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读书人的“另类小确幸”

2012-04-29 00:44马少华康永君
读者欣赏 2012年12期
关键词:程潜考官读书人

马少华 康永君

关于幸福,老祖宗其实早就给我们总结出了四大喜事,即: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里面“金榜题名时”被排在了最后,我觉得是因为前三种“喜事”都是大多数人能遇到的,跟每个人都有关系,而“金榜题名”只属于极少一部分人,跟大多数老百姓都没关系。不过,从含金量来看,“金榜题名”无疑是四大喜事里面最高的,只要你榜上有名,就意味着你从此可以荣华富贵了。不像现在,考上大学只意味着你可以心安理得地玩四年,所以古代读书人的幸福很简单,就是“金榜题名”。

这样的幸福简单、直接,是个人就能知道有多幸福,在这儿就不细说了。其实在古代读书人的一生中,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幸福”,或者叫“另类的小确幸”。为了便于梳理,咱先从读书人的青少年时期开始说起。

在青少年时期,读书人基本上没有多少“幸福”可言,除了读书还是读书,流传下来的典故不是凿壁借光,就是头悬梁、锥刺股。为此,老祖宗还专门发明了一个词—“十年寒窗”,听起来就让人不寒而栗,一股遥遥无期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我在整理中国历代典故的时候发现,“十年寒窗”是亮点最少的,那种压抑、无趣几乎让人绝望。当然,再无趣的事也会有一些有趣的瞬间,在我看来,有两个典故算是其中的典型。

第一个典故是关于程潜的。程潜小时候很聪明,读书不光过目能诵,而且诵读时声情并茂,对文章的理解和表达也非常人能及。这天晚上,小程潜在家里点着蜡烛读《诗经》,一个小偷悄无声息地蹿到房梁上,想等下面的孩子读完书再下去拿点东西。然而,令小偷没想到的是,在小程潜极具感染力的读诗声中,他竟听得入了迷,忘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居然还在房梁上喝起彩来。小程潜抬头看了看,也没把他当外人,就邀请他下来。小偷也不客气,下来后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听小程潜读诗,一直听到半夜。

后来,这位小偷逢人就夸程家的孩子了不起,将来必成大器。于是,小程潜名声大噪,成为远近皆知的神童。

第二个典故也是跟小偷有关的,不过这次的主角换成了曾国藩。跟程潜不一样的是,曾国藩小时候很笨,一篇文章别人读三遍就能背下来,小曾得读三十遍。这天晚上,小曾正在家里背书,一个小偷悄悄地溜了进来,也是趴在房梁上,想等小曾背完书再下去。然而,让小偷没有想到的是,这孩子实在是太笨了,一篇文章翻来覆去地读了十几遍还是没背下来。小偷实在受不了了,一个纵身,后空翻两周半,从房梁上跳下来,骂道:“你个榆木疙瘩脑袋,干脆当柴火烧了得了!连我听这几遍都会背了!”说完,从头到尾把那篇文章背了出来,一字不差,然后扬长而去。小曾认真地听小偷背完,说了声:“不错。”然后继续背书。

这两个故事很有意思。夜深人静时,读书人开始秉烛夜读,小偷也开始工作,两个不同行业的人不期而遇,自然会演绎出许多精彩的故事来。对于读书人来说,小偷已不再是小偷,而是成了陪伴他们的人。深夜苦读时,想到还有一个人在陪着自己,或许也会有一丝幸福的温暖。

转眼到了青年时期,该到读书人一生中最大的考验了。“金榜题名”固然是最大的幸福,但毕竟只属于少数人,大多数读书人跟这样的幸福无缘,于是便产生了另外一种对立的幸福,甚至可以说,这种幸福带来的成就感并不在“金榜题名”之下。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唐朝大诗人温庭筠。

温庭筠是个好名字,温良如玉,庭院深深,青青筠竹,一听就是个玉树临风的翩翩佳公子,随便往哪儿一站都能造成交通堵塞。可惜的是,名字好并不等于长得好。小温到底丑成什么样儿,史书上没详细说,只说当时的人都叫他“温钟馗”。钟馗画像大家都见过,大胡子,黑脸庞,龇牙咧嘴的,连鬼见了都怕。

我一直很奇怪,这么个丑八怪怎么会配得上“温庭筠”这么好的名字?原来小温还有个长处,就是诗词写得好,因为经常参加娱乐活动,自创了一门功夫,他也被誉为“花间词派”的鼻祖。而且小温脑子也灵,写作文快得惊人。《北梦琐言》说小温“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所以时人称其为“温八叉”。在中国历史上,除了曹子建的七步成诗,“温八叉”算得上是第一快手了。

然而,也正因为这个长处,让小温成了古往今来考官最不欢迎的十大考生之首。为何?因为小温不光自己答题,还经常帮别的考生答,而且神不知鬼不觉。按照弗洛伊德的学说,做任何事都会产生一种情结,用汉语说就是“上瘾”,小温帮别人作弊可能就是上瘾了。“温八叉”可不是浪得虚名,一份试卷叉几下手就搞定,然后看着别的考生咬笔杆的咬笔杆,抓头发的抓头发,有的人表情痛苦得跟输了几百万似的,有的浑身燥热把衣服都撕成一条一条的了,更有的干脆脱光了衣服往墙上撞,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帮小子正搞行为艺术呢。看着同窗们一个个悲痛欲绝的样子,小温决定要学杜前辈那样“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据民间白皮书记载,一位考生正在搜肠刮肚地思考形容一个姑娘像一朵花好还是像一棵树好时,耳边突然传来“像一朵花好”的声音,据后人考证,这声音是隔壁考生用江湖上失传已久的“传音入密”功夫传过来的;还有一位考生正在绞尽脑汁地揣摩考官到底是想要考生说他好还是不好,突然从地板下传来一组密电码,经翻译后得出“考官是个大英雄”的结论,据知情人透露,这组密电码是隔壁用脚发过来的;还有一位考生答完题,正准备站起来交卷,这时桌子上的笔突然自己站了起来,把试卷上的答案都给改了一遍,吓得这位考生三天没敢睡觉……

看了这些例子,读者可能会说:“这些都是乱七八糟的野史罢了,小温又不是神仙,哪儿有这么夸张啊!”我劝您还是先别这么早下结论,在正史《旧唐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比上面那些例子还要神呢。

那是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新一届全国春季高考隆重举行。主考官沈询早就听说了小温的光辉事迹,特地把小温安排到一个单独的房间,自己跟几个考官坐在他前面,目不转睛地盯着小温,看他到底还能耍什么花招。只见小温不慌不忙,两只手叉来叉去,一会儿工夫做完卷子收工,把试卷交到沈询手里。沈询笑眯眯地接过来,心想也不过如此嘛,天下还没有考生能逃得过我沈询的火眼金睛!可事实上,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小温已经成功地帮八个人完成了答卷!因这件事太过传奇,考官又没抓到现场证据,只得不了了之。

按理说,这样的牛人享受一把“金榜题名”的幸福不是难事,但事实上小温一生都没中过进士。这倒不是因为他的才华不够,而是因为他被牵涉进了政治斗争,终生不得志。既然“金榜题名”没戏,那我就跟你对着干,享受一把另类的幸福也不错。于是,温庭筠就成了考生的福音、考官的噩梦。

说完了青少年和青年时期,再来说说中年时期。到了中年,读书人的使命感越来越强烈,治国安邦当然是首选,闲时写诗作文也是让人羡慕的事情,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幸福,就是带兵打仗。

没错,就是带兵打仗。在很多读书人的眼里,“上马杀敌,下马著文”是极具诱惑力的,虽然可能对战争一窍不通,但谁也阻挡不了他们在战场上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宋朝的张浚。

说起来,张浚也算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人,他跟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并称南宋初期“中兴四大名臣”。在金兵大举进犯川陕的时候,高宗赵构派张浚去川陕主持大局。张浚一到驻地,就召开动员大会,发誓要跟金兵决一死战。

这时,在川陕驻守多年的大将曲端说:“咱这儿地处平原,非常利于金国的骑兵,我们不应该跟他们打决战,而应该坚守城池,用阵地战来消耗他们。”张浚一听,火了,说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正是报效祖国的时候,你怎么能待在城里当缩头乌龟!”

第二天,张浚又跟大家分析战术,说:“我们要兵分五路,齐头并进,全力打击金兵。”这时,另一位大将王彦说:“金兵势大,硬拼的话我们没有优势,我看不如分驻五个城池,金兵一到可以相互牵制……”还没等王彦说完,张浚又大怒:“大宋子民时刻都在盼望着收复失地,你竟然在这拖延,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

又过了几天,张浚带大家去观察地形,一位将军提出先占领高地再反击的想法,可想而知,又被张浚用“民族大义”痛骂了一顿。结果,大宋的步兵跟金国的铁骑在川陕平原上血拼了数日只证明了一个道理:脑袋是没有铁蹄硬的。

说起来,在大宋当读书人真是幸福,不但可以当文官,还可以名正言顺地当武官,不懂战争不要紧,只要会讲“民族大义”就行了。而且在读书人一手操纵的史书上,这种行为是备受称赞的。

最后到了晚年时期,读书人的使命也接近了尾声。对读书人来说,这个时候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桃李满天下,走到哪儿都被后辈的读书人尊为师长。这方面的例子非常多,我来说一个有点反面色彩的例子。

在唐朝中期,湖北蕲州有个人叫李播,此人精通诗文,又喜欢提携后进,所以在当时很有名望,很多年轻的读书人都拿着自己写的诗去找他求教。

这天,一个姓李的读书人拿着一首诗来拜访。不巧那几天李播病了,就让儿子出来看看他的诗怎么样。李播的儿子接过那人的诗一看,连声叫好,简直字字珠玑,这样的诗恐怕只有自己的老爸才能写得出来!想到老爸,他脑子里一闪,心想,这首诗怎么这么像老爸的风格?太奇怪了,于是便拿着诗去找老爸。李播一看,好家伙,这不是我二十几年前写的诗吗?怎么成这小子的了?

原来,在二十几年前,李播还是个进京赶考的穷书生,京城物价高自古皆然,李播没过几天就只能喝西北风了。无奈,李播便把压箱底的一首诗拿出来,卖了一百文钱,勉强吃了几顿饱饭。二十多年后,这首“救命诗”又重新出现在面前,李播很是感慨,连忙让儿子把那人叫进来。一问才知道,这个人二十几年前在京城闲逛,无意中在一家书铺发现了这首诗,这人多少也通点文墨,自然知道这首诗的好处,当即买了下来。二十多年来,他就靠着这首诗走南闯北,招摇撞骗,倒也混了一点名气,却不料这次竟然撞到了正主儿。

不过,真相败露后,这人却没有丝毫的愧疚,而是直接就坡上驴,说:“大人的诗保佑了我二十多年,已经成了我的衣食父母,所谓君子有成人之美,大人何不趁此机会把它正式赐给我,也免得我名不正言不顺,败坏了大人的名声。”李播哭笑不得,见过无赖,没见过这么无赖的,不过想起当年的处境,这个人也算是自己间接的救命恩人,而且自己现在功成名就,这首诗对自己来说也没什么用了,不如就干脆送给他吧。

李播虽然哭笑不得,但我敢说,他心里一定会感觉挺幸福的,这种幸福,恐怕还没几个人遇到过。

这就是古代读书人的“另类小确幸”,不同于“金榜题名”的幸福,却另有一番味道,为中国古代的文化史增添了别样的风采。

猜你喜欢
程潜考官读书人
今天我是“小考官”
我是快乐读书人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读书人的事
那床没打开的被子
程潜:清末秀才几起几落的传奇人生
程潜:清末秀才几起几落的传奇人生
读书人
程潜对联讽刺湖南都督
面试中的“察言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