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模式下的几点冷思考

2012-04-29 11:54李前宝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17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学案课本

李前宝

用“导学案”教学,时下风靡一时。经过教学实践表明,“导学案”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它使学生自主学习有了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为提升学生能力搭建了桥梁,为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导学案”教学模式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指导的教学原则,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以导学案为操作材料,以教师调控为手段,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生自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利用导学案教学并非完美无缺,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还有一些不足有待改进。下面结合高中数学学科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远离了课本

学校的导学案编拟是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组织分工编写,由于受到编写教师的专业水平、教研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编写出的导学案良莠不齐,其中出现的偏差之一就是远离了课本。

在编写的导学案中,对课本上的“链接”“章头言”“阅读材料”“数学实验”“探究拓展”等栏目几乎是置之不理,丧失了宝贵的教学资源。特别是由于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以题目为主要内容的导学案上来,对课本上的阅读理解渐渐没有了兴趣和耐心,对他们而言数学变得更加枯燥无味,这不能不引起教师的思考。所以,导学案与课本的关系如何定位,怎样充分利用课本这个“第一”教学资源,值得广大教师关注和探索。

二、弱化了探究

在新授课的教学中,很多导学案是将数学概念从课本搬过来,“抠”掉关键词让学生填空,真正核心的是题目,让学生在课下先做题目,再在课堂上交流解法。结果仍然是围绕解题开展教学,“解法1”“解法2”“解法3”成为交流的重点。当然,这样做对于改变教师“一言堂”有作用,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会有所提高,情感因素也能得到激发。但“数学根本是玩概念的,不是玩技巧的。”因此,导学案应该“导”在“玩概念”上。概念教学需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建构新概念(必要性),怎样建构新概念(可行性)。只有这样,才能深化学生对概念本质的认识,提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学生完成这一学习过程需要经过“较慢”“较长”的数学活动过程。压缩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代之以教师的讲解告知,并“较快”转入解题练习,表面上显得教学容量大、效率高,而且学生记忆概念的文字表述可能没有太大问题,但通过概念教学的活动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了。

基于此,导学案的编拟,特别是概念教学的教学过程设计,应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包括问题的提出、学生的主体活动过程、教师的教学导向,都要做出精心的预设。

三、压缩了空间

压缩了教师的成长空间。其一,实施导学案教学,一个年级备课组的全体教师都基于同一个导学案,客观上限制了教师的个性与主动性的发挥。尽管导学案强调教师的二次备课,但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教师主要还是“拿来执行”,特别是教学设计的主要框架很少再有大的调整,“二次备课”往往是一些题目的变式与引申。使用这样的导学案上课,一段时间下来,一些青年教师对导学案产生了依赖心理,导学案变成了“导教案”。其二,一些教师可能是在并未完全理解导学案的情况下走向课堂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如果教师既无课前的深度思考,教学设计又不是源自内心的创造,其课堂教学何来创造性,何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三,一些青年教师可能失去了自身提高的机会,他们可能没有了自己的风格和灵性。

压缩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可以想象,一个年级的上千名学生用同一份“方案”学习,其弊端在所难免。这里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分析,按照导学案教学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导学案,不在有其他的学习资料,而导学案除了一些条目(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外,大多数是一道道冷冰冰的数学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会有一些改变,学习解题、练习解题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主旋律,而其他的学习形式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强化。

导学案的重要意义在于“导学”,即引导学生学,也就是教学生怎么学。但目前的导学案,更多的还是在教学生学什么,考虑让学生怎样学可能不够。因此,在应用导学案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把学生的学“导”好,这是我们以后值得研究的课题。

四、落套于形式

在导学案的编写时,一般要求统一的格式。但是,对于同一种格式并不一定适合每一种课型(如新授课、习题课、高三复习课),如果强行导学案编写的格式规范可能会使导学案落入“八股”形式。如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问题情境”等栏目对学生而言有多大意义呢?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学生学习落实的怎么样,并不在于写在纸面上让学生看到,而是教师心中要明确,要落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备课、上课、学法指导、作业、检测等等)。限于学生的认识水平与学习经验,面对即将开始学习的新知识,一般学生是难以判断自己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的,甚至目标要求是什么,他们可能都很难依据字面意思而理解到位。再如“重点难点”,学生在学习的开始知道有关文字的叙述也许并不重要,关键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得当的措施,实实在在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单靠学生记下一些文字表述,对学习能产生多少积极影响呢?明确目标,对教师来说是教学行为的向导,对学生而言,则是要化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具体的学习行动。所以,我们的导学案上的一些栏目就有必要进行优化了。

五、异化了教研

导学案形成的基础是团队协作,协作的主要形式是集体备课。由于导学案较多专注于内容的选取并以形成文本形式的教学预案为标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能会使校本教研的意义发生偏差。集体备课要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备学法、备反思、备学科的发展,从这一点上来说,由于有了导学案这一显性目标,反而会简化集体备课的活动过程,使之更加功利化。

(责任编辑易凡)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学案课本
乡愁导学案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运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效能
“学案导学”之我见
“比例尺(一)”导学案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