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外阅读欣赏课

2012-04-29 16:53姜兴娟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15期
关键词:安徒生欣赏课读后感

姜兴娟

学生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而课外阅读却是课内阅读的拓展与延伸。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广泛开展阅读,让学生读好书,好读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现就本人参加课题研究以来,针对如何上好课外阅读欣赏课谈一点体会。

一、介绍名篇佳作,与学生共赏

阅读首先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让学生读得趣味盎然,妙趣横生。在上阅读欣赏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一组教材内容,帮助学生确定好并选取好阅读欣赏材料。众所周知,在教材文本中,其选编的课文多数是名师名篇佳作,我们通过有意识地介绍该组教材中的文学大师,并概括其教材以外的经典名篇,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文学大师,感受其名著艺术魅力,与学生共赏。例如:在学习了《丑小鸭》一课后,我又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了安徒生的其他作品《安徒生童话》,在学生认真阅读之后,及时开展了“我讲安徒生童话”的故事会。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分享了阅读带来的快乐,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真正达到了一箭双雕之功效。后来在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后,我再一次引导学生第二次重新拿起《安徒生童话》来阅读,再次读读《丑小鸭》。阅读之后又召开“我眼中的安徒生”、“我喜欢的安徒生童话故事”系列主题班队会,这一次他们能从时代背景、主题思想、人物分析、写作特点等方面来交流。

学习了《争吵》这篇课文之后我由课文趁热打铁让学生课外阅读原著《爱的教育》。在学习鲁迅这个单元时,在初步学习《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这些课文之后借机向学生推荐鲁迅的《故乡》、《呐喊》、《朝花夕拾》等精彩原著,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进一步走近鲁迅这位爱国文学巨将的同时,又从课外阅读中寻找到了阅读快乐。

二、重视欣赏课,确定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不喜欢阅读,那么阅读也就结束了。阅读的过程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要以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感知作品的文学形象,体味作者情感,让学生在欣赏中与作品自由对话,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审美体验。阅读欣赏课中,教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把时间留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得以自觉阅读,充分阅读。每周定期上好读书课,在一定作品阅读结束后及时有效地开好读书交流会。通过实践我发现学生在交流中不但加深了对作品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又在交流中相互取长补短学到了一些适合自己的好的读书方法,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

三、用不同形式的美读,感受作品的魅力

阅读欣赏课可以讲究多种阅读方式,可以通过配乐朗诵,可以通过故事表演,可以通过好书推荐会等形式激发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四、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深入阅读

在欣赏课时,教师根据阅读材料,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大胆设计一些与阅读材料相关的有价值,有启发性的问题,再以小组合作探究为单位让学生自觉走进作品;还可以情景创设,如:借助媒体播放与作品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作品的影响力,震撼力,有效激发阅读兴趣。

五、自主阅读,自主欣赏

当学生有阅读习惯之后,学生就会自主阅读。例如在教学有关生命主题的单元课文后,我觉得孩子们对生命的理解比以前又深入了一些。为了能让他们能对本单元的主题学习得到更好的巩固,能将生命的意义感悟得更深刻,结合我校这两年来正在开展的有关课外阅读的课题研究。孩子们读了很多书,但是对于绘本该如何去选择,怎样去阅读,他们还有一些茫然。基于这些原因我决定给孩子们上一堂特殊的生命教育的读书课。我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獾的礼物》、《一片叶子落下来》之后他们写了读后感,从读后感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生命”有了更深入的独特见解!其中写的一些优秀的读后感我把它们张贴在来教室后面的板报栏中。看到自己的阅读体会张贴出来被其他同学、老师、家长(开家长会时让家长来参观、欣赏),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那份读书的成功感与自豪感是不言而喻的!这样的阅读激励将大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阅读习惯,让学生在交流中互赏,在阅读中陶冶情操,升华气度,提升文学涵养。

猜你喜欢
安徒生欣赏课读后感
春意盎然——《春》读后感
安徒生的世界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跳高者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时光浸染安徒生(外四首)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