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怡
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地教学就是教师的教为学生有效的学服务. 但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认真,但教学效果却没有预期的理想,课堂存在低效或无效的现象. 数学教师作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促进者、引导者以及组织者,发挥其能动性直接关系并且影响着课堂的质量和进程. 下面,笔者就对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有效性缺失的表现进行分析,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探讨,与同行交流.
一、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缺失的表现
1. 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处理不当
在教学中,教师的预设过度,以教案为中心进行教学,教学设计的活动过度,使教学失去中心,失去方向,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使教学计划落空.
2. 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人体验与关注教育内容价值取向处置不当
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所倡导的价值取向研究不够,设计不切合学生实际,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人体验置之不理,无动于衷,或者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人体验过度“尊重”.
3. 高认识度与高参与度的矛盾处置不当
在教学中,将学生的“自主”变成了“自流”,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探究有形无实,课堂有“温度”无“深度”,学生并没有获得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更没有情感、态度的体验与领悟、提升.
4. 教学手段的老化或形式化
教师教学手段老化,在课堂教学中以传统的教学手段使用为主,信息技术如何与学科整合研究不够,信息技术使用不当,搞形式,画蛇添足,干扰学生的正常学习活动.
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 认真研读教材
在教学前,首先要关注整套教材的基本结构,依据教材目录,理清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在各学段、各册的分布情况,把握教学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然后依据例题分析知识点,分割课时,确定课时目标;根据例题找习题,关注习题与例题的匹配性,分清习题的层次,最后依据呈现方式,分清知识点的类型,选择教学方式. 在这当中,要理解教材为教学提供的思路,分析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的难点,哪些内容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内容可以从课本学会?哪些需要同伴讨论?哪些需要教师点拨引导甚至讲解?如何把教学过程转化为问题串等. 如在进行《二次函数》的教学时,笔者注意到《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之后是《中心对称图形 (二)》,接着是《二次函数》,可以通过整合知识,迁移学法来进行教学,所以笔者将教材的顺序颠倒过来,先讲《二次函数》再讲《中心对称图形(二)》,因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联系紧密,知识点容易结合,给二次函数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 转变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要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能,教学首先要由单向性向互动性教学转变,将教学的教与学有效凸显,设置一些探讨性的教学内容,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个性得到张扬,观点得到展示,让学生学得快乐.
其次教学要由单一式向多样式教学转变,不仅要注重整体教学方式的选择,还要重视同一教学环节中同一教学内容传授方式的设置,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有所获.
最后教学要由断续性向连贯性教学转变,将课外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放置到课外问题解答探究中来,使学生课内外相结合,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出成效.
如一位教师在进行已知函数y = 2x - 3,求函数图像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时,教师一改过去那种直接讲解,前置灌输的教学方式,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感的实际,在教学时,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提出“当x取何值时,函数值是正数”“求y = 2x - 3的图像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问题,引导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开展讨论活动,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实现在讨论中得到自我风格的展示和学习情感的展现,让学生形成“我学得快乐”的共识.
3. 及时进行反思
一个人或许工作了二十年,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个经验的二十次重复. 所以教师要积极反思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课前要不断地以旁观者的身份澄清一些问题,如每个环节的具体目标明确吗?有没有偏离一节课的中心目标?所选的方法与目标、材料相匹配吗?设计人人能独立完成的基本练习了吗?大概要花多少时间完成?一共要提几个问题?需要重点讲解的是什么问题?需要开展讨论的是哪些问题?40分钟的时间来得及吗?环节还可以简化吗?有没有“泛学科化”的环节?多媒体非用不可吗?课堂上究竟需要怎样的课件?一节课下来该在黑板上留下点什么?课后要及时依据预设的方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可以自问自答一些问题,如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了?如果达到的话,有哪些标志?事先的设计与实际的进程之间的差距如何?如果有,你是怎么处理的?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是关键性的问题?你打算在后继的教学中如何解决这关键性的问题?在教学中有无让你印象深刻的事件?如果有的话,记录下来.
4. 努力夯实功底
新课改的实施,给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暴露了我们自身业务的一些“先天不足”,包括教师的学科功底,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以及教师的思维方式. 所以我们要把握住“练功”的入口,努力夯实功底. 如经常读一读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专著,积极学习,利用闲暇时间,多听听其他学科的课,积累一些日常教学中的问题,写几篇流畅的教后感,关注几个“学困生”,想办法提高他们的成绩,在课前熟读教材的每一道例题和习题,等等. 从改变思维方式开始,从容面对教学改革,从研究一节课着手,相信自己也能精彩.
总之,有效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和良好情感的提升和养成. 初中数学教师只有紧扣新课改目标要求,抓住教学内在要素,创新教学方式,深化教学内涵,丰富教学资源,才能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和效率的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