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考试过度焦虑成因及对策初探

2012-04-29 17:28戴立先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17期
关键词:数学考试消极过度

戴立先

【摘要】数学考试焦虑是很多考生都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过度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该文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分析了高中生数学考试过度焦虑的成因,然后,给出知识系统化、调整认知、积极暗示等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考试焦虑

数学是高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数学考试焦虑是很多考生都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它由应考情景引起,主要表现为紧张、忧虑、不安、烦躁等心理情绪.叶克斯——多得森法则描述了考前焦虑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焦虑程度过高和焦虑程度过低时的效率都很低,而中等焦虑时的效率最高.适度的考前焦虑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但很多学生临考前都会产生过度焦虑的情绪.

一、高中生数学考试焦虑成因分析

焦虑是对当前或预想的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景所产生的一种担忧或恐惧的情绪体验.数学考试过度焦虑是一种消极的认知、消极的情绪,它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下面从两个方面谈高中生数学考试焦虑成因.

(一)内 因

1.知识准备不充分

有些考生考试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复习,临近考试知识有很多疑点,这样自然慌乱.以使用苏教版数学教材的文科学生为例.高一、高二需要学完必修1,4,5,3,2及选修1-1、选修1-2七本书,平均每学期要学完近两本书,这与初中相比强度大了很多,造成一些学生不适应,考前的复习时间短,一些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在考试前不能进行充分的复习,使得考前“临时抱佛脚”,在慌乱中应付考试,造成考试焦虑紧张.

2.认知偏差

(1)完美主义:过分概括化.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得最好,这经常是完美主义者的口头禅与精神支柱.有些考生考前做了充分准备,考试结果务必要完美,把数学考试的目标看成是拿高分,否则就很失败.对数学考试中的一些不可控因素,心里没底,考试前很紧张.因为有很强的成绩动机,迫切希望在短时期内提高学习成绩,常常过高估计数学材料的困难,担心自己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绝对主义:绝对化要求,糟糕至极.绝对主义在日常学习中,表现为看问题、办事情好走极端,认为好的,一切都好;坏的,一切都坏.缺乏一分为二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比如:“只有把所有的题都做完才会考好,否则认为自己考得很差”“前几次没考好,这次也不行”“上次考好了,这次考不好”“题目简单了,一定失误多”“题目难,一定答不出”等.

(二)外 因

1.数学学科的特点

数学是高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学科之一,由于数学的严谨性、抽象性等,使一部分学生产生特殊的情感体验,对数学的恐惧感伴随的就是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焦虑情绪.江苏的高中数学考试,填空题14道,解答题6道,一般情况下,填空前十题、解答前两题是较基础的题目,其余题目对很多学生具有杀伤力.一些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少有成功体验,而试卷又或难或易,有很多不确定性,使得学生对数学考试更是感到恐惧.

2.群体效应产生的压力

社会产生了这样一种舆论,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指标.入高中,就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就是为了以后出人头地,这样的舆论给学生造成无形的巨大的心理压力,父母老师对这种舆论的认同,自然也就加剧了学生的心理负担,长期不良的社会舆论,过重的学习上的压力,造成学生考试的焦虑.考试期间,同学们在考前考后对考试的谈论,难与易、好与差、失与得,也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产生焦虑.

二、高中生数学考试焦虑对策

只有提高应试能力,减轻心理负担,才能消除数学考试过度焦虑的心理.为了缓解和消除考试焦虑,可以尝试以下几个策略:

(一)充分准备,知识系统化

1.按照考纲有针对性进行复习

在一般情况下,训练有素的应试者,对题型、答案要点、评分标准等心中有数,在考场上就会得心应手.而缺乏应试技能和应试经验的学生极易产生慌乱现象,以至于不能有效地分配考试时间,抓不着考试重点和要点,从而增加考试的焦虑程度.

2.对数学应试策略要心中有数

考试策略,因人而异,可以按照自己的水平和习惯制定.一般的策略是:考前,保持适当的紧张度,提醒自己我要尽全力答对我会做的题目;考中,先通览全卷,然后掌握好时间分配,保持“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为难”的心态,按照先易后难顺序集中精力去答题;考后,无论考好考坏,千万不要念念不忘或与别人交流答案,马上跳出来,准备下一科.

(二)改变认知,调整情绪

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所以,在实际中要改变完美主义、绝对主义倾向,建立正确的认知.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消除不合理认知.

第一,重新认识考试的重要性.各种大考小考,对于我们来讲,不过是对所学知识的检验,即使是高考,也非就此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就算失败了也没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重要的是一定要在失败中获取宝贵的经验教训,不能一败涂地.

第二,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消除一些不合理认知.比如:

不合理认知:“我不是考试的料.”

有一名同学,平时数学学习水平很好,因为一次失败的经历,在后面的数学考试中开始担心、害怕,认为“我不是考试的料”,他的数学越考越糟,越来越对数学没信心.

谈话:

生:老师,我这次和期中感觉差不多,我很急,又要考不好了,怎么办?

师:你这段学习很有成效,整个状态比期中好多了,上次只是个意外,数学上你具备较强的实力.本次考试不要想得失,着眼当下,答好每一题.给小题、大题设置好时间限制,不要在一道题上浪费太多时间,果断处置,力争将一定会的题目答对就是最大的胜利.

生:老师,别人试卷答得快,我答题慢,试卷答不完,到最后答卷总是很慌张,一慌张后面本来会做的也没思路了.

师:我看你答题的准确率很高,这很不错,说明你的基础很好!他们答得快,很多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会做的题目答错了,用最长的时间去答不会做的题目;而你恰好相反,你用最长的时间答你会做的题目,效益高.相信自己,掌握好答题节奏,先答好前120分的题目,剩余时间,不要求全,尽力而为.

期末,他调整了不正确的认知后,考出了理想成绩,数学位列班级第三名.

(三)积极暗示,增强自信心

真正对心理有害的不是焦虑本身,而是对焦虑的恐惧.通过心理暗示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1.运用“纸笔法”同自己辩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的两个自我进行辩论.

让学生学会觉察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把一些朦胧的消极暗示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在一张白纸上把对考试的所有忧虑写下来,然后向消极暗示中的不合理成分进行自我质辩,指出这种消极暗示的不现实性和不合理性,阐明危害,明确今后态度,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

2.提升数学方面的自信心

在考试前十几天中,每天要对自己反复说上几次“我相信我一定能考好!”“我相信经过我的努力,一定能发挥出我的真实水平!”等话语,临考前做些基础题目寻找题感,增强信心.

上述策略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在具体实践中往往又是交互着多种策略.针对学生不同的过度焦虑原因,还应适时地对这些策略进行调整,才能使学生克服过度焦虑的情绪,在考试过程中正常发挥水平.

【参考文献】

[1]路海东.教育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喻平.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数学考试消极过度
从消极隐私保护到积极隐私保护:元宇宙中的隐私风险及其治理进路
作弊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紧张的数学考试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
还是那样
众症时代(二)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