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玲
摘要:农业产业化既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很大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的农业水平还是比较落后。其主要的差距表现在中国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产品的生产与市场的衔接度都还很低。为了促进中国农业的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中国可以通过改善农产品流通,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促使中国农业走向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之路。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流通;农超对接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164-02
一、农业产业化的背景
中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还尚未成熟。其时农业的发展也还存在很多问题:生产责任制下的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存在细小分散和规模不经济的缺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严重脱节;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存在隔断并且信息交流不顺畅等等,这些使得农业发展速度和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中国农业当时实行小规模分散经营并不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而且根据中国的地理特点也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在农户中普遍推行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所以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提高农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和农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将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联系起来,在制度上寻求创新出路。根据中国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情况,中国农业产业化在突破农产品转化、加工增值上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全新的经营方式,有利于增强各产业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农业发展和中国产业格局调整。
目前,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市场化在中国东、中部地区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广大西部地区农业发展还比较缓慢,在农业产业化总体进程中还是滞后的。
二、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重点发展主导产业和产品,优化组织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建设规模化、加工系列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最终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一)农业产业化模式
在农业经营产业化的浪潮中,世界各国和中国各地的发展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但综合起来主要有两种,即专业合作社模式和产业经营一体化模式。
1.专业合作社模式。专业合作社模式普遍存在于欧洲。这种合作社大多是中、小农户自愿联合集体进行加工或销售;合作社内的事务由全体社员协商,一人一票,民主议决;其收入一般是在扣留必要的公共积累后,按社员投入多少进行分配。在合作社巩固和发展的基础上各地合作社又自愿按产业联合,逐步组成从地方到中央的联社。
2.农业产业经营一体化模式。农业产业经营一体化模式一般是以经营农产品加工或购销业务的公司为核心,吸收附近农户组成“生产基地”,实行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目前普遍存在的形式有:龙头企业带动型,表现为“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中介经济组织带动型,表现为“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主导产业带动型,表现为“主导产业+农户”;市场带动型,表现为“专业市场+农户”;现代农业示范区带动型,表现为“政府组织+企业带动+科技支撑+农户实施”。这种农业产业经营一体化模式的特点是弹性很大,有的联合形式十分松散,只是一般的购销关系;有的联合形式则十分紧密。因为这种模式增强了与市场的联系程度,便于农户以销定产,避免农业生产上的盲目性。
(二)农业产业化有效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在中国,通过采取农业产业化模式发展能有效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使农民之间形成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组织优势,从而有利于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还可以使原本分散的农民以整体的形式面对市场,提高其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增加农业的综合利益。
基于中国现阶段的农业特点,即生产单元小、装备水平低、以户经营为主,发展农业产业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然而在引导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时,为确保农业的健康全面发展,要做到规范农业管理,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和章程,进行依法经营,并且加强监督。特别要围绕相关的法律制度,制定农业扶持政策,比如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农机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还要引导和帮助农民,通过利益联结机制,紧密联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员,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提高农民抵御风险和获得收益的能力。
(三)农业产业化将解决家庭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对接的矛盾
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使农业产业化具体组织成为市场主体,解决家庭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对接的矛盾,实现农业收入的多层次性和多环节性,使农民在加工、流通环节分享到利润,带动农民走向市场。通过农业和市场的对接,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农业生产中,更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中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优质的品种,从而提高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大幅提高农民收入。
三、农业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是农产品交易与流通体系的建设
纵观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历程,农村地区在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出现过很多失败的例子。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地政府只关注生产和规模,而忽视市场的作用和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性。其结果是损害了农民的收益、打击了生产积极性。但是在中国实行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还是不乏成功的案例,其成功的关键是当地政府引导农民进行产业化经营的同时还重视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建设农产品交易和流通体系。只有使农产品适销对路才能使农业产业化走得更好。因此,农产品流通是促进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的前提和基础。
但是在中国还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歧视性政策。这使中国许多资源难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造成了额外的高额流通成本。所以建立农产品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农民和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实时、适用的信息和分析咨询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国外发展农业中农产品交易和流通体制建设的经验
美国在形成农业和其他产业部门相同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机制之初,就注重完善农产品交易市场和流通渠道。美国拥有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化水平和农工商一体化程度,并且拥有专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农业交易市场和流通渠道的形成和发展。这也是奠定其为世界第一农产品出口国的一个主要基础。在荷兰,政府把农业定位为:持续、独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它将农业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完整产业体系进行运营和发展。这个体系包括了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储运和销售的全部环节。从荷兰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得到的经验有:一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二要不断完善农产品物流系统;三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体系;四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机制。在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关于农业产业化的政策发生了从以产品为中心的内向型企业向以产品为中心的外向型企业转变。并且在1989年设立了“出口市场营销技能项目”。该项目的目的在于提高与中小型农业相关联的企业经理人和生产者对于国际市场运行的了解。而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具有了与美国相似的农业发展能力。日本借助“农协”进行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使得日本跻身于高效农业国的行列。
五、中国农产品流通的新途径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国外经验的借鉴,针对中国现阶段的农业特点,应该在抓住生产和规模的同时注重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所以中国应该对农贸市场进行标准化建设和改造,积极开展“农超对接”。
首先要改善农产品终端消费环境,即改造农贸市场。农贸市场作为传统的农产品交易形态,遍布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基础设施简陋,管理水平低下的缺点。而农产品“农超对接”,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农产品流通的新途径。“农超对接”将鼓励超市直接从农产品生产基地采购新鲜农产品,引导超市建设属于自己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或者与当地农户建立购销合同关系,对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全过程进行监管,对农产品的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监督,使大型农业连锁超市不断改善生鲜农产品的流通设施,保证农产品质量,提高生鲜农产品流通的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所以,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大型农产品连锁超市建设鲜活农产品直采基地,不断完善生鲜农产品冷链保鲜物流设施,形成以农产品连锁超市为龙头,直采基地为基础,覆盖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全过程的新型生鲜农产品流通网络。物流设施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所以政府要支持大型农产品连锁超市对生鲜农产品冷藏和低温仓储设施的建设。形成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生鲜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提高鲜活农产品流通质量安全水平。
政府还应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等级,完善农村路网建设,为农产品运输提供公共服务,方便农产品的运输和降低运输费用。鲜活农产品的保质期较短,因此,时间因素对鲜活农产品的销售有重大影响。如何缩短从农产品产地到销售市场的时间,就成为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陈剑.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及路径选则[J].农业经济,2010,(1).
[3]霍向东.对农业产业化的再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5).[责任编辑 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