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芸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那么,如何让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呢?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品德与生活》教材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本校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使用教材,用活教材。
1.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儿童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相结合,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如在教学《小学生活开始啦》一课时,以“小熊上学的故事”导入,通过故事大王讲故事的活动环节,把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注意的行为讲出来,让学生在听、讲、议中,知道小熊的行为是不对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和上幼儿园不一样了,明确小学生应该做什么。这样,通过“从生活到课堂,再从课堂到生活”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将教材内容与儿童现实生活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实际生活,补充本乡本土的“活”材料,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如在教学《让校园更美好》一课时,在课前进行布置,要求学生在校园里观察、搜集、调查、分析、体验等方法,收集一些校园里让人不满意的地方,在课中,通过“金点子行动”这一环节,让学生分析、讨论,如何改变我们的校园,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美好。
二、教学形式“活动化”
活动是儿童认识的源泉,是儿童发展的基础,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儿童天性爱玩、生性好动。《品德与生活》的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所以,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要“活动化”。该教材的活动性特点很突出,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材呈现形式,都非常强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注重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获得体验,提高道德自觉性。教材的这一特点,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过去说教式的教学方式,组织开展儿童直接参与的感受体验活动、游戏娱乐活动、模拟操作活动、动手制作活动、表演欣赏活动、讨论交流活动、作品展示活动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做,玩中思”,使他们在中学习,在活动中冒出智慧的火花,在活动中创出新的情感。
如在教学《快乐的国庆节》这课时,设计用彩笔画出你心中祖国,让学生将自己平时看到的、感受到的祖国,用自己的方式画出来。学生们用彩色笔画出了美丽的图画,然后,进行作品展览,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画,给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同时培养了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学时空“开放化”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而是非道德教育。”所谓教学时空开放化,即是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应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它生活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活动由课堂向社会延伸,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二是教学活动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
《品德与生活》教材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开放空间。教材中有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师生充分拓展思路的内容,如大量省略号的使用,以及“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等的提示语《教师教学用书》也设计了大量供教师选择的开放性活动。这些都为教师组织开展具有拓展性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参考,保证了教师教学的开放性。如在教学《别把花草弄疼了》一课,在分组调查花木种养情况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社区、街道及校内的绿化区进行调查。了解花木的管理、生长情况。每组派一人作记录,调查回来后,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不同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并把写好的建议交给所属地区的管委会和校长室。既体现了学生的合作,又让课堂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总之,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是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思想;立足于学生生活实践的合理教学思路。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只有以儿童的生活背景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为内容,以儿童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才能真正实现“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有效地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实效性。
(责任编辑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