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阅读教学

2012-04-29 00:44吕秀萍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15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书阅读教学

吕秀萍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强弱更是判定一个人语文能力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伴随着语文新课程的不断实施,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逐步确立,阅读教学也开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感受,自主阅读成为教师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却难以让人满意:语文阅读教学依然大多采用分析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应试压力下少有时间读书,尤其对名著经典的阅读。另外一种却走了一条极端,那就是现在流行的新课改,结果是新课改的课堂上很热闹,却丢掉了“双基”。如何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改变教师“满堂灌”的现象?

一、努力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一)通过课内讲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讲读课要达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目的并不难,只需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并满足学生的需求即可。课堂上要积极创设课文的内容情景,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信息的兴趣,采取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语言描绘、实物演示、生活展示等多种形式再现课文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光、电、声、像,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

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意思考问题时,就突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的探讨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就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他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有了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就能深入其中,感受其情。

(二)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生与书结缘的当代散文家余秋雨在谈到青少年读书的问题时强调:“现在很多学生都陷于读课本、读教辅、读专业书的怪圈里,这样带有功利性的阅读,是一种有缺陷的阅读,我个人认为不管功课多重,时间多紧,自由的课外阅读不可缺少。”他还说:“青少年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下次精神成熟的起点,因而先要做一点垫底的工作,要寻找一种省俭的方式。最省俭的垫底方式,就是选读名著,只要有时间,算不上名著、佳作的其他多种书籍也不妨广泛地浏览一下,那里也含有大量的既能契合你,又能提高你充实你的无价之宝。”

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要从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开始,就是要使学生具备见到读物能主动去读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自主阅读的实际操作中,教师还要认真观察并激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学生初始兴趣的产生就是需要教师引导的,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接触一些有意义、感兴趣的内容材料(如《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读完。教师可组织读书交流讨论会,让学生相互交流,哪怕是某些片段也可,切不可用疑难问题将其吓跑。学生在自己的阅读行为得到肯定后,读书兴趣自会产生并得以提升。

二、引导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语文课程和汉语言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过程中必然有语言习惯的成分,对一门语言的学习,有获得和习得两种途径。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在时间和空间上使汉语的活动有了保障,有了自主的意识和习惯,便具有了无上的动力。如此,行为就有了高效率的可能,也正是有了自主的性格,阅读能力的培养才有了实实在在的行为载体。其具体实施途径如下:

(一)认真选择阅读材料

中学阶段学生的情感、思维、性格尚未定型,虽有先天的内在因素影响,但毕竟是后天“教化”与“感化”的黄金阶段,因而在这一时期的性格培养,尤其是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便有了时空保证:因人选择阅读材料,因时选择阅读材料,就使得阅读兴趣的培养具有了可能性,同时也使得培养的主体有了行为的载体。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故事情节较强,具有一定教育启迪意义的经典书籍或哲理美文推荐给学生。无论是课内拓展阅读材料,还是课外延伸阅读材料,都要贴近学生的心灵需要。

(二)科学规划阅读任务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因而自主阅读任务的规划需要根据具体来制定,在最初的阅读中主要目的是使其产生兴趣,因而阅读任务不可多、杂,即阅读任务要单一:每读书一遍,应有不同的任务,其时间也不可过长,最好以三天为一时间段。学生最终养成能规划自己读书任务的习惯。在一堂课的操作中,每一遍的读书,也都应该有明确的读法指导、任务指向。要么只注重有感情的读,要么只注重理解内容,或者只注重提问、释疑等。在一段时间的读书中,可考虑只注重情感的突出,或者只注重文章于自己行为的借鉴意义等。如要体会诗歌昂扬的情感,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学习、选取此类诗歌,如若学生不能正确找取,只要有诗歌即可:先集中朗读教师选取的诗歌,学生体会后再筛选自己所选的诗歌,如其不能,师生一起于读中体会即可。

(三)精心指导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包括诵读、默读、默诵、略读、精读、浏览以及复述、转述等。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学习中,教师对这些方法应适时加以指导。

1.朗读的方法。朗读的方法指:文言文与现代文的朗读方法;长句与短句的朗读方法;朗读时的情感、语气、节奏;朗读时语音的长短、轻重、高低等。在实际的教学中,朗读方法的培养是相当不足的,甚至一部分教师本人对朗读的技法也不甚明了,更不要说把握朗读的时机了,这应该是一名教师的硬伤或职业缺陷。教师不能范读,学生就不能以第一感官的形式领略朗读的技法,尽管朗读的音像材料不少,但它不能随机反馈与矫正,更不能“体察其情”。而朗读,亦有高声、低声之分,高者可得语感,振奋心绪;低者,语感、节奏等皆可于其中体会。

2.默读的方法。默读可算是整个初中阶段培养的核心,因为在阅读活动中,默读最利于进行思维活动。在默读的整个过程中亦须讲究节奏、语气等要领。具体方法当与获取信息的目的与内容等相因相生。由是,分析、抽象、概括、想象、联想等智力性思维活动便能因文而生,甚而人的思维弹性便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与提升。

三、构建学生自主阅读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引领,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关键是教师通过构建科学的课堂学习模式环节和操作,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引导行为,从课内的规范延伸到课外的发展,确保自主学习的效果。语文自主阅读学习模式,应该始终凸显着“自主”的思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以培养学生学习意识为切入点,以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为评价标准,以信息语文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为目标。

(一)在自主阅读中发展智能

语文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放”之后的“扶”才能发展学生的智能,才是学生所需要的。“扶”要扶得精巧。教师要扶在学生的疑处,“扶”在学生的难处,“扶”有困难的学生。“扶”不但要帮助学生弄懂“是什么”,还要引导学生知道“为什么是这样”,更要点拨学生弄懂“怎样知道是这样”,即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可以是总结构词规律,归纳理解词语的方法,也可以是归纳读懂课文的基本方法。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归纳语言文字自身的规律,还要帮助学生归纳语言文字的普遍性的一般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才能让学生学会、会学。这种教学模式就是不仅讲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在自主阅读中完善人格

自主参与学习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能力。“课堂教学对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的确,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正确的参与学习行为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对他们将来形成良好的生活工作态度、道德情感、社会责任感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自主参与学习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存在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参与作为一种人格品质,完善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因此,自主参与学习过程本身就包含着一系列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使学生在自主参与过程的同时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最终能主动发展。

四、制定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学习策略

阅读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堂的小天地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作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自主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忽略的。而大多数以兴趣作为导向选取阅读材料,往往费时多,效率低。因此,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制定相应的课外阅读策略,以不断提高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实践证明,以下策略较为有效:

(一)制定阅读计划

为了完成阅读目标,自主学习者必须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包括阅读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学习伙伴、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因素,以及在该时间内的学习效果等。为了加强对自我阅读情况的反馈和调整,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结构化的自主阅读情况记录。

(二)师生互相交流

自主学习提倡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并非意味着学生必须在任何时候都独立完成信息任务,向别人求助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策略。否则,在自己难以独立解决困难时持续为之,会浪费不必要的时间、精力,甚至挫伤了积极性。来自教师、学生或其他人的帮助不仅能解决问题,节省学习者的时间,更能给学生提供信息策略上的启示。

(三)定期展示成果

成就感会强化学生持续努力学习的动机,定期的成果展示也能促进阅读的深入发展和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师可与通过展评读书笔记、读书汇报、手抄本、自编作文集、博客日记、班级日记等活动形式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书读好。鼓励他们直接做阅读的主人,自己编写自己喜欢的书报刊。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信息收集能力、编辑能力、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过程中学会了认识自己,认识别人,培养了自己阅读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调动阅读积极性,而且直接促进了课外阅读的深入发展,促进了学生良好阅读品质的形成。

(四)自主阅读教学不能否认教师的“讲”

自主阅读教学不等于不“讲”。近年来,有人对“讲”大加挞伐,对训练更是否定。我认为,当学生的原有知识不足支撑学习新内容时,教师的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接受新内容的能力;当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时,教师的讲可以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当学生思维处于“短路”状态时,教师适当的讲可以连接学生的思路,促其畅通;当学生的自主阅读处于困惑状态时,教师的讲可以使学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建立自主阅读教学的反馈评价系统

自主阅读中教师不仅是引导、参与者,还应在恰当评价学生发言的同时适当点拨课堂或学生自主阅读中的闪光点。因为有的问题,既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具体的操作步骤,作为老师,不能选准自己中意的答案归纳一下就完事。老师要做的是,一方面,可以逐句逐字修改完善学生的答案,并为学生添枝加叶;另一方面,可以预计学生发表思维的成果,使学生的思维具体化,变成明明白白的文字,然后可以修改文字或者思维中出现的失误和不足。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答案时候不能太笼统,没有具体的着力点,不能简单地说“谈得好”“说的不错”等表扬性套话。因为这样并没有指出好与不好在什么地方,这种笼统的评价并不能使学生有更上一层楼的信心。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先拍手称快,直接表扬学生说得好,然后请该同学谈其妙处,最后教师对具体语句分析其妙处之所在(具体的语言需要视学生而言,总之要言真意切)。如此评价,说者有意,听者有心,整个课堂氛围定会兴趣盎然。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读书阅读教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