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珊
“苹果在2007年收购的Siri就相当于中国的小I,”上海智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臻网络”)CEO袁辉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关于知识产权方面,如果真的侵权,苹果应该为此付出代价。”
小I机器人创始人、刚刚把苹果公司告上法庭的袁辉,最近异常忙碌,采访时间也比原计划推迟了一个小时。
而这,只是近期苹果被起诉的案件之一。“一个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如今,正被虎视眈眈的各路企业四面截击,纷纷想咬一口。
中国企业中最先咬下苹果一口的,是深圳唯冠。7月2日,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就iPad商标案达成和解,最终,苹果向唯冠支付了6000万美元以获得iPad在中国大陆的销售权。
“天价”的赔偿金额,制造了强烈的“赚钱效应”,让这个“肥苹果”成为众矢之的。此后一夜之间,从A到Z的Pad都被“聪明”的中国人注册。
乔布斯卖苹果,其他人“啃苹果”。路易斯.贝迪吉安7月6日在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发表文章《中国能在10年内控制苹果吗?》,文章中写道,“中国企业将继续敲诈苹果……每个人都想要一片苹果,中国却想要整个苹果派。”
事实上,想啃苹果的不止是中国企业,其他许多国外企业也在四处起诉苹果。
而关于苹果公司官司的话题,稍不留神,法律之争就演化为道德审判。常常被冠以“山寨王”之称的中国公司,即便是动用法律武器最终赢得了战斗,也常常会被扣上“敲诈”的帽子。
企业竞争中更多应用法律说话,但如果仅仅为了“敲诈”而“抢注”,也并非长久之计。只有真正的创新,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回归商业本质,用创新赢得市场,才能占据道德高地。只有更多中国企业抢夺商标是为了抢占市场,而并非索要赔偿,才能真正赢得尊重。
小I的战斗
袁辉用着两部手机,其中一个就是苹果公司的iPhone。“苹果是一家令人尊敬的公司,但这跟是否侵权是两个概念。”他告诉记者。
2012年6月21日,智臻网络在上海提起专利诉讼,认为苹果手机的一项语音应用Siri,涉嫌侵犯其“小I机器人”在中国的专利(专利号为ZL200410053749.9),要求其停止侵权。记者通过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检索看到,这个名为“一种聊天机器人系统”的专利,公告日为2006年2月15日,专利权人为智臻网络的法定代表人袁辉。
智臻网络于2012年5月,向苹果公司发送了律师函,希望通过协商解决此专利纠纷,不过苹果公司签收函件后未予回复。6月21日,智臻网络向上海某法院提起专利诉讼,5天后的6月26日法院出具受理及立案调解告知书。该法院人士确认,案件正在诉前调解阶段。
人们最初所见到的小I机器人,出现在MSN上。2004年,袁辉带领团队为MSN研发了全世界首款基于IM即时通讯渠道上的中文智能对话机器人,也成为美国微软公司全球机器人战略唯一合作伙伴。如今,小I作为一款智能网络机器人,可以用文字、语音等方式,通过网页、即时通讯、短信、电话、微博等电子渠道,以及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车载设备、机顶盒、玩具等硬件设备与用户进行自然、智能的人机交互。这样的描述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耳熟,的确,这样的一种功能描述与苹果手机的Siri极为相似。
iPhone4s推出时最大的亮点恐怕就是Siri语音控制功能,支持自然语言输入,它具有的语义理解和用户意图识别能力,除了聊天之外,更主要的功能是协助完成一定的任务,比如预订餐厅、查询天气、预订出租、地图搜索等。在6月份刚刚举行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新一代移动操作系统iOS6中,Siri已经可以支持15个国家和地区的语音,并实现中文输入功能,同时iPad上也出现了Siri。最初,这项技术并不在苹果手中,2010年,苹果以2亿美元收购了Siri公司(2007年成立)。Siri公司(智能机器人)+Nuance(全球最大的语音识别提供商)的语音技术组成了现在苹果拥有的Siri功能。
实现功能的雷同必然预示着技术领域某些模块的相似,中国版的小I和美国版的Siri在智能机器人这个概念中撞车。“如果小I机器人专利是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的核心基础专利,苹果Siri产品语音控制功能的实现又无法绕开这一专利,那么苹果也将再次面临一次艰难的决定,放弃Siri或者放弃中国市场,或付费(支付智臻网络专利许可费)进入。”金诚同达所律师史学清博士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解释道:“至于智臻网络能否在美国或其他国家向苹果主张专利侵权,则要看智臻网络是否在这些国家申请并取得了该项技术的专利权,这是专利权的地域性所决定的。”
立案时间恰好在唯冠和苹果就商标权归属达成和解之前,坊间对此传闻不断。“对智能机器人的理解,我们不比苹果差。我们认为小I机器人是非常基础的技术,将会改变人类日常生活。”袁辉在电话中对本刊记者表示,“比如你短信发送给10086,会和你互动的是中国移动的小I;京东商城上的客服机器人,可以帮你解决与价格相关的问题;交通银行的手机银行也嵌入了小I机器人。”
无论是小I还是Siri,它们都为个人提供娱乐和信息服务,试图将智能技术嵌入到电器、车载甚至玩具之中,期望通过人机交互,实现最终的智能生活。这一智能机器人技术,需要等待一纸判决来决定其命运走向,苹果也许会有些焦躁,这一次,小I机器人攻击到了它的要害之处。
“复仇者”联盟
即便没有小I,苹果仍然会处于全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种种专利诉讼风暴中心。
高达上千人的法务团队,让苹果俨然以进攻者的姿态,不遗余力地“教训”竞争对手。尽管如此,苹果仍然因为律师团队的失误赔偿给深圳唯冠6000万美元,才获得iPad在中国大陆的销售权。
2000年,唯冠旗下的台北公司在多个国家注册了iPad商标,次年,深圳唯冠在中国内地注册了iPad商标,最终,这个登记为1090557的商标成为苹果的噩梦。
经验老道的苹果当然注意到其心爱的I字商标尚在他处。2009年12月,英国“IP申请发展有限公司”与唯冠国际达成协议,以3.5万英镑获得iPad商标权。2010年1月,苹果正式发布iPad 。次年2月,IP公司再与苹果签订了一份转让协议,以10万英镑的价格向苹果转让了iPad有关商标的所有权利,苹果为其产品的全球畅行扫清障碍。看起来,似乎一切都很完美,然而行动却还不够谨慎,因为唯冠科技(深圳)方面表示,中国内地商标权并不包含在此项转让协议中。于是,一个带有瑕疵的转让合同导致了今日iPad商标的确权之诉。
巨大的市场,则让苹果不惜血本也要介入中国。“对于了解中国的公司来说,中国市场拥有巨大的机遇,我们将竭尽全力理解中国,中国市场该季度的表现令人不可思议。” 就在7月3日唯冠与苹果就商标权问题达成和解的第二天,美国《时代》周刊发表题为“苹果热在中国”的封面文章,其中详尽描述了苹果CEO蒂姆.库克的感概。根据预测,到2015年全球移动设备的持有量达到10亿部的时候,中国和巴西将独占其中的25%。数据带来的重要信号正在促使苹果的“中国战略”快速调整。
唯冠和苹果的诉讼,或许“启发”了很多公司,他们开始仔细查找关于苹果产品的每一个细节。比如,江苏雪豹日化有限公司近期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宋,起诉苹果侵犯其“雪豹”商标权。雪豹(Snowleopard)操作系统由乔布斯于2009年发布,而江苏这家公司则拥有国内多个注册类别的“雪豹”商标所有权。目前,法院已受理此案,江苏雪豹要求苹果公司停止一切侵权行为、公开道歉,并赔偿50万元。
除了小I之外,苹果因Siri惹出的麻烦也才刚刚开始。台湾成功大学已于7月27日将苹果告到美国德州东区地方法院,他们认为苹果Siri系统侵犯其电机系教授王骏发两项关于“语音到文本”转换的技术,分别于2007年和2010年获得。
此前的2010年,义务灯具商人蔡志勇向国家商标局提出注册“iPhone” 字样商标的申请,他希望做iPhone牌的灯具,在为期3个月的初审公告期的最后一天,苹果提出异议,认为其构成商标侵权,要求他撤销申请。蔡志勇声称将与苹果展开拉锯战。
在其他国家,苹果也是法院中的常客,咬起苹果来,没有人会心软。
大家都想咬苹果,因为这确实是个“肥苹果”。2012年,苹果市值高达5000多亿美元,超越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排名全球第一,占比超过全球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苹果公司现金储备达1100亿美元。
从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律的角度来看,唯冠等企业维权是合法而正当的。但国外企业竞逐专利的目的更多是为了生产、销售产品,进而抢夺市场,而更多中国企业往往是为了“敲诈”而抢注商标。没有实质创新,单靠模仿抄袭和抢注商标这类非正当手段来牟利,并不是一个真正推动企业创新的长远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