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2012-04-29 15:17范立武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17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新课改

范立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广与普及,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改中被广泛关注的重点.研究性学习是现代教育教学中的时代发展需求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教育完善的必然产物.它侧重于现代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充分、合理地结合了学生们的个性与特长,培养学生们在学习中如何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着重强调培养引导学生们去关注自然、社会、生活,强调自主、独立、积极对知识探索与学习.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本文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并结合新课改教学的新观念,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浅显阐述.

【关键词】数学;新课改;研究性;学习

初中数学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是我们诸多数学教师所一直探索的问题之一.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们对知识的探求、创新意识、学习和实践能力的第一场所.只有学生们自身具有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可以充分地运用所学习到的知识去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里面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充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成为主体,从而达到我们教学的真正目的.故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也是我们初中数学教师值得深思的重要问题.

一、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们在教师科学、合理的指导之下,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及课本的知识脉络,将所要学习的具体内容转换成一个一个的研究小专题,有类似科学的分析、研究方式,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并应用相关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开放、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多地提供多种获取知识的渠道,并引导学生们将所学习、吸收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借此来进一步培养、引导学生们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的特征主要为:问题性、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以及综合性.

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则是通过运用这种学习模式让学生充分回到自然与社会中来,让他们自己提出感兴趣的,与自然、社会相关的问题,并试着让学生们自己去解决问题抑或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来.让学生们感觉到自己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与社会.并让学生们深刻地理解自己也是自然与社会的组成部分,也是其中的一个成员,更有着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在教师与学生们的交流与教学过程中,还在潜移默化地让其理解、领悟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将来也都要应用于自然与社会.

二、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一)创造宽松、自由的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开展的前提,须具备一个平等愉悦、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这样才会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们对所创设的问题敢说、敢想、敢问,促使学生们勇于表现、乐于创造,这也是研究性学习能否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而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数学问题,一定要具有可探索性,并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和探索的愿望;否则,也就达不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1.创设问题的可探索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只有将学生们真正地置身于课堂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之中,这才可以激发出他们对问题的兴奋感与好奇心,形成一种潜在的研究意识.通过教师的及时引导,使学生们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并以积极的学习状态投入到研究性学习当中.

2.创设问题的可连续探索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创设出一个具有连续性的探索性问题,分成若干个教学小目标,以提高学生们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连续性,使学生们感到所面对的各个问题既熟悉又陌生,如同过关斩将一般.这些相关、连续的阶段性小问题能够全面、持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知识的探索兴趣,还可以逐渐养成学生们对问题的探索、研究的良好习惯,使得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研究性学习的运用达到最佳的境界.

3.利用发散式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与创新精神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佳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并独立通过探索与创新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所以,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地、有目的地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数学教师完全可以在自己的教学中,以一个知识点为问题的中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们从问题的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途径去观察、分析和猜想,激发学生通过已有的所学知识和经验,去发现问题,并积极研究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思路,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与创新精神.

(二)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还是实践与发展的主体.而学生的主体活动就是学生认知、态度、情感以及行为发展的基础.所以说,无论是学生智慧与思维发展,抑或是其情感、态度及各种价值观的形成,都必须要学生主体经过自觉参与来实现.

1.通过直观操作,引导学生掌握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为了适应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加强对学生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原理的指导,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应该大量采用丰富的直观教学材料和方法,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以及操作来获得感知认识,再建立表象.并以此为基础,教师就可以逐步进行抽象数学知识及原理的教学.

2.培养引导学生独立的自学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还应该着重培养引导学生课余看书、自学的良好习惯,抓住教材的重点,慢慢理解相应的数学概念、公式以及抽象的句子,做好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并对教材内容不理解之处,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令学生主体独立、自主地参与学习,为真正发挥主体作用而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对以往知识进行总结

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们对以往学过的数学知识独立进行全面的整理、归类、总结,同时研究、分析与以前所学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并制作出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图.这对培养学生们独立总结、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有莫大的帮助.同时,我们教师也要根据学生们所交上来的数学知识总结与知识结构图作出相应的、正确性的指导.

(三)完善学生的评价方式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点是在学生们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探索、求知的活跃状态.往往这些才是我们真正的教学目的,同时也反映出学生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不断进步.所以说,我们不能把过去传统的、通过考试等量化手段来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最终评价.我们应该大力主张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结合“自我参照”标准,做一个科学合理的、综合性评价.同时,我们还可以把学生的课余表现也列入评价的一部分,这样才可以完全体现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独自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也是我们真正的教育最终目的所在.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广与普及,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改中被广泛关注的重点.研究性学习侧重于现代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充分、合理地结合了学生们的个性与特长,培养学生们在学习中如何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本文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并结合新课改教学的新观念,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浅显阐述.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中国教育报,2001-05-31.

[2]程太生.普通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

[3]邹尚智.研究性学习理论和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刘宏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案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5]方元山.课堂教学改革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6]张晓贵.数学课堂教学的社会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7]何乃忠.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新课改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