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
当前,中学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在英语教学中尝试运用了多种方式。
首先,教师要注重营造一个创新的情境,以便在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里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家罗杰斯曾经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师生之间的亲密融洽关系,依赖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这种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之间产生以后,对于在学生中产生创新的自信将会十分有利。在英语课的教学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自信,不失时机地鼓励和表扬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对于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一定要逐层深入。为了使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教师可以参照相应的教材,适量编写出一些具有灵活性的思考题,或者是引导学生在相同资料里找到不同的答案。设计出这一类思考题,组织学生去进行讨论,让学生从同一信息之中寻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能力,既受到训练,又调动了学生积极组建新的语言内容。对于这样的讨论性质的问题,当学生们产生一定兴趣的时候,就会不怕困难,主动积极地去参加学习。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给学生创造出学习英语的气氛来,语言尽量做到刺激、强烈,这样一来,便会营造出一个创新的教学气氛。
其次,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俗话说:“好的先生不是教学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求异思维,这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之中,应该善于鼓励、引导学生,把思维的定式打破,以便使学生能够变换思维,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去思考探索问题。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善于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对于学生的“标新立异”行为,一定要给予肯定。当学生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时能够采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应给予积极鼓励,让他们展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特别要表扬那些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教学实践证明,创新思维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质疑模式、讨论模式的教学。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求异,丰富的想象,坚持自己的观点,教师就要善于挖掘教科书里所蕴藏的创造性因素,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设疑,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进行创造,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借助自身的能力去探索,掌握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总之,在英语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应善于编写出一些能够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各抒己见,进行小组讨论交流,集思广益。还应该让学生自由地发散求异,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编写出新的内容。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但是创新思维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实践活动和学习不断地培养和发展起来的。
(玉田县郭家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