]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2]张惠英.《金瓶梅》中值得注意的语言问题[J].语文研究,1986,

(3).

(苗玮杭州 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310018)

猜你喜欢
词尾后缀金瓶梅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CK Sounds
从“影写法”看《红楼梦》对《金瓶梅》的继承与超越
词尾与词缀的区别研究
明清小说从欲到情的动态演变*——从《金瓶梅》到《红楼梦》
Playing with “g”
河北霸州方言后缀“乎”的研究
TalKaholic话痨
说“迪烈子”——关于辽金元时期族名后缀问题
一种基于后缀排序快速实现Burrows-Wheeler变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