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过对敦煌变文中“忙”义项的梳理,探索其发展的源流和线索,并结合心理学知识探析心理动词“忙”的成词原因。
关键词:敦煌变文忙心理动词词义演变心理认知
张永言、汪维辉先生曾指出,汉语常用词语演变研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中心,其研究成果是建立科学的汉语词汇史的基础。“忙”作为现代汉语的常用词,主要用于副词“急遽”和形容词“没有空闲”等义项。但在敦煌变文中,“忙”却用于表“惧怕”义的心理动词。那么,“忙”作为表“惧怕”义的心理动词,它出现于何时?是如何形成的?是新造词,还是其他词词义演变的结果?笔者试就这些问题,谨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一、“忙”在敦煌变文中义项分析
(一)用于“匆促急迫”义
(1)太子到于东门,忽见一人忙走。殿下见之,非常惊讶,便遣车匿问之:“有何速事?”(《悉达太子修道因缘》)
(2)残年改易如流速,甘旨供承似火忙。(《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
(二)用于“紧张、慌乱”义
(3)天火忽然前头现,先生失却走忙忙。(《董永变文》)
(4)生时百骨自开张,謼得浑家手脚忙。(《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一〕)
(三)用于“忙碌、没有闲暇”义
(5)每念田家四季忙,支持图得满仓箱。(《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
(6)来至此间,不识闲忙,走向此间坐睡。(《降魔变文一卷》)
(四)用于“惧怕”义
据我们统计,“忙”作为表“惧怕”义的心理动词,敦煌变文中共出现20次,多数情况下,“忙”是和“惊、惧、怕”等词同义联文,以复合词的形式出现。如:
(7)雀儿怕怖,悚惧恐惶,浑家大小,亦总惊忙。(《燕子赋》)
(8)岳神见使者上殿,忙惧不已,莫知为计,当时便走。(《叶净能诗》)
(9)郑王得信,忙怕异常,莫知何计。(《伍子胥变文》)
单用的情况只见到1次,用例如下:
(10)净能见五百人上殿,都不忙惧,对皇帝前缓步徐行,“我亦不将忙矣!”(《叶净能诗》)
用于“惧怕”义,“忙”又作“恾”。如:
(11)于是崔子玉忙(恾)然索公服执槐笏(匆匆)下厅安定神思。(《唐太宗入冥记》)
(12)帝王惊叹,官庶恾然。六师乃悚惧恐惶,太子乃不胜庆快处。(《降魔变文》)
黄征、张涌泉注:“恾然,惊慌貌。”
蒋礼鸿先生据《广韵》唐韵注:“恾,怖也,恾与忙同。”
二、心理动词“忙”的成词过程
“忙”字形在《说文》中尚未出现,《说文》所收的是“忙”的较早字形“朚”,《说文·明部》:“朚,翌也。”段《注》:“翌也,未闻,当作昱。昱,明也。朚即今之忙字,亦作茫,俗作忙。按《方言》《通俗文》皆作茫。”西汉扬雄《方言》卷二:“茫、矜、奄,遽也,吴扬曰茫。”王宝刚注引《玉篇·草部》:“茫,速也。”这里的“速”和“遽”同为“匆促急迫”义。
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五十六“茫怖”条:“茫,又作朚同。茫,遽也。”
《广雅·释诂一》:“叢、朚、趣、矜,遽也。”王念孙疏证:“茫与朚同。”
按前人注解,可见“忙”在“匆促急迫”这一义项上,较早写作“朚”,稍后又写作“茫”,“朚、茫、忙”在“匆促急迫”义上为同词异字。
“朚”的“翌”或“昱”的意义不见于古代文献。“朚”用于“匆促急迫”义,在先秦文献中就有例证。
(13)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礼记·月令》)
郑玄注:“盲风,疾风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注曰:“盲假借为朚。”
《广雅·释诂一》:“朚,遽也。”王念孙疏证:“《月令》:‘盲风至。郑注云:‘盲风,疾风也。义与朚亦相近。”
朱王之说甚是,在“匆促急迫”这一意义上,“朚”为本字,“盲”为“朚”的同音假借字。
到了东汉,字已有写作“忙 ”的,依然作“匆促急迫”解。如:
(14)使著作之人,总众事之凡,典国境之职,汲汲忙忙,[何]暇著作?”(王充《论衡》)
《说文·彳部》:“彶,急行也。”《广雅·释训》:“彶彶,勮也。”
王念孙疏证:“勮与遽通。”又引《众经音义》卷五、卷十三云:“《广雅》彶彶,遽也,字从彳,今皆从水作汲。”
既然“汲汲”为“遽(匆促急迫)”义,那么“汲汲忙忙”当为同义联文,“忙忙”应和“汲汲”义同,亦为“匆促急迫”义。
以上文献用例只表示单纯行动上的“匆促急迫”,并无心理上的“急迫、紧张”感。而人在面对紧急的、具有危险性或威胁性的事情时,行为反应也是匆促急迫的,但这种“匆促急迫”含有“紧张、慌乱”的意味。从而“忙”又由“匆促急迫”义引申出“紧张、慌乱”义。《集韵》唐韵芒(谟郎切)小韵下:“忙,心迫也。”“心迫”就是指“内心的紧张、慌乱”。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译佛经中,可以见到“忙”这一义项的较早用例。
(15)诸阿须伦见天帝释千匹马车回还,便言欲来与我战斗,以阿须伦恐怖忙走,诸天即得胜。(西晋沙门法立共法炬所译《木楼炭经》卷五《战斗品第十》)
(16)其心慌慌,其身忙忙,触物动作,如火煌煌。(后秦僧肇《宝藏论》)
我们认为,这些例子中的“忙”是“紧张、慌乱”的意思,不是通常所指的一般意义上的“惧怕”,而是侧重于因遇到意外事情所引起的内心的紧张和行动、神情上的慌乱。
到了隋唐五代时期,“忙”在佛经中频繁出现,并且经常和“怕、遽、惊、怖、惧、惶”等表惧怕义的心理动词构成同义联合复合词。这样,“忙”逐渐由紧张、慌乱引申出惧怕义,并且出现了“忙(恾)然(恐惧的样子)”这一形容词。这一时期的字书《唐韵》《广韵》注:“恾,怖也。忙,上同”。亦可证明“忙”在这一时期已经用于惧怕义。
(17)是故我心如撞捣,战动忙怕,不能自持,于睡眠中,忽然惊起。(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五十九之《耶输陀罗梦品下》)
(18)干陟既入城内,即便悲嘶。时城中人及宫人等,聞此马声,咸皆忙遽。(同上)
(19)尔时优陀延王,既睹此事,举身毛竖,惊忙悔恨。(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译《大宝集经》卷九十七之《优陀延王会第二十九》)
(20)地狱有蒺藜,五角极铦利。彼为狗所逼,忙怖走其中。(同上)
(21)俱尸罗大国兴兵无数万亿来围迦夷,君臣惶忙,人民恐惧,唯愿世尊由大智力救护我等。(唐三藏不空译《七星如意轮秘密经》)
(22)净能都不忙惧,收毡盖着死女子尸。(《敦煌变文·叶净能诗》)
此外,“忙”还有一个常用义项“忙碌、没有闲暇”义,此义项亦由“忙”的“匆促急迫”义引申而来。人行动匆促急迫时,是很少有空来休息的。由此,“忙”又由“匆促急迫”义引申出“忙碌、没有空闲”义。《玉篇·心部》:“忙(恾),不暇也。”“不暇”,就是“没有空闲”的意思。如:
(23)大凡作曲,七月最良。然七月多忙,无暇及此。(《齐民要术》卷七)
(24)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诗全集·观刈麦》)
唐以后,“忙”主要用于“匆促急迫”和“没有空闲”义,从而成为这两个义项的常用词。其“紧张慌乱”义和“惧怕”义在语言中逐渐消亡。
通过对“忙”形义演变过程的分析,可总结出“忙”的词义引申过程及惧怕义心理动词“忙”的成词线索:
紧张慌乱 →惧怕
(朚茫忙)匆促急迫 →(忙恾){
没有空闲
三、心理动词“忙”成词的心理诱因
对于“忙”由“匆促急迫”义引申出“惧怕”义的原因,有学者试图从词义分析的角度进行解释。如王凤阳先生在讲到“惶”的“惧怕”义的形成原因时,认为“‘惶和‘慌一样,表示行动不沉着、不从容、手忙脚乱、心慌意乱,而慌张常常是恐惧的表现形式,所以‘惶也有‘恐惧义。”王先生是从词义分析的角度来描述表“恐惧”义的心理动词“惶”的成词原因。这种研究方法,对其它类型的词语也许可行,但对心理动词来说,就很难把问题讲清楚。敦煌变文中出现的“颤抖、战掉、战灼、麞狂”等词也是恐惧的表现形式,为什么这些词没有引申成为表“惧怕”义的心理动词呢?实际上,“忙”由表“匆促急迫”义的形容词演变为表“惧怕”义的心理动词,是人类心理认知因素参与的结果。下面试结合心理学的知识来说明“忙”由“匆促急迫”义演变出“惧怕”义的原因。
在心理学上,“惧怕”既被看作是一种情感,亦被看作是一种情绪。心理学家常常把其作为一种情绪来研究。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包括刺激情境及对其解释、主观体验、表情、神经过程及生理唤醒等内容。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情绪不是无缘无故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一定的刺激情境引起的,例如,各种自然现象,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件以及人体内部环境中的种种生理状态的变化等。但人类的情绪并不直接决定于客观的对象或现象,而是决定于人对环境事件的解释或评估。也就是说,人类对作用于自身的刺激情境产生认知后,情绪便产生了。而这种认知就是人在刺激情境中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人恐惧时,心理感受是什么样子呢?台湾心理学家张典齐在谈到恐惧的情绪时说:“恐惧是一种令人极不舒服的情绪,它带来紧张、焦虑、甚至恐慌。”心理学家还谈到:“人们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他们必须集中自己的智能和经验,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迅速做出抉择,采取有效行动,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由此可见,人在恐惧时,内心是高度紧张、甚至是恐慌的。或者说,紧张是人在恐惧时产生的应激反应。而“忙”最初所体现的意义是“匆促急迫”,人在行动上“匆促急迫”时,内心也必然是紧张慌张的。也就是说,人在恐惧和行动匆促急迫时,内心的感受是相同的——紧张慌乱。人们有了这种心理感觉上的相似性认知,便生发相似类比,就用原本表示“匆促急迫”义的词表示“惧怕”义,用能指(表“匆促急迫”义的词)来表示所指(惧怕),从而使“忙”由匆促急迫义引申出了惧怕义。其推导过程是这样的:A→B,B→C,从而A→C。其中A表示“匆促急迫”义,C表示“惧怕”义,表“紧张”的B是这条词义引申链的媒介。
四、结语
通过上述考证,可知用于“惧怕”义的心理动词“忙”的出现不会晚于隋唐时期,它不是以新造词的身份出现的,而是由表“匆促急迫”义的形容词“朚茫忙”引申而来。其引申线索是:匆促急迫→紧张慌乱→惧怕。心理动词“忙”的成词过程和成词依据启示我们:对词的形成问题仅从词义分析的角度进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同时考虑到字形、词义演变及人的心理认知等因素,方能追根溯源,还汉语常用词词汇演变的真实面貌,从而为建立科学的汉语词汇史打下良好基础。
(本文系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青年基金项目“敦煌变文惧怕类心理动词研究”,项目编号:2010122002。)
参考文献:
[1]张永言,汪维辉.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J].中国语文, 1995,(6).
[2]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蒋礼鸿.敦煌文献语言词典[Z].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4][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5]王宝刚.《方言》简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6][唐释]慧琳,[辽释]希麟.正续一切经音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7][清]王念孙.广雅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4.
[8]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9][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0]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1]张纯一.晏子春秋校注[M].上海:世界书局,1935.
[12]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3]马茂元.楚辞注释[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14][汉]班固,[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5][宋]司马光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6][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7]王凤阳.古辞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18]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19][台湾]张典齐.情绪、思绪与生活脫序[M].台北:华文出版社,2001.
(李长云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人文社科系45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