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劲松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在教学时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掌握已有的知识下能去自主学习。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主动积极地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目标等,并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调控来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是当前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新课标主要教学建议之一。本文根据教学实际浅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树立学生的自学意识以培养自学能力
良好的自学意识是成功学习的开始,树立学生的自学意识要引导学生从课前预习开始。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特别是对一些逻辑思维较差的学生来说,对数学学习更是难以学好和易失去学习兴趣。对此,在教学中为了减少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学习困难,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一方面,学生课前预习后能为后面的上课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另一方面,在预习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习就是要求学生事先把课前将要学习的内容自己先看一看,想一想,了解将要学习的大概内容,此时教师对学生不必提出太高的要求。但是为了让学生在预习中能抓住学习重点与提高预习效果,教师在学生预习前,应按照一节课要教学的内容,列出相应的预习提纲,引导学生抓住将要学习内容的目的、重点与关键,而这些学习内容应该体现在所列的预习提纲中。学生在预习时,按照提纲去预习与自学,容易抓住将要学习的知识重点,理解其知识的内涵,并在预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自学与事先看书的习惯。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对那些易于理解的问题在课前就能自己解决;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发现问题与难点,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从而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听课注意力,为课堂教学创造有利的心理条件,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对如今的高中学生来说,不仅仅是要应对高考,还要能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的困难。学习的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初中阶段的学习相比,高中数学的难度明显加深,教学方式也随之改变,教师对学生的辅导时间也相对减少,而要求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却要随之增强。因各地教学条件与学生个体差异的因素,在初、高中的衔接过程中学生的适应性能力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有的强,有的差,差的学生在学习中会表现出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产生退缩甚至丧失学习信心的意识,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如能在兴趣中去学习数学,自然而然会形成强有力的求知欲,就能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有很多,如学习数学概念定理时,可以让学生编成口诀并进行优秀成果交流与展览,或者进行相应的试题比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互动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体验到收获成功的愉悦。又如在进行不等式性质“a>b,那么a+c>b+c”的讲解时,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不要一开始就讲授性质,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开始讲解:“我现在的年龄比你们大,十年之后我们谁大?”学生都会回答:“老师你大。”再问:“十年前的时候谁大?”他们还是会回答:“老师你大。”经过这样一个情境的提问式教学,当在正式讲解不等式的性质时,学生们会很自然想到刚才的提问,就会对不等式的性质有一个更形象的理解,进而很容易地掌握不等式的概念。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教师在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是引领者。学生收获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和学习兴趣的养成,与教师的谆谆教导是分不开的。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与学生经常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不仅是教与学的师生关系,更是一种朋友关系,老师要与学生成为好朋友,让学生可以信赖教师的情感,这样可以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乐意接受教师的教学与引导,使学生积极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心地捕捉每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对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非常重要,实践证明,情境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实现促进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但是在设计教学情境时要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为教学时打下伏笔,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到对数学的学习中去。例如,在教学椭圆定义内容时,可以选用实际案例,展示学生们熟悉的油罐车油箱的纵断面与地球等行星的运行轨迹,让学生通过实例来感知“椭圆”,然后再运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椭圆定义来设计动点的轨迹,并提出“什么样的动点的轨迹是椭圆”“它的方程是什么形式”等问题,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