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东”“西”起初是两个方位词,后来却结合在一起泛指各种事物。对于其中缘由,各种说法不一。本文论述了“东西”的成词;自从“东西”组成词使用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它的词义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由最初的表示方位到后来慢慢发展成泛指各种抽象或具体的事物,再到后来的特指人或动物(多含厌恶或喜欢的感情)。
关键词:“东西”;成词;意义演变]
“东西”一词是现在汉语常用词之一。“东”“西”原本是两个单独的名词,主要是用来表示“东方”和“西方”。后来,“东”“西”两个词合在一起,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随着时代的变迁,“东西”一词又衍生出了其他的意义。但“东西”到底是如何得来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两个方位词组合在一起何以指称物品的缘由更是引起很多人的兴趣和关注。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东西”一词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一、“东西”成词
从方向角度来看,东南西北作为地理方向,统括了整个空间及世间万物,因此东南西北就可以指代一切。《辞源》中有:“物产于四方,约言之东西,犹记四季而约言春秋”。但东南西北太长,故仿照“春秋”截取一、三字以局部代替整体。
从五行角度来看,常见的两种学说是“春始秋成说”和“重金木说”。五行说是把所有事物类归为五行,再通过五行中各个内容的相生相克来解释世间万物。“春始秋成说”见于《雅俗稽言》:“又世俗凡称物曰东西。或曰万物始于春而成于秋。春,木,震位,东也;秋,金,兑位,西也。故曰东西,亦通。”通过将五行作为纽带,将时间“春秋”转化方向“东西”。在转换过程中,实现了从时间到空间方位的转换。古人以五行对应方位,东西南北中对应金木水火土,东西主金木;南北主水火。“南北”所对应的“水火”以及“中”对应的“土”是没有多少价值的,而木和金比较受人欢迎,可以代表一切有用物质,故以东西来作物品的统称。
二、“东西”的词义演变
最初人们将“东”“西”两个方位名词并列组成词组“东西”仍表示“方位”,指东方和西方。如《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东西植松柏。”在词义发展过程中,“东西”由表示方位“东”与“西”两个具体方位发展为泛指“方向、四方”之义。如汉代刘向《九叹·远逝》:“水波远以冥冥兮,眇不睹其东西。”汉代焦赣《易林·讼之未济》:“避患东西,反入祸门。”唐代杜甫《兵车行》:“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东西”表示“方向、四方”这一词义沿用至今。
由方位上的相对引申又有“分离、离开”之义。如《全唐诗外编》载吕岩《西江月》词:“两情爱事因媒,义重争相东西。”《王梵志诗》:“耶娘年七十,不得远东西。”《庐山远公话》:“山神曰:‘若要别事即难,若要寺舍住持,浑当小事。汝也不要东西,与我点检山中鬼神,与此和尚造寺。”
“东西”一词也有“近旁、旁侧”之义。如唐代薛涛《十离诗·马离厩》:“雪耳红毛浅碧蹄,追风曾到日东西。”宋代欧阳修《四月九日幽谷见绯桃盛开》诗:“念花意厚何以报?唯有醉倒花东西。”清代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之二:“同荷阴阳受埏埴,金张只在岸东西。”
“东西”由“四方”之义引申可指四方的物产,古代亦以指产业。如宋代王溥《唐会要·逃户》:“见在桑田屋宇等,多是暂时东西。”进而成为各种具体或抽象事物的通称。据有关文献记载,唐代“东西”已可以指具体的事物。杨琳也认为“方位”义的“东西”在唐代就被重新理解为“简单的事物”。如唐道世《法苑珠林·俗女部·奸伪》:“又善为人子不惟养恩,治生制财不以养亲,但以东西广求淫路,怀持宝物招人妇女。”例中“东西”指财物,但唐代用例不多。“东西”泛指各种事物的用法更多是从宋代开始的。如张元幹《诉衷情》:“儿时初未识方红,学语问东西。”刘攽《灯夕都下》:“垂髫已识东西事,回首宛如前后身。”而这一意义的使用在元代已经较普遍,尤其是在元杂剧的唱白中。如马致远《青山泪》三:“但犯着吃黄齑者,不是好东西。”汤显祖《牡丹亭》:“这件东西,是要不得的。便要时,则怕娘娘不舍得。便是娘娘舍的,大王也不舍的。便大王舍的,小的也不舍的。[净]甚东西,直恁舍不的?”
后来,“东西”被人们附上感情色彩特指人或动物,含有喜爱或厌恶之情。如《红楼梦》第一○三回:“王夫人哼道:‘糊涂东西!有紧要的事,你到底说呀!”老舍《二马》:“看那个老东西的脸,老像叫人给打肿了似的!”贺敬之《放声歌唱》诗:“天呵!叫我怎么养活呵——这个可怜的小东西?”又如“这小东西真可爱!”或者“他真不是个东西”等,都表现了个人的感情色彩。
三、“东西”泛指事物的原因
对于“东西”泛指事物的原因引起了不少人欲探明个中缘由,但各种说法不一。张舜微《清人笔记》有云:“谓物为东西,其来已远,实与古代建造房屋之向背相关。古人造室,皆南向,故史称疆域之广,辄言‘南至北向户,所以喻幅员之无远弗届也。盖域内户皆南向,极南临海,则转而北向关。户既南向,则田园悉在其前,所谓‘俶载南亩也。人若出门,则为东西行耳。日用之物,苟有求于处,非往东则往西,谓之买东西,犹云东西买也。遂相率以‘东西二字为物之代称,至今用之。”房屋南向并不能决定人出门只能往东西两个方向走,如果大门开在南北向的巷道边上,则出门只能先往南往北走。至于居民买东西朝哪个方向走,则取决于市场设在什么位置。一般来说,市场的四面都是有居民的,对不同的居民而言,市场的方位是不一样的,不存在只在东西两处买卖物品的情况。
“东西”指称事物的语言现象早在唐朝时就出现了端倪。来源于唐代都城长安的东市和西市。北朝民歌《木兰辞》中也提到了“东市”“西市”。唐代元稹的詩中有“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说的就是东西市店主人迎客的情景。以上都说明商品经济在当时的城市生活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清楚地表明,“东西”一词泛指各种事物当由此时开始。既然西市比东市繁荣,为什么不说西东而说东西呢?特定语言的词汇往往能够最直接、最敏感地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这是因为虽然西市繁荣于东市,但东市是当时的政治中心所在,皇亲国戚和王公大臣大都住在东市附近,同时也是为了显示他们的地位。加之古代主位在东,客位在西。关于这点,《礼记》有较详细的记载,如《奔丧》篇有“东即主人位”之语,有唐代人们习惯以东为尊,以西为卑。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后也就以“东西”来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了。由此观之,“东西”指代万物意义的产生,是具体的历史地理、商业发展和华夏民族传统文化观念相结合的产物。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东西”的成词及意义演变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东西”的内涵也有可能出现新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姜亮夫.“东西”臆断[J].中国文化,1990,(2).
[2]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294页.
[3]陈江.“买东西”考[J].历史研究,1996,(6).
[4]任筱萌.“东西”指称万物的由来及其流变[J].汉字文化,1999,(1).
[5]郑张尚芳.关于新旧辞书“东西”的语源举例[J].汉字文化,1999,(4).
[6]杨琳.物品称“东西”探源[J].长江学术,2012,(1).
作者简介
黄凤英(1984.09.29—),性别:女,民族土家族,籍贯湖北恩施,最高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文学和教育管理。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