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堃
【摘要】高校课程中心的数据访问量大,磁盘空间需求增长快,其数据访问速度和安全性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文章通过分析和比较,提出通过部署EMCCX3-40C网络存储来解决此问题,并详细阐述了系统性能、硬件架构和软件配置过程。最后总结出网络存储管理和配置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做了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并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对兄弟学校和同行提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课程中心;网络存储;规划;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2-0057-04
引言
高校课程中心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信息化过程中的基础架构和数据资源,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信息化的整个进程。高校课程中心的诞生其实也是一个教学发展的产物。从磁带录像到流媒体课程,从单一的课件到依托教学平台的整合资源,从国家精品课程到精品视频课程工作的开展,这些都促进了高校课程中心的形成,并且这种发展对数据空间的需求非常大。
课程中心是一个逐步建设并不断完善的过程,大多数学校在开始阶段都会配置一定数量的独立服务器。这种服务器集访问、数据存储和数据库于一身,它的存储空间和磁盘的扩展能力很有限。面对大量图文、音视频资源的集中和整合,其有限的存储空间必将成为课程中心发展的一大瓶颈。
网络存储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传统存储在安全性、便捷性、容量受限等方面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背景下出现的。它既能为网络上的应用提供快速简便的存储,也便于对存储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因而成为当前最理想的存储模式。中南大学课程中心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EMC的CX3-40C网络存储系统,以解决存储空间不足和未来对空间增长的需求。
一、网络存储及EMCcx3-40C
网络存储就是通过专用数据交换设备、磁盘阵列等设备,配以专用的存储软件,利用现成网络或者新建网络而形成的存储专用网络。根据架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直连式存储(DAS)、网络存储设备(NAS)和存储网络(SAN)。DAS由于是以服务器为中心,服务器不但要负责存储,还要负责数据输入/输出,主要应用在数据量存储不是特别大的环境。NAS是一种采用直接与网络介质相连的特殊设备实现数据存储的机制,服务器通过TCP/IP网络存储管理数据。但是它易受到网络上其他流量的影响,并且容易产生数据泄漏等安全问题。SAN可以理解为包括存储设备和服务器的一个高速专用子网,由接口、连接设备和通信控制协议组成。它能够实现大容量的数据存储和共享,并且速度快、灵活,能快速备份,提高了数据可靠性和安全性。网络存储从性能上讲可以大致划分为高中低档,主要是看它的数据处理和交换能力。一般来讲高级的网络存储应用于数据处理和存储量非常大的环境,比方电信移动公司等,而中级的应用于一些大中企业和高校的数据中心,低级的网络存储应用于一些拥有独立网站的小企业和事业单位。这种按性能划分和按架构类型的划分没有对等关系,也就是说高档次的网络存储可以组成DAS、NAS和SAN的存储架构。
EMCCX3-40C是由专业型的存储公司EMC提供的一款专门针对大中企业、高校、政府机构的中级存储阵列。CX3-40C整个系统提供4Gb/s性能,能够无缝扩展到119TB;构建于CLARiiONCX3UltraScale体系结构之上,能够胜任数据密集型数据库、视频数据流、高宽带应用等环境;支持广泛的服务器系统,如Windows、Solaris、Linux、HP-UX、AIX和VMwareESXServer;它支持光纤通道和iSCSI混合连接协议,可以实现分层化存储,有效降低用户投资成本。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CX3-40C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很高的数据处理和交换能力,高可用性和可靠的安全性,而且EMC作为专业型的存储公司能够向客户提供更加专业服务,可以和其他厂商的服务器一起提供业务解决方案,其产品性能和性价比符合课程中心的建设要求。
二、系统拓扑与规划
目前我校课程中心业务服务器主要包括四个:流媒体服务器,CORE资源镜像服务器,BB教学平台,精品课程与CAI服务器。它们架设在相连的三个标准机柜里,并且机柜有足够的空间架设CX3-40C设备,这样就可以方便用私有地址使服务器和磁盘阵列直接相连,从而避免数据暴露于公网,增加了数据的安全性,如图1。
由于CX3-40C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因此中心根据实际需要和可预期的磁盘增长空间出发,第一次配置的磁盘空间为16TB。从业务需求上讲,流媒体服务器和BB教学平台占用的磁盘空间大,而且其数据增长也快,因此需要占用较大存储空间。
磁盘阵列存储单元是由14个1000GSATAII磁盘组成,一个为热备盘,剩下的13个盘则为实际数据存储盘,系统盘为5个500GB磁盘组成。在13个存储磁盘上需创建4个StorageGroup,使之通过Iscsi接口与服务器进行连接,实现数据访问和存储。规划的主机信息如表1。
三、存储的硬件架设
CX3-40C主要由以下组件组成:一个存储处理器存储模块(SPE3)和两个备用电源(SPS),一个光纤通道磁盘阵列存储模块(DAE),可选的DAE。SPE3高lu(4.45厘米),包含两个存储处理器(SP)。由于所有组件都是标准尺寸,因此在架设上我们把各组件部署到一个机柜(如图2),这样利于接线和管理。
四、存储系统配置
系统配置是网络存储部署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涉及服务器以及存储系统的配置。在配置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因为服务器操作系统以及版本的不同,服务器会找不到存储磁盘,即使找到磁盘但是容量会变小等问题,这些都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才能解决。
1、存储系统初始化
存储系统的初始化是通过navispherestoragesysteminitializationutility软件来进行的,其目的是为存储系统进行网络参数配置,为系统添加管理员,方便以后通过网络远程管理存储。存储的缺省IP地址为1.1.1.1,把运行初始化配置软件的管理工作站的IP地址配成同一网段,再用网线把工作站和存储的两个sP网络接口相连,启动配置软件就可以进行逐步配置。
2、配置磁盘阵列
当对存储进行初始化配置后,一般我们会更改其管理接口的IP地址,在IE地址栏中输入相对应的IP地址就可以登录和管理网络存储了。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在管理工作站先安装好Java的Jre软件,否则不能显示登录和管理界面。存储的基本配置分为三个步骤:创建Raidgroup,BindLUN,创建StorageGroup,如图3。
(1)创建Raidgroup
存储的磁盘一般分为三部分:系统盘,热备盘和数据存储盘。可以手动进行选择分组,选择0-4号盘作为系统盘,作一个RaidgroupO5-17号盘创建一个Raidgroupl;最后一块盘为Raidgroup2,作为热备盘。
(2)BindLUN
LUN也就是逻辑单元号(LogicalUnitNumber),把Raidgroup划分成一个个逻辑单元,并分配一定的磁盘空间,这样服务器就可以把相对应的LUN当做系统磁盘进行访问。由前期规划可以看出,数据主要存储在Raidgroup1上,并且需要划分4个大小不同的LUN。右键单击“Raidgroup1”并选择“BindLUN”,依次划分出4个LUN,阵列类型都选择“Raid5”,并分配不同的LUNID号。Raidgroup2由于是用来做热备的,因此其阵列类型选择“热备盘:热备盘替换”。
(3)创建StorageGroup
当建立好Raidgroup和划分好LUN后,并且在阵列中注册了服务器,这个时候就可以创建StorageGroup。StorageGroup是用来建立服务器和LUN之间的通信,它可以决定一个LUN可以被哪些服务器访问。需要注意的是属于某一个StorageGroup的LUN不能被其他StorageGroup的服务器进行访问,这个属性在实践中很有用,可以实现服务器备份和访问权限的控制。
3、服务器端配置
如果要在服务器上看到分配的磁盘阵列,除了在物理上使服务器和存储系统进行连接外,还必须安装两个程序,即MicrosoftiSCSISoftwareInitiator和NavisphereHostAgent,它们的作用是向存储设备“推送”LUN映射信息和操作系统信息,启动主机系统和存储设备之间进行SCSI总线连接,并进行数据封装和可靠传输。打开iSCSIInitiator软件,在相应“discovery”面板中输入相连阵列的IP地址,并且在“target”面板中建立联机,重启系统就可以在服务器的磁盘管理中看到新增加的磁盘。
五、网络存储管理实践
网络存储和其他的IT设备一样,需要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够使其运行正常并且安全可靠。
1、开关设备注意事项
在进行存储以及服务器升级时,会遇到需要关闭和开启网络存储的操作。对于开关设备的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正常的开关顺序。开机时的顺序为:打开所有DAE磁盘机箱的电源一一打开SPE机箱上电源——打开两个电池(SPS)的开关。关机顺序正好如开机顺序相反,只是在关闭SPS电源后,必须等待三分钟以上的时间再关闭DAE和SPE等盘柜电源,这是因为存储要把缓存中的数据完全写入磁盘,防止数据丢失。需要强调一点的是,如果有UNIX操作系统的服务器连接到磁盘阵列上,必须先用umount命令解挂文件系统,再对存储系统进行关机。
2、磁盘阵列的自动挂载
服务器找不到磁盘阵列,是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这种情况绝大多数是服务器操作系统和iSCSIInitiator软件的设置引起的,比方添加新服务器或者重装服务器操作系统。
对于Windows系统,如果服务器找不到磁盘阵列,首先要查看“管理工具/服务”下的“MicrosoRiSCSIInitiatorService”和“NavisphereAgent”两个服务是否启动,并且其启动模式是否设置为“自动”,然后就是查看iSCSlInitiator中的“PersistentTargets”面板,并添加对应目标磁盘,一般情况设置之后重启系统就可以找到磁盘阵列。
对于Linux系统,除了把iSCSI服务设置为启动外,还要在“/etc/rc.d/rc.local”中添加一条mount挂载磁盘阵列的命令,这样才能在服务器重启后自动找到目标磁盘。在实践中容易犯的错误是把自动挂载设置在“文件/ete/fstab”中,因为一般Linux系统加载文件系统和设备都是在fstab中编辑自动挂载功能。我们知道网络存储的连接是需要服务器开启网络连接功能的,如果只是写到fstab中,则Linux系统启动内核扫描fstab文件时,iscsid和network服务还没有正常启动,显然就会出现挂载报错,不能正常挂载磁盘阵列,因此需要把自动挂载命令写的到rc.local里,例如BB教学平台服务器就是在服务器的rc.local里添加命令“mount/dev/mapper/data-bb/data”实现自动挂载。
3、实现简单的DNS负载均衡
访问网络存储上的资源,有两个地方最容易形成网络堵塞,一个是服务器外接网卡接口,另一个就是整个课程中心的网络总出口。对于网络总出口,可以利用诸如路由器、三层交换机进行链路聚合、VILRP等配置,以实现负载分担。而在服务器端,通常是利用多台服务器,使用服务器操作系统提供的或者专用的群集软件,进行设置实现。这两种方式虽然在效果和稳定上都不错,但实现起来相对复杂。
利用网络存储某一个LUN可以同时被多台服务器同时访问,可以实现简单的DNS负责均衡,这种负载均衡的优点是经济、简单易行。在DNS服务器中为同一个主机名配置多个IP地址,当不同用户输入域名进行访问时,DNS服务器会根据查询算法,分配给不同用户不同的IP地址,也就是指引不同的用户通过不同的服务器访问同一个网站资源,从而实现负载分担。这种简单的负载分担非常适合于可预计的访问量突增环境,比方每年的精品课程申报,容易导致对精品课程服务器集中访问而引起的响应变慢,这时就可以利用其他服务器临时分担负载。而实现和解除这种DNS负载均衡非常的简单,并且不会长期占用其他资源,增加了课程中心管理的灵活性。
六、结束语
网络存储在课程中心的部署,很好地解决了存储空间不够的问题。对网络存储的管理,要善于积累和总结经验,最大化的应用其提供的功能,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
高校课程中心作为一个数据中心,它的建设和管理可以分为网络、服务器和存储三大块,存储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伴随着课程中心提供业务多样化,访问量的增加,以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课程中心的虚拟化建设在所难免。网络和服务器的虚拟化如今已经成为各数据中心的建设重点,为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以及充分整合各种资源,许多信息技术公司都提出了网络存储虚拟化解决方案,例如EMC2、IBM、H3C等。可以想象,网络存储的虚拟化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也是一个趋势,它需要我们广大的教育技术工作者继续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实践,使网络存储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