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瑜
摘要“工学结合”是教高【2006】16号文件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符合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探索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双元制教育资源共享高职教育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1 解读工学结合
1.1 认识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较之于产学研结合是一个相对微观的教育模式。就国内目前高职教育的平均水平而言,要达到产业、学校和研究机构的融通首先在学与研上还需臻于至精。这与16号文件所提倡的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是一致的。工学结合作为切入点,形式上是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时间比例由校企双方实际情况所决定。此处工作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所组织的观摩或部分参与性实习,而是与普通职员一样同工同酬。
受教育发展水平和社会认知度限制,工学结合与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在观念上被划上等号,社会大众尤其是家长群体及相当部分粗放型生产企业对此有一个普遍的认知偏差和误区。这种误解主要存在于:(1)校方降低办学成本,减轻教学负担,将学生推向社会;(2)企业提供岗位及相应报酬,校方提供廉价劳动力解决企业缺工状况。
工学结合形式上是半工半读,勤工而达成的俭学也是目的之一,但其与之区分的意义在于:(1)学校提倡专业链接产业,入学联通就业。这一观念界定了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内涵必须以职业岗位为依托,最大限度实现教学体系与工作岗位要求的对接,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就业的目的。与传统意义上的半工半读所追求的经济报酬缓解教育支出有本质上的区别。(2)旨在为企业提供稳定良好的人员培训选拔机制。经济与科技的双重并进已将生产从劳动密集转为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集约型方向,企业的发展需要学业技能兼优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目前高职教育与生产实际存在严重滞后与脱节,一个应届毕业生从上岗到上手需企业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再培训。而职场新人作为社会人,其流动走向不可把握,造成企业戏谑自己为培训机构。工学结合设置符合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的课程的同时三年教学期间学生稳定在企,有更多时间接触企业文化,避免在职业规划尚未成型前盲目择业,同时也给予企业充分的时间考核选拔,完善内部晋升机制。学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区域地方经济。
1.2 工学结合的优势——三赢局面
1.2.1 学生方
美国曾于1961年在福特基金会支持下进行了一次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调查。调查形成“威尔逊—莱昂斯报告”,后又编撰成《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大学计划》一书。该项调查认为,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给学生带来以下方面利益: a.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b.使学生看到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c.使学生与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触,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体会到合作关系的重要性;d.为学生提供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学生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和训练,了解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e.为许多因经济原因不能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贫穷学生提供了经济来源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f.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更加成熟; g.有助于学生就业选择,使其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
概括来说即:校企教育资源共享,嘉惠学子提前进入社会,缩短与企业磨合期,增强自身就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体现教育公平,减轻家庭负担。
1.2.2 企业方
a.解决教学与生产需求脱节问题,缩短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之间的差距;b.促成员工培养及干部育成;c.体现企业社会责任。
1.2.3 校方
推动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专业改革、课程改革与建设、强化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实践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形成独具规模的办学特色,外联的工作提高了学校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社会知名度。
2 工学结合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工学结合形式最早可追溯至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Sundert and Technical College)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Sandwich Education)。在台湾也已有四十年历史。但在中国内地高职教育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学校从观念的构想到推进也遇到重重阻力。
2.1 传统学习观念深入人心
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社会往往以此标准衡量人生的成功与否。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自身定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而从事职业往往是从一线技术工人开始,心理落差带来的负面情绪不仅是工学结合而是整个高职教育都面临的问题,工学结合将这一现实提前放到了受众者的面前。同时传统意义上对学习的理解就是局限于课堂、教师和书本,最多附加一些象征性实习。参加生产实践是否会影响理论知识的学习?大部分家长及学生对此还抱有怀疑和观望的态度。
2.2 理念相通的企业少
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愿意甚至主动寻求与学校的合作,但大部分的出发点在于劳动力资源的稀缺。
作为企业而言,生产并创造经济效益为其社会职能第一要素,传统来说人才的培养及育成当属学校第一要则。所以能以在用工的同时考虑到基层人员的培育,注重人资储备与提升则尤显难能可贵。这需要一定的企业文化作支撑,兼具管理者管理理念来决定的。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愿意,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承担协办方的角色参与而来。
3 寻找理念相同的协办企业,研发适应社会实际的教学模式
对上述存在问题学校走的是以小众影响大众,以实际成果影响固有观念的道路。学校在2009年率先与四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以此为试点全面铺展工学结合。好的企业对于学生定位,合理规划及提升学生的职业生涯所投注的努力,有助于缓解学生负面情绪,使学生更易投入到这种教学形式中。校方亦实施了相当举措,大力推进产学结合发展。
3.1 调整课程与专业设置
企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学校企业多次召开课程研讨交流会,校方计划本专业的理论课程及技能,企业指导完成岗位的专业课程和技能课程。此举,可引入最新行业动向,将新技术新问题带入教学,避免因循守故教授一些已为实际应用所淘汰的技能和科目,做到教学为产业服务。
3.2 学时灵活,形式创新
打破三学年六学期、三寒假两暑假的教学时间制式。在符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下,保证理论学习的时间,同时考虑企业的生产实际需求,安排学生分别在学校、企业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循环学习。通过三年多次的工、学交替,使在理论和技能间有一个互相影响,互相汲取,从而使理论和技能都得到一个渐进提升的过程。同时在协议中岗位渐进也有体现,所以学生从事的绝非单一性质的机械性工作,保障了学生学习为主的目的和需求。
3.3 深化工学结合形式
生产型企业、服务类行业工学交替相对容易实现,而对于人员需求较少,时间跨度较长的行业,学校也在不断寻求新的合作形式:如建筑、汽修类行业,主张前期进行基础理论学习再入企业实践。信息技术行业学院已与浦东软件园达成项目整合协作方式,即公司将项目分解,部分基础项目交由学校完成,达到了项目化教学的效果。相近行业集团化,可以缓解设计类、财会类等用人相对不那么密集企业的人员承担负担。同时除传统职业证书的考核外,企业更可安排学生考取专业认证的资格证书。
3.4 教师深入企业,学校吸纳企业骨干
实施工学结合后,学生对专业实际的了解有了一定的认识,这对照本宣科提出了挑战。学校提倡教师走下讲台,走进企业。目前学校已有相当部分中青年教师跟随学生下厂,在实践过程中开设理论课程的同时也完成实际经验的积累,自我知识的丰盈。同时,学校也聘請企业内技术骨干、工程师及管理干部担任学校兼职教授,帮助完成工学专班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
以上对学院教学团队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适应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为保证工学结合有序开展,除以上努力,对于规范学生在企期间行为,稳定学生实践期情绪,妥善解决学生与企业间纠纷,学校还大力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安排专任教师下厂开设职业道德、心理学等课程,院领导也多次深入企业,鼓励学生做好教育改革的先锋。
工学结合无论从教学计划的安排及实施,学生工作的管理,对学校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工学结合,校方只有承担更艰巨的社会责任而非有些人士所误解的学校贪图省事收取学费却将学生推向企业。通过工学结合,学校整合社会资源,引导企业介入教学,在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强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吸入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监控教学过程;强化素质教育;加强专业课程改革建设;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这些方面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正是这些成绩,让我们有勇气有信心拓展工学结合的规模,引入更多理念相近的企业并影响更多企业构建此理念加入到工学结合,共育英才的事业中来。在校企双方共同努力下,开创高职教育改革的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