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偶像剧持续火爆荧屏原因探析

2012-04-29 00:44马冲
新闻爱好者 2012年12期
关键词:拟态环境使用与满足理论

马冲

【摘要】青春偶像剧是电视剧题材的一种,是以年轻人的友情、爱情、成长为主线的一种融合青春时尚的电视剧。近些年,偶像剧不断发展壮大并创造了一个个收视奇迹,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强烈追捧,本文以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为根据,试图解析偶像剧盛行的社会根源与各种内在因素。

【关键词】青春偶像剧;“使用与满足”理论;选择性接触;拟态环境;心绪转换

2012年一部名为《北京爱情故事》的青春偶像剧,自播出之日起,收视率一路走高,创下了青春偶像剧在卫视黄金时段的收视神话。《北京爱情故事》不仅荧屏告捷,更在网络收视上大获全胜,视频点击量居高不下,夺得热播剧集之首,百度每日搜索量更飙升至惊人的51万次。

青春偶像剧持续发力电视荧屏

《北京爱情故事》是继《奋斗》之后又一次掀起收视狂潮的青春偶像剧。青春偶像剧是电视剧题材的一种,是以年轻人的友情、爱情、成长为主线的一种融合青春时尚的电视剧,偶像剧多以其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及对年轻人心理和成长的丝丝入扣的刻画而吸引大众,最初流行在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后来渗透到中国和整个东南亚地区。青春偶像剧受众以青少年为主,年龄段集中在11岁~30岁。

我国大陆最早的青春偶像剧是1998年的《将爱情进行到底》,这部片子揭开了本土偶像剧的序幕,之后偶像剧中里程碑式的作品是2007年播出的《奋斗》,《奋斗》骄人的收视率彰显了偶像剧的强大潜力。2008年,湖南卫视播出了自制剧《丑女无敌》,单集最高收视率不断刷新,最高达到10.57%。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台湾偶像剧《命中注定我爱你》单集最高收视率更是达到13.64%,此纪录至今无人能敌,成为中国偶像剧最成功的范本之一。2009年,湖南卫视制作的《一起来看流星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青少年,成为年度话题,强大的轰动效应使得2010年《一起又看流星雨》的出现显得顺理成章。2011年,一部《裸婚时代》挤入内地电视剧收视率前五名,受到年轻人的强力追捧。2012年《北京爱情故事》横空出世,青春偶像剧又一次创下了收视神话。

纵观中国偶像剧发展历程,近5年来,由《奋斗》引发的青春偶像剧热潮仍在延续,并且持续发力,不断走向繁荣。那么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立足于“使用与满足”这个经典传播理论来探讨此话题。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内容与解析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1974年E·卡茨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次提出的,理论把受众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种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卡茨还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使用与满足”理论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它强调受众的作用,突出受众的地位。虽然它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因素,但它为传播学的受众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体现了受众研究理论中受众本位和人文关怀,符合时代提倡的观点和当前的媒介发展总趋势。

青春偶像剧盛行的社会根源。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后期研究者布勒姆的分析,个人从媒体获得满足有三个社会根源:1.常见的原因:由于性别、年龄以及社会角色不同会使人们产生对媒体的特定需求和期望;2.更多地接触媒体,带给人们社交的机会或由于缺少各种社交机会,想从传媒那里得到补偿;3.个人对自己的社会状况的主观反映或调整。

布勒姆的分析同样可以作为偶像剧之所以盛行的社会根源:1.常见的原因,青少年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对于各种马上要面临的人生课题,有种迫切地想了解的欲望,因此与青春偶像剧里的情节产生特定的需求和期待;2.更多地接触青春偶像剧,带给青少年前所未有的各种欢乐或悲伤的人生体验,在偶像剧中弥补生活的缺憾或单调;3.青少年在青春偶像剧中找到与自己相符的行为规范或指导,或在偶像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或在偶像剧中有所参悟,开始修正自己之前的种种行为。

青春偶像剧满足的内在需求。以上三点用“使用与满足”理论粗略地分析了偶像剧盛行的社会根源,下面从微观的角度,细致梳理偶像剧满足了青少年的哪些心理期待和要求。

①进行“选择性接触”——发现自我。“使用与满足”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受众会积极主动地选择自己偏爱的、需要的媒介信息,他们是具有“能动性”的人,通过选择性接触机制,他们会过滤掉大量他们不感兴趣、与他们的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相左的媒介信息,而比较留意那些能符合他们的趣味、与他们的价值准则相近的媒介节目。在当前的偶像剧中,包含青春、成长、爱情、友情等元素,运用了80后甚至90后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行为方式,这些都是吸引年轻人的重要因素。

从主题上看,偶像剧用一种梦幻的外壳诠释了成长的内核。著名编剧罗伯特·麦基曾说过:“好的故事能够给我们提供双重愉悦,一是使我们发现陌生的世界,二是一旦进入陌生世界,我们又发现了自己,在这双重发现中,我们能够体验到生命的含义和生存的焦虑。”偶像剧中有俊男美女,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但更重要的是青少年能在偶像剧中发现自己,从而完成发现自我、肯定自我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在偶像剧中受追捧的往往是那些具有各种烦恼和困惑的平凡“小人物”。比如在《北京爱情故事》当中典型的北漂石小猛,向往成功,挣扎着为了面包放弃了爱情;富二代程锋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但内心孤独渴望温暖;《奋斗》中的向南和华子,他们没有卓越的才能和出身,白手起家,备受挫折,但他们从不放弃拼搏。偶像剧让年轻人感受到了自己正在经历而又不敢展露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得到最直接的满足和最真实的自我,这种自我的挖掘和通过剧情发展而进行的自我实现的过程,使得偶像剧成为青少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②塑造“拟态环境”——成就梦想。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不可能对所有的外部环境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只能通过大众传媒去了解,而大众传媒给出的认识则是经过传媒加工的“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社会的拟态环境是由所有媒介共同作用完成的,电视剧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但由于偶像剧在青少年中具有相当高的人气,因此它对青少年产生的“拟态环境”的功能是相当强大的。许多人生的梦想都无法实现,但在偶像剧塑造的“拟态环境”中一切都能变成现实,偶像剧既可以写实又可以写虚,既让青少年从中发现自己的影子,又使得剧中的那个“自己”能完成遥不可及的梦想,比如:《命中注定我爱你》里面那个朴实善良的陈欣怡,最终实现了丑小鸭到天鹅的华丽蜕变,还收获了甜蜜爱情;《一起去看流星雨》中具有“草根精神”的雨荨,经历了无数的歧视和挫折,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美丽人生,这些故事和结局替青少年完成了“圆梦”之旅。虽然这种“拟态环境”对外部世界进行了大量的虚拟和美化,一定程度上有误导青少年之嫌,但却投其所好,获得了青少年强烈的情感共鸣。

③完成“心绪转换”——彰显快乐。电视媒介具有声画一体的特点,使人们的听觉和视觉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延伸,成为人们寻求娱乐的最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同时,受众的娱乐要求在这个紧张的社会中也显得尤为突出。据陆地所著的《解析中国民营电视》中的数据显示,人们看电视的动机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娱乐占53.8%,消磨时间占45.1%,获取资讯占36%。电视剧作为一种依靠电视媒介传播的大众文化产品,其社会功能也与电视媒介本身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提供娱乐。传播学家D·麦奎尔等人通过对电视节目的调查,分析了各类节目提供“满足”的不同特点,认为电视节目,尤其是电视剧可以提供消遣和娱乐,能够帮助人们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和负担,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这种效用被称为“心绪转换效用”。

对于青少年而言,要么是繁重的学业压力让人气喘吁吁,要么是职场的生存和艰难让人无所遁形。相比之下,偶像剧中则包含了太多的轻松要素:(1)外形出众的偶像。偶像剧中往往汇集了长相甜美或帅气的超人气演员,帅哥美女组合非常符合青少年的审美标准,《北京爱情故事》里的李晨、杨幂等几大主演,是拥有无数粉丝的新生代偶像。除了外形,这些偶像美丽的华服、漂亮的发型甚至是身上的配饰,无不彰显了时尚的品位和潮流。(2)自然风光。许多偶像剧挑选世界知名地点进行实景拍摄,比如《我叫金三顺》和《情定巴厘岛》剧组就选择了世界知名旅游胜地济州岛和巴厘岛,让人领略了旖旎的风光。(3)轻松诙谐的语言和唯美动听的音乐。偶像剧中的很多精彩对白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有些甚至成为年度流行语。此外,剧中配合剧情往往会有动听的插曲配乐,如此一来,青少年就跟随着声话光影入戏,投入其中,抛却压力和烦恼,进行终极娱乐。

④激起“从众行为”——得到群体肯定。所谓从众,是群体成员企求自己的行为跟从群体的同一性。青少年成长在一定的群体当中,因此就存在群体意识、群体价值和群体规范,当言行符合群体意识和规范时,就得到群体认同或者奖励,相反则会受到其他群体成员的冷淡而陷入孤立状态甚至被排挤,并且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认知经验和社会阅历的缺乏,对自己的判断往往缺乏自信,所以容易采取跟从群体意见的态度,产生从众行为。因此在偶像剧流行之时,一旦有青春偶像或经典剧情诞生,自然会在青少年中广为传播,成为谈论的热点,大家也借此与群体内其他成员交流或获得更多的群体认同。

从众行为的另一表现形式就是追捧时尚和潮流。青少年普遍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愿意自我表现。当某偶像剧在流行之初,很多青少年为了成为“时尚达人”争相观看,造成了偶像剧在短时间内风靡,受众人数激增,而看过此剧的青少年,则开始互相讨论剧中的情节、人物性格、画面和音乐等。青春偶像剧里的部分桥段、好听的音乐和唯美的画面就会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成为一种时尚的象征。

结语

近几年青春偶像剧的发展和盛行,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强力支持和关注,既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它满足了青少年对于某些信息的需求,并且它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广大青少年完成了对青春和成长的某些心理期许。同时,偶像剧的持续兴盛给中国电视剧行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当然也夹带着弊端,比如过度逢迎青少年的品位、不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误导等问题也该引起业内人士的警醒,对此,我们既不应一味地把青春偶像剧斥之为垃圾或者是洪水猛兽,也不应放任自流,忽视对青少年精神家园的建设,而应认真分析,取其合理、积极成分,提高偶像剧的水准和品位,更好地引导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3]李彬.传播学引论[M].新华出版社,2001.

[4]陆地.解析中国民营电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刘斌.关于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学分析[J].艺术广角,2006(1).

[6]叶楠.“使用与满足”理论下的“偷菜”热潮[J].今传媒,2010(6).

[7]王玉蓉.由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科技报道的有效传播[J].新闻爱好者,2007(4).

[8]王锡苓.“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广告运动中的应用[J].西北师大学报,2000(11).

[9]中央电视台索福瑞公司电视剧调查报告,2005-2006.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告系)

编校:郑艳

猜你喜欢
拟态环境使用与满足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从“赵薇事件”再议传播学经典理论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中国网络媒体和国外媒体对运动员冠军形象建构的视角分析
从“使用与满足”看网络流行语的病毒式传播
浅析新媒体时代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的局限性
“使用与满足”理论下受众的动漫媒介接触动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