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了兴趣,便会变被动为主动,自然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而对数学这一学科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则会更加主动自觉地学习数学、钻研数学,甚至无师自通. 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教是为了不教. 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略作论述.
【关键词】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尝试
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充分思考、积极交流,是每一节数学课所追求的目标,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落脚点. 教师的有效激励,是其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了兴趣,便会变被动为主动,自然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而对数学这一学科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则会更加主动自觉地学习数学、钻研数学,甚至无师自通. 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教是为了不教.
数学由于其理性思维的特点,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是“思维的体操”;而对于“学困生”或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则枯燥无味、望而生畏. 这就是很多数学课堂上和者甚寡、死气沉沉的主要原因.
因而,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首要任务,便是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寓理于趣
把当堂所学知识,与学生喜闻乐见、贴近生活的鲜活素材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到有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极好方法.
案例1 教学“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狗都知道的定理.
生:有的会心地笑【成绩好的学生】;有的惊呼“啊”【成绩中等的学生】;有的从与听课不沾边的活动中抬起头来【学困生】.
总之,这时全班学生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老师,期待“狗知道”什么定理. 毕竟,如果狗知道的定理自己反而不知道,实在有些丢人. 所以,就连对数学毫无兴趣的学生也来了精神.
师:也许你亲眼见过. 当你扔下一根骨头,这时,坐在不远处的两只饿狗会怎样过来抢骨头?
生(齐声):直奔骨头.
师:为什么直奔,而不是拐着弯过去?
生(齐声):抄近路.
师:对. 你看,狗都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生:全体会心地大笑.
师:你还见过哪里应用了这一定理?
课堂活跃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举例:公路裁弯取直、跳远成绩测量、猫捉老鼠、穿山隧道,等等.
由于教师从学生感觉有趣的话题入手,并且将程式化的定理以浅显、活泼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们兴致很高. 整节课上,全班学生都处于跃跃欲试的亢奋之中,无一例外. 从以后的多次检测来看,学生对“两点间线段最短”定理普遍掌握得很好.
2. 寓理于用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 问题在于,如何让学生“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7-9年级这一学段,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难学,学了也无用,继而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 鉴于此,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谈话、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等途径,始终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好数学终身受用.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案例2 教学《勾股定理》
我针对学生的家长、亲戚中泥瓦匠较多,很多学生的就业方向就是泥瓦匠的情况,用一段真实的师徒对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房屋相邻的两面墙通常是相互垂直的. 如何保证呢?工人师傅在建房过程中,每砌上一层砖就得检测一下.
刚才老师在学校的建筑工地上,见到一位师傅是这样检测的——
(老师同时借助教室的墙角演示)
由墙角的同一点出发,在相邻的两面墙上,分别量取3尺、4尺,并标出这两个端点. 再用细绳量出这两个端点间的距离.
我问他:你这样测量,有什么作用?
师傅说:如果所取两点间相隔正好5尺,就说明墙角是直角.
同学们,谁能说出师傅这样做的道理?
由于意识到所学知识有用,学生们都来了兴趣. 教学效果自不待言.
3. 化静为动
教师抽象的讲解,往往使得学生感觉索然无味. 而直观、动态的演示,则很能吸引学生的眼球. 实践证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用动态的形式呈现,既符合直观性原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 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的借助多媒体演绎、实物演示,甚至师生表演,将学生由听众变为观众.
案例3 教学“某铁路桥长1000 m,现有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共用60 s,整列火车在桥上的时间是40 s. 试求车速和车长.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
由于不理解“从火车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共用60 s”,解题时,学生普遍感到一筹莫展. 就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我在三个平行班级,采用了三个不同方式进行教学,效果相去甚远.
方式1.讲解.
教师就题论题,说文解字式的阐释题意.
效果:
(1)参与程度:约30%的学生(成绩相对优秀)自始至终听讲;20%左右学生中途退出听讲,一半学生始终没有听讲.
(2)教学效果:约20%的学生正确解答.
方式2.演示.
教师借助简笔画,演示火车过桥的情境,帮助理解题意.
效果:
(1)参与程度:80%左右的学生自始至终听讲,20%的学生无动于衷.
(2)教学效果:40%左右的学生正确解答.
方式3.表演.
由几名学生表演“火车过桥”,教师适时点拨.
效果:
(1)参与程度:全体学生自始至终按老师要求,观察、交流、思考.
(2)教学效果:一半以上学生正确解答.
这一对比实验表明,动起来的教学活动,比之枯燥的讲解,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设疑激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机,质疑、释疑,则是学习过程的本质,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 有疑才会有问、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探究. 学生只有一次次经历这样的探究过程,才会有领悟、才会真正有收获、才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得以升华. 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度的设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更宽的境界,无疑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4 教学《圆周率》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量出手中学具圆片的周长. 各小组汇报,有的用棉线绕圆片一周,再测量棉线的长度;有的测量圆片滚动一周的轨迹,等等. 总之,虽方法不同,但都顺利解决了问题.
就在同学们沾沾自喜的时候,老师用事先准备好的道具——红线的一端拴粉笔头——在空中划了一个圆.
紧接着,老师提出问题:谁能量出老师刚才用粉笔头在空中划过的圆的周长?
学生纷纷陷入迷茫. 很显然,通过测量是不可能的. 问题看似简单,但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却解决不了,这就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强烈愿望.
接下来,引导学生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生们自然会全身心投入.
变式练习,是教师常用的手段. 当学生沉浸在问题解决的喜悦中时,教师将题中的问题或条件轻轻一变,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呈现出来. 由于仍处在兴奋之中,学生对于解决这一新问题,充满信心,探究的兴致会更加高涨.
5. 联系生活情境
案例5 下面是我和一位7年级学生的对话:
师:=?
生:(一脸茫然)
师:早点5角一个,卖3个早点该收多少钱?
(该生家长是早点摊主. )
生:1元5角. (对答如流,充满自信)
师:你咋算得这样快?
生:三五十五. (乘法口诀脱口而出)
这虽是一个特例,但足以说明,将数学知识与学生所熟悉的问题情境联系起来,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在应用方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时,不知如何分析数量关系. 这时,教师只需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的生活情境,问题便迎刃而解. 如,涉及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则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购物情境;行程问题,则联系自己上学路上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船在顺水、逆水中速度的问题,则联系自己顺风、逆风骑车的感受. 等等.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接触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其实都是他们所熟悉的. 但,由于作为问题载体的情境,学生往往感到陌生,使得很多学生望而生畏. 因而,适时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既可调动固有的生活经验,触类旁通,也可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事实上,学科的固有特点决定了数学知识不可能总是以轻松活泼的形式呈现在教材上. 同时,教材所呈现的问题情境,也不可能是每一名学生都熟悉的. 这就要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本为本”,但绝不可“照本宣科”. 教师应从具体的学情出发,尽可能选取充满情趣的生活情境,作为知识的载体;尽可能以轻松活泼的形式,作为呈现知识的舞台,“寓庄于谐”. 以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亲切而至感兴趣,由可信而至有信心. 进而达到教得轻松、学得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