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形容词性反义并列词语成词规律考

2017-12-02 19:02赵明秀
关键词:成词

关键词:汉语史;先秦时期;形容詞;反义并列词语;成词

摘要:根据成词标准,先秦时期成词的形容词性反义并列词语有四个:长短、大小、高下、轻重。对先秦20部口语性强、具有典型性、能够代表当时语言面貌的文献中这四个词语的出现情况加以考证,可以发现,这四个反义并列词语都是成词之后表示度量之义的反义并列词语。其能够成词,原因有二:一是在上下文中出现的位置上与“度”“量”等词或表示程度、数量的词语搭配时,容易成词;二是未成词的意义消失了其作为形容词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而只保留所形容的事物,变成表示度量之义时,容易成词。而限制成词的因素也有两个:上下文中出现x和y单用的情况;与其他反义并列词语对举出现。

中图分类号:H136.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7)04-0044-08

The Law of Forming Adjective Antisense Parallel Phrases into Words in preQin Dynasties

ZHAO Mingxiu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Key words: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preQin dynasties; adjective; antisense parallel phrase; forming of words

Abstract: Following the rules of word formation, four adjective antisense parallel phrases formed into words in preQin dynasties: “Chang Duan (longshort)” “Da Xiao (bigsmall)” “Gao Xia (highlow)” “Qing Zhong (lightheavy)”. After researching the appearing situation of the four words in 20 literal texts in preQin dynasties which are more oralbiased and typical of the contemporaneity of the language of that time, it is found that the four adjective antisense parallel phrases all express the meaning of measurement when they became words. There are two reasons for this: a. in the context, they are in collocation with words as “Du” “Liang” (measurement), or words that have the meaning of quantity;b.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adjectival features remain only as the things they formerly described, and they would not become words only if they described measurement. The factors that set limits to becoming word are that in the context, the two words x and y are also used independently, in contrast to other antisense parallel phrases.

一、引言

反义并列词语指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成分并列组合在一起的词或短语。之所以会用“词语”,是因为要探讨由短语到成词的过程,用“词语”可以概括这个过程的两端:短语和词。反义并列词语用xy表示,形容词性反义并列词语的x和y均为形容词。划定形容词的依据是x和y的本义或基本义的语法功能。

短语与词的划分历来众说纷纭,目前学界比较认可的标准是:复音组合结合紧密,各成分的意义融合在新的整体意义中,形成一个概括的意义①。但这个新的概括意义也有可能是各成分的相加,张博提出“同素异义型多义词”,即“在构词语素之一或全部具有多义性的情况下,多义语素可在不同意义上分别与另一语素组合,使复合词产生多个义项”〔1〕。华学诚认为:在汉语丰富的多义复合词中,事实上还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即:“复合词的各个义项并不都是从复合初义衍生而来,甚至也不是从凝固成词之前的词组意义发展而来,而是在语素(或词)义组合的基础上产生的,复合词的词义实际上与语素(或词)义相关”〔2〕。

基于已有的讨论,反义并列词语xy的意义有可能是x的意义和y的意义的相加,新的凝固意义有可能也是x的意义和y的意义的相加。因而,需分别讨论x和y在先秦时期产生的所有意义,以及xy在先秦时期产生的所有意义。如果xy的意义恰好是x和y在先秦已产生的意义的相加,那么xy就不算成词。为了描写方便,用如下公式表示,即在反义并列词语xy中:

如果xy=a+b,并且x的引申义=a,y的引申义=b;

那么:xy=x+y,xy不算成词。

还要加一条的是,有一些组合是在先秦出现的临时用法,在后代无此用例或用例少以致消失,这种情况也不能算成词。endprint

综上所述,本文的成词标准是:(1)兩个成分结合后不再表示原义,产生了新义;(2)排除上述公式中的情况;(3)反义并列词语在先秦只是临时用法,后代无此用例,则不算成词。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8卷

第4期赵明秀

先秦形容词性反义并列词语成词规律考

据此标准,本文将选取先秦20部文献,调查其中形容词性反义并列词语是否成词。选取文献的标准为:(1)年代基本可考为先秦时期的文献;(2)口语性强、具有典型性、能够代表当时语言面貌的文献。根据以上标准选取的20部文献包括《尚书》《楚辞》《诗经》《周易》《左传》《礼记》《仪礼》《周礼》《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国语》《战国策》。

需说明的是,本文所考察的成词规律不仅包括促使成词的因素,也包括限制成词的因素。而限制成词的因素可从侧面说明成词因素,即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该词语不容易成词。不论是成词规律还是未成词规律,都不能认定出现该种情况就一定成词或一定不成词,只能说在该种情况下容易成词或不容易成词。

二、成词的判定与成词规律

根据成词标准,最终确定先秦时期成词的形容词性反义并列词语有四个:长短、大小、高下、轻重。

(一)长短

“长短”在先秦时期有两个意义:空间距离大和小之义;长度(空间距离)之义。“长度”之义的“长短”成词,具体讨论见下文。

因为“长”和“短”在先秦时期都未引申出表示“长度”之义,所以“长短”的“长度”之义不是“长”的意义和“短”的意义相加,则“长度”是新义,“长短”成词。又因“长度”之义是由“空间距离大和小”之义引申而来,所以在考察短语用例时,即考察表示“空间距离大和小”之义的“长短”。

“长短”在先秦20部文献中共出现了24次,其中词有6例,短语有18例。现举例如下:

1.成词例

(1)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庄子·说剑》)

(2)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礼记·深衣》)

(3)是月也,乃命宰祝,巡行牺牲,视全具;案刍豢,瞻肥瘠,察物色,必比类;量小大,视长短,皆中度。(《吕氏春秋·仲秋》)

(4)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孟子·滕文公上》)

(5)乃命司服,具饬衣裳,文绣有恒,制有小大,度有长短。衣服有量,必循其故,冠带有常。(《礼记·月令》)

(6)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判断成词的依据如下:

①形式依据。例(1)“长短”与“杖”和“何如”搭配,据下文回答,说明王所问的并不是“长杖还是短杖”,而是问杖的长度;例(2),联系上下文,“长短”与“袂”搭配,且后文出现“反诎之及肘”,表明是说袂长短的程度;例(3)“长短”与“视”和“中度”搭配,说明是指长度;例(4)“长短”与“布帛”“同”搭配,说明是“布帛的长度相同”;例(5)“度有长短”实际为“长短有度”,且与“服”搭配,不能说“长服和短服有度”,而应说“服的长度有度”,因此此处“长短”应为“长度”之义;例(6)“长短”上文出现“度”,意思是说度量之后才能知道长度,而不能说度量之后才能知道长和短,因此“长短”表示“长度”。

②后代验证。“长短”表示“长度”之义的用法在后代也延续下来,如《汉书·律历志》:“度长短者不失毫氂,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权轻重者不失黍絫”〔3〕。《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便将出那绫绸绢缎来,妇人将尺量了长短,裁得完备,便缝起来。”〔4〕如今也经常使用“长短”来表示长度之义,如“这衣服长短合适吗?”这就说明表示“长度”这一意义的“长短”的用法具有稳定性,因此有理由说“长短”成词。

综上所述,在上下文搭配方面,“长短”在两种情况下容易成词:(1)或前或后跟表示程度的句子或词语搭配,如例(2);(2)“长短”与“度”搭配,使得“长短”不能再表示“长和短”,而具有了“多长”的意味,从而促使其成词。

再来看“长短”在意义方面的变化。“长度”之义,是“长”意义中所带有的“大”的特征和“短”的意义中所带有的“小”的特征消失而形成的一个表示度量的意义。由此可知,当“长短”意义中所表示的“大”和“小”的意义消失,而表示度量的时候,容易成词。

2.未成词例

(7)身之所长,上虽不知,不以悖君;身之所短,上虽不知,不以取赏;长短不饰,以情自竭,若是则可谓直士矣。(《荀子·不苟》)

判断其未成词的依据是:上文出现“长”“短”单用,下文“长短”即上文“长”和“短”的意义的组合之义,仍表示“两端之间的距离大和小”,未形成新义,故未成词。

(8)积木,各以长短、大小、恶美形相从,城四面外各积其内,诸木大者皆以为关鼻,乃积聚之。(《墨子·杂守》)

判断其未成词的依据是:与下文“大小”“恶美”对举出现,且与“相从”搭配,说明长木和短木互相从,因而,“长短”仍表示“物体两端之间的距离大和小”,未成词。

通过对18个未成词例的考察,可知“长短”未成词的情况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出现“长短”的句中也相应出现了“长”“短”单用的情况,证明“长短”的意义仍然是单用的“长”“短”所搭配的事物的“长和短”之义,“长短”未成词,如例(7);第二种情况是“长短”与“大小”“美恶”“高下”等反义并列词语对举出现,且与表示互相之义的“相”搭配。在这种情况下不容易成词是因为,一是与多个反义并列词语对举,而且有些在先秦并未成词,这就使得“长短”在这句话中结合并不紧密,虽然在成词例中也出现了“长短”与“小大”“高下”等反义并列词语对举,但“长短”与“度”搭配,或表示程度的搭配,使得“长短”不再表示“长和短”。而未成词例中,“长短”未与它们搭配;第三种情况是“长短”与前后一些词搭配,如例(8)中的“相从”,可证其仍旧表示“长和短”。使“长短”不易成词的因素有三:一是出现“长短”的句子中同时出现“长”和“短”单独使用的情况;二是“长短”与一些反义并列短语对举出现,这种情况下“长短”也不容易成词;三是“长短”和“相”搭配,未和“度”搭配。endprint

综上所述,从上下文的搭配来看,在先秦时期促使“长短”成词的因素有两个:

①“长短”或前或后跟表示程度的句子或词语搭配,容易成词;

②“长短”与表示度量的词搭配,如“度”,容易成词。

从意义变化来看,促使“长短”成词的因素为:当“长短”意义中所表示的“大”和“小”的意义消失,而表示度量的时候,容易成词。

使“长短”不易成词的因素有:

①出现“长短”的句子中同时出现“长”和“短”单独使用的情况时,“长短”不易成词;

②“长短”与一些反义并列短语对举出现,且后与“相”搭配时,“长短”不易成词;

③“长短”和“相”搭配,不和“度”搭配,“长短”不易成词。

(二)大小

先秦时期“大小”有两义:面积、体积等大和小;大小的程度。

因“大”和“小”在先秦时期都未引申出表示“大小的程度”之义,“大小”的“大小的程度”之义不是“大”的意义和“小”的意义相加,所以“大小的程度”是新义,“大小”成词。也因“大小的程度”之义不是“大”和“小”意义的相加,说明“大小的程度”之义是由“面积、体积等大和小”之义引申而來。

在考察短语用例时,即考察表示“面积、体积等大和小”之义的“大小”。

“大小”在20部文献中总共出现了30次,其中词3例,短语27例。举例如下:

1.成词例

(9)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孟子·滕文公章句》)

(10)公孙弘见,昭王曰:“薛公之地,大小几何?”公孙弘对曰:“百里。”(《战国策·齐策》)

判断成词的依据是:

①形式依据。例(9)“大小”与“屦”“同”搭配,“同”实际也是一种度量,此处的“大小”表示“大小的程度”;例(10)“大小”与“几何”搭配,“几何”实际也是一种度量,且下文出现“百里”,说明昭王所问并非“薛地是大是小”,而是“薛地的面积是多少”,因此这里的“大小”表示“长度、面积”。

②后代验证。“大小”表示“面积、体积等多少”之义在后代一直保留了下来,如《全后汉文·檄吴将校部曲文》:“如其未能,算量大小,以存易亡,亦其次也。”〔5〕清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张大爷道:‘衣服长短倒对了,鞋子的大小对不对?”〔6〕现代普通话依旧有“大小”的此种用法,如“这鞋我穿上大小正合适”。则知,在上下文搭配方面,“大小”搭配表示程度的词或短语,如“同”“几何”时,“大小”容易成词。

意义方面,由短语到词的意义引申变化是,“大”失去了表示超过所比对象这种程度义的特征,“小”也失去了表示不及所比对象的程度义的特征,形成“大小的程度”之义。在先秦时期“大”和“小”并没有分别引申失去上述特征,所以是成词之后消失的。因而,当“大小”意义中所表示的“超过”和“不及”的意义消失,而表示程度(度量)的时候,就容易成词。

2.未成词例

(11)又问儒者鼓瑟乎?曰:“不也。夫瑟以小弦为大声,以大弦为小声,是大小易序,贵贱易位,儒者以为害义,故不鼓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判断其为未成词的依据是:例句中“大小”的上文出现了“大”“小”单用的例子,下文“大小”即上文“大”和“小”的意义的组合之义,仍表示“面积、体积等大和小”,未产生新义,故未成词。

(12)妇将有事,大小必请于舅姑。(《礼记·内则》)

判断其为未成词的依据是:“大小”与“事”搭配,表示“程度的大或小”,未产生新义,故未成词。

(13)凡物之有形者易裁也,易割也。何以论之?有形则有短长,有短长则有小大,有小大则有方圆,有方圆则有坚脆,有坚脆则有轻重,有轻重则有白黑。短长、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韩非子·解老》)

判断其为未成词的依据是:“大小”与“短长”“方圆”“轻重”等对举出现,有些并未成词,说明“大小”结合并不紧密,且与“有”搭配,说明是“大和小”两种情况。

考察未成词的“大小”,可发现“大小”在三种情况下不容易成词:一是出现“大小”的句子中出现了“大”“小”单用的情况,如例(11);二是“大小”与“短长”“方圆”“轻重”等反义并列短语对举出现,如例(13);三是“大小”修饰名词,未与“度”等搭配。

综上所述,“大小”的成词规律有:

①上下文的搭配方面,促使“大小”成词的因素有:“大小”与表示程度的词或短语搭配,如“同”“几何”,容易成词。

②意义的变化方面,促使其成词的因素为:“大小”的意义失去原有的表示程度的“超过或不及”的意义的特征,而只剩下原有的“大小的程度”,从而变成表示程度之义时,“大小”就容易成词。

使“大小”不容易成词的因素有:

①“大小”的句子中出现了“大”“小”单用的情况;

②“大小”与“短长”“方圆”“轻重”等反义并列短语对举出现,且前与“相”搭配;

③“大小”修饰名词,与“度”搭配。

(三)高下

“高”,《说文·高部》:“高,崇也,象台观高之形。”也即指从下向上的距离大。“下”,说文作“丅”,《说文·丄部》:“丅,底也。”“下”的本义即为“低处、底部”。

“高下”在先秦20部文献中共出现22例,其中有1例“高下”中的“下”是动词,见于《荀子·大略》:“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7〕这种“高下”不是联合结构,将其排除在考察范围之外。还有2例是“高高下下”叠用的例子,见于《国语·周语下》:“其后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高高下下,疏川导滞”〔8〕,此处“高下”并不能看作是联合结构,而应该是“高高”叠用和“下下”叠用的联合,因而将此例也排除在考察范围之外。其余19例“高下”有三个意义,包括“上下距离大和小”“声音的高和低”“上下之间的距离”,其中有1例值得一说,即《左传·昭公二十年》:endprint

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9〕

这个“高下”只是跟声音组合时产生了“声音的高低”之义,这种意义是随文释义,在别的语言环境中“高下”并没有表示“声音的高低”这种意义,不具有概括性,不能成为词义。且“高下”与“清浊”“大小”“短长”等对举出现,“高下”为短语的可能性更大,因此“高下”表示“声音的高低”时并未产生新义。

表示“上下之间的距离”的意义的“高下”被认为成词,虽然“高”在先秦时期引申有“上下面之间的距离”之义,如《墨子·备城门》:“五十步一井屏,周垣之,高八尺。”〔10〕但“下”并未引申出与“上下面之间的距离”有关的意义,所以“高下”表示“上下面之间的距离”是新义,将其认定成词。这一意义与“上下之间距离大和小”直接相关,是由其直接引申而来,因此未成词例应考察“上下之间距离大和小”之义的“高下”。

在19例中,成词的“高下”有3例,未成词的“高下”有16例:

1.成词例

(14)连版以穴高下、廣狭为度,令穴者与版俱前,凿亓版令容矛,参分亓疏数,令可以救窦。(《墨子·备穴》)

(15)塞穴门以车两走,为辒,涂亓上,以穴高下、广狭为度,令入穴中四五尺,维置之。(《墨子·备穴》)

(16)城上为攒火,矢长以城高下为度,置火亓末。(《墨子·备城门》)

判断成词依据:

①形式依据。例(14)中“高下”与“穴”“度”搭配,不能说“连版以穴的高和低为度”,而应说“连版以穴的上下的距离为度”;例(15)“高下”与“穴”“度”搭配,理由同上;例(16)“高下”的上下文提到“矢长以……为度”,也就是说的“矢长的标准”问题,“矢长的标准”要和“城高下”一样,那么这个“高下”就不能再指“上下距离的大和小”了,而应指“距离”。

②后代验证。汉《海内十洲记》:“又禹经诸五岳,使工刻石,识其里数高下,其字科斗书,非汉人所书。”〔11〕明代《西游记·第七十三回》:“那箱儿有八寸高下,一尺长短,四寸宽窄。”〔12〕

通过以上例句及判断成词依据可知,成词的“高下”都出现在“n1+以+n2+高下+为度”的句式中,也就是说n1与n2的“高下”相同,因此这个“高下”就成了一个度量单位,表示上下之间的距离。整个句式的关键词是“以……为度”,也就是说“高下”如果与“以……为度”搭配时,容易促使其成词。

上文已有讨论,虽“高”在先秦时期产生了“上下面之间的距离”之义,但“下”未产生,因此可以认为“高下”的“上下面之间的距离”之义并不是“高”之义和“下”之义的组合。“高下”的“上下面之间的距离”之义是从短语“高下”的“上下面之间的距离大和小”发展而来。基于此,成词后意义的变化为,“大和小”的特征没有了,变成了表示度量的“上下面之间的距离”。因此,“高下”“大和小”的特征消失,变成表度量之义时,“高下”就容易成词。

2.未成词例

(17)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道经》)

判断为未成词依据:与“难易”“长短”等反义并列词语对举出现。

(18)取高下以善不善为度,不若山泽。处下善于处上,下所请上也。(《墨子·经说下》)

判断为未成词依据:虽然“高下”也是与“以……为度”搭配,但是下文出现“下”单用和与“高”意义相同的“上”单用的例子,这说明“高下”仍是“高和下”之义。

在所调查的16例未成词的“高下”中,没有一例的“高下”是与“度”搭配的。其中有8例与上文所举情况类似,另8例“高下”通过上下文句义也可判断,但没有明显形式依据。有形式依据的即有二种:一是“高下”与“难易”“长短”等反义并列词语对举出现,且后与“相”搭配,或前与“有”搭配,说明“高下”表示两个方面,即“高和低”;二是在上下文中出现“高”与“下”单用的情况。这两种情况也是促使“高下”不容易成词的因素。

综上所述,促使“高下”的成词的因素有:

①在上下文的搭配方面:“高下”出现在“以……高下为度”的搭配中时,“高下”就容易成词。

②在意义变化方面:当“高下”所表示的“大和小”的特征消失,变为表示度量的意义时,“高下”容易成词。

使“高下”不容易成词的因素有:

①“高下”后未与“度”这种表示度量的词搭配时,“高下”不容易成词;

②“高下”与“难易”“长短”等反义并列词语对举,且后与“相”搭配,或前与“有”搭配时,“高下”不容易成词;

③在上下文中出现“高”与“下”单用的情况。

(四)轻重

“轻”的本义为“轻车”,《说文·车部》:“轻,轻车也。”后泛指质量小,与“重”相对。“重”本义为“厚”,《说文·重部》,“重,厚也。”即质量大。

先秦这20部文献中,“轻重”共出现67次,其中成词例7个,未成词例60个。“轻重”这一形式在先秦时期的意义主要有四个,包括“重量、程度等大和小”“重视和轻视”“地位的高低”“物体重量”。

其中,只有表示“物体重量”的“轻重”成词。虽然“重”在先秦时期引申出了“物体的重量”之义,如《周礼·考工记·氏》:“其耳三寸,其实一斤,重一钧。”〔9〕但“轻”在先秦时期并未引申出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的意义,所以可认为表示“物体的重量”的“轻重”成词。其它三个意义上的“轻重”均未成词,原因在于,“轻”在先秦时期有“分量小”“地位低”“轻视”之义,分别举例如下:

(19)民患轻,则为作重币以行之。(《国语·周语下》)

(20)无势之谓轻,离纬之谓躁。(《韩非子·喻老》)endprint

(21)上以无厌责,己尽,则下对无有,无有则轻法,法所以为国也,而轻之,则功不立,名不成。(《韩非子·安危》)

“重”在先秦时期有“分量大”“地位高”“重视”之义,分别举例如下:

(22)民患轻,则为作重币以行之。(《国语·周语下》)

(23)魏顺南见楚王曰:“王约五国而西伐秦,不能伤秦,天下且以是轻王而重秦,故王胡不卜交乎?”(《战国策·韩策二》)

(24)臣仪行,不重辞。(《礼记·缁衣》)

由此可知,“轻重”出现在句中表示“分量大和小”“地位高和低”“重视和轻视”之义时并不是产生了新义,而是“轻”和“重”的引申义相加,不能看作成词。

上文已有讨论,虽“重”在先秦时期产生了“物体的重量”之义,但“轻”未产生,因此认为“轻重”的“物体的质量”之义并不是“轻”之义和“重”之义的组合。“轻重”的“物体的质量”之义是从短语“轻重”的“重量、程度等大和小”发展而来。因而,在所考察未成词的例子中,虽然表示“地位高低”以及“重视和轻视”的“轻重”在先秦时期也是短语形式,但是与词“轻重”的意义并无直接关系,因此不将其作为考察对象。由此,排除36例,总共考察24例。

现将词“轻重”与短语“轻重”举例与分析如下:

1.成词例

(25)执权衡而无私兮,称轻重而不差。(《楚辞·哀时命》)

(26)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孟子·滕文公章句》)

(27)子墨子曰:“守城之法,必数城中之木,十人之所举为十挈,五人之所举为五挈,凡轻重以挈为人数。为薪樵挈,壮者有挈,弱者有挈,皆称亓任。凡挈轻重所为,吏人各得亓任。城中无食则为大杀。”(《墨子·备城门》)

判断成词依据:

①形式依据。例(25)中“轻重”的前边出现了“称”,后边出现了“不差”,“称”的是重量,且结果是“不差”,说明此句是“称重量无偏差”,从“轻重”在句中的搭配来看,应看成是“物体的重量”之义,产生了新义,故将其判断成词;例(26)中“轻重”后接“同”,不能是“轻和重相同”,而应该是“重量相同”,因此此处的“轻重”是指“物体的重量”;例(27)“轻重”出现了轻重的标准,即“以挈为人数”,此处“轻重”即指“物体重量”。

②后代驗证。表示“物体重量”的“轻重”在后世也得到了应用,如汉代《汉旧仪》:“以为有权衡之量,不可欺以轻重;有丈尺之度,不可欺以长短。”〔13〕茅盾《色盲》:“林白霜慢慢地将这信笺折叠成为小方块,拈在手指上轻轻地颠着,似乎估量它的轻重。”〔14〕可证该意义的“轻重”并非临时用法,已成词。

综上所述,“轻重”主要在两种情况的上下文中容易成词:

①“轻重”前边出现“称”“量”与之搭配,使得“轻重”做“称”“量”的宾语,而“称”的是数量,“量”的也是数量,所以“轻重”带有表示数量的意义,较之“轻和重”之义形成了一个整体概念,也就成词了。

②“轻重”后跟表示程度或数量的词或短语,如“同”“以挈为人数”,说明此时的“轻重”表示整体的重量,形成了整体概念,也就成词了。

由此可知,促使“轻重”成词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轻重”与“称”“量”搭配时,容易成词;二是“轻重”后跟表程度或数量的词或短语搭配时,容易成词。

意义方面,“轻”和“重”在先秦时期的本义和引申义已在上文中做过讨论。“轻重”在“物体的重量”之义上成词,与表示“质量、程度等大和小”的“轻重”对比来看,“轻重”所表示的“大和小”作为形容词的特征消失,只保留了“质量、程度”之义,而这个“质量、程度”之义就变为了表示度量的概念。因而,当“轻重”所表示的“分量大和小”的意义失去了“大和小”的特征,变为表示度量的“分量”之义时,“轻重”容易成词。

2.未成词例

(28)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左传·宣公三年》)

判断为未成词依据:出现“轻”“重”单用,分别指“物体重量小”“物体重量大”,则知“轻重”表示“物体重量小和大”之义,未产生新义,故未成词。

(29)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圜也。故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礼记·经解》)

判断为未成词依据:“轻重”与“曲直”“方圆”对举,更大程度上表明结合并不紧密,因而“轻重”未成词。

关于未成词“轻重”不再一一列举,通过上文所列举的情况也可以看出,“轻重”都可以通过与之相近的搭配或者上下文对举出现的成分看出其为不成词例。

通过考察24个未成词的“轻重”,可以发现其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况的上下文中时不容易成词:

①出现“轻重”的句子中也同样出现“轻”“重”单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轻重”不容易成词;

②“轻重”与其他反义并列词语对举出现,如“曲直”“方圆”等,这种情况下“轻重”不容易成词。

综上所述,从上下文的搭配来看,促使“轻重”在先秦时期成词的因素有两个:

①“轻重”前边出现“称”“量”与之搭配时,容易成词;

②“轻重”后跟表示程度或数量的词或短语时,容易成词。

从意义的变化来看,促使“轻重”成词的因素为:当“轻重”表示“大和小”的特征消失时,留下“重量”表示度量之义时,“轻重”容易成词。

使“轻重”不易成词的因素有两个:

①出现“轻重”的句子中也同样出现“轻”“重”单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轻重”不容易成词;

②“轻重”与其他反义并列词语对举出现,这时“轻重”不容易成词。endprint

三、结论

通过调查先秦时期形容词性反义并列词语,发现先秦时期形容词性反义并列词语的成词规律有:

1.在先秦时期,能够成词的形容词性反义并列词语,都是成词之后表示度量之义的反义并列词语。

2.在先秦成词的4个形容词性反义并列词语的成词规律表现出一致性:

①上下文的搭配方面,促使形容词性反义并列词语在先秦时期成词的因素为:一是与“度”“量”等词搭配;二是与表示程度或数量的词、短语搭配。

②意义变化方面,当未成词的意义消失了其作为形容词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而只保留所形容的事物,变成表示度量之义时,反义并列词语就容易成词。

3.使先秦时期形容词性反义并列词语不易成词的因素有两个一致性因素:一是上下文中出现反义并列词语中两词单用的情况;二是与其他反义并列词语对举出现,且或前与“有”搭配、或后与“相”搭配。

这两个影响未成词的因素也从侧面证明,如果出现这两个因素,则该反义并列词语在先秦时期就不容易成词。

注释:①

参看马真《先秦复音词初探》,刊《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5期。

参考文献:〔1〕

张博.现代汉语复音词义项关系及多义词与同音形词的分野〔J〕.语言研究,2008,(1):14.

〔2〕华学诚,张可.也释“无赖”——兼谈历史大词典的词义描述〔J〕.中国语言学,2009,(3):175.

〔3〕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956.

〔4〕施耐庵.水浒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179.

〔5〕嚴可均,辑.全后汉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926.

〔6〕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M〕.北京:中华书局,2013:327.

〔7〕荀子(卷二七)(四部丛刊本)〔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9.

〔8〕左丘明.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03-104.

〔9〕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2093-2094,917.

〔10〕墨子(卷十四)(四部丛刊本)〔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3.

〔11〕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70.

〔12〕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416.

〔13〕卫宏.汉旧仪〔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6.

〔14〕茅盾.茅盾全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43.

(责任编辑:武丽霞)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词
试论“东西”成词及意义演变
“凑合”成词及词义演变考.
红木家具
再论“睡觉”成词的时代
雅姿
西江月 初会李静凤老师
“企业”的成词及词义内涵考释
“感冒”成词及词义演变考
先秦反义并列词语成词误判探讨
风景里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