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海蓉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的实验证明,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的过程,“犯错”是普遍、必然的,但要错有所值。有的同学考过后,对错题漫不经心,往往同一个知识点,今天错,明天错,后天还错。要想改变这种现象,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充分利用数学“错题”资源。
一、在易错点上下狠工夫,有备无患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在所难免。而错误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有教师、学生、知识本身等多方面的原因。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得当与否,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准确与否,对知识的呈现清晰与否,对学生的要求规范与否都可能会导致学生出错;同样学生对知识点的遗忘、混淆、理解上的偏差也是增加学生错误发生率的原因;所学知识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灵活性、隐蔽性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个体差异和思维歧路更是学生发生错误的幕后黑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所教内容和相关知识的特征,利用以往积累的错题经验,做好预测错误的工作,准确把握住易错点,将易错、易混的知识点融入课堂教学和平时的作业中,让学生在初次接触时就留有一定印象,做到预先埋下伏笔,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