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斌
一、研究问题的动机
笔者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多年,在教学过程中,深感中学生在自我学习中“问”数学的能力不足。乔治?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指出“对你自己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著名美籍华裔学者杨振宁教授曾指出,中国学生普遍学习成绩非常出色,但中国学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而学生善于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未来具有竞争力人才所必备的关键素质。创新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善于问。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数学,应对学生“问”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数学学习普遍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1)部分学生课后不假思索地迅速完成作业,其目的仅在于做完,而这些作业通常又错误百出;(2)另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问题,但又不能用恰当的语言指出问题。两种现象的共同问题就在于不知道如何发“问”。有鉴于此,笔者平时有意识地了解有关的学术成果,并对数学学习环节中的问答经验进行了积累。
二、已有研究成果
如何培养学生“问”的能力,已有很多学术成果,主要是建立在教师教学过程的角度上,现将其汇总如下:
(1)在提供问的时间和空间中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2)在鼓励敢问、善问中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3)在创设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4)在纠错中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5)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三、拟定数学自助学习的问卷
诚然,教师的教学作用占学习的主导地位,但是,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可能总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习,那么,当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又应该如何进行发问呢?此时,如果有一份操作性较强的数学学习提问卷来提醒学生不要放过学习中的每个问题,学习效果应该不错,而且也有助于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有感于此,笔者根据平时学习和课堂教学的经验,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了解,再加上学生学习的环节,拟定了一份数学自助学习的提问卷。
1惫赜诳吻霸は暗淖灾提问
(1)我知道这节课的主题吗?(通读课本,了解其大概)
(2)我知道这节课有什么背景知识吗?(允许情况下,可适当读阅有关书籍)
(3)我认为这节课重点是什么呢?(在书上重点内容处做阅读记号)
(4)我有什么内容看不懂吗?(在书上不理解处做阅读记号)
2惫赜诳翁蒙系淖灾提问
(1)学习数学基本概念的自助提问
①这个概念叙述的是什么?(若不清楚,再阅读一次)
②如何理解这个概念呢?(仔细推敲每一个字、词、句,做上记号)
③现在我能理解这一概念了吗?(合上书默写或口述一次,再看书,换成自己的话说一次)
④这个概念的实质是什么?应用范围是什么?
⑤与之相似的还学过哪些?与之相对立或对应的概念有哪些?(列举,找出区别和联系)
⑥有例子不符合该概念吗?找出来,说明为什么。
⑦做几个题试一试。
(2)学习数学定理、公理及其推论的自助提问
①这个定理说的是什么?(若不清楚再读一次)
②这个定理怎么提出来的?(根据实验现象,或是实际问题,还是已学过的定义、定理推广出来的)
③我能用自己的话来表述这个定理吗?
④这个定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适用于哪些方面?
⑤我能用这个定理去解决实际问题吗?(做练习,检查一下)
3惫赜诳魏罅废敖馓獾淖灾提问
(1)分析题意阶段
①我能理解题意吗?条件和结论是什么?(把题的关键部分再读一遍)
②我把握了题目的整体结构吗?(理清各种数量关系或操作过程,若数据关系或操作过程复杂时可用图示等方法将题目进行等价转化)
③这个题目属于哪类题?我以前做过类似的题吗?(正迁移影响)
(2)解题阶段
①我充分理解条件了吗?条件利用充分了吗?(没有充分利用的条件特别是隐含信息优先考虑)
②我出现了思维定式吗?(可运用发散思维寻找新的解题角度)
(3)反思总结阶段
①本题是怎样做的?
②为什么这样做?
③为什么会想到这样做?
④不这样做行不行?还有无别的方法?这些方法哪个最好?
⑤若该题未做对,教师评讲后分析:做不对的原因是什么?
四、实践成果
在问卷拟定后,笔者就开始经常为学生提供这些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自我提问问题,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对过去的内容进行查漏补缺,对学习方式进行反思和总结,提高自己将来的学习效果。从实施效果上来看,这种问卷式的自助学习方式,对学生“问”能力的培养十分有效,很多学生都可以在一定阶段后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反思,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成效。
问起于疑,疑源于思。在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把学生的“问”能力培养放在知识学习的前面,在校学习毕竟是有限的,自主学习才贯穿一个人的一生。对学生“问”能力的培养,我们教师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