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贤
〔关键词〕 化学教学;实验;科学素
养;微型实验;探究性实
验;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9—0043—01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化学实验教学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因此,化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指导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同时也要开动脑筋,大胆改进化学实验教学。
一、常规实验改为微型实验
常规实验改为微型实验可节约试剂、减少污染,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如《硫酸的性质》这节实验课,如果用微型九孔板代替试管能大大节省课内实验时间,以便让学生把稀硫酸换成稀盐酸重复实验。传统课堂上的演示实验都是由教师做,全体学生看,许多实验现象只有前排的学生看得清楚,大多数学生几乎没留下印象,大大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教师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己动手做微型实验,可使每个学生都能近距离观察实验现象。实验前教师要明确实验目标,讲清观察方法,提醒学生观察重点现象,实验中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观察目标、观察步骤进行仔细观察,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既让他们轻松愉快地接受了新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在化学教材上有一些探究性实验,我们可以以此为鉴,在做验证性实验时,先不要让学生知道实验结果,而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探索来研究这些问题。例如,在讲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时,首先引导学生理解盐酸和稀硫酸中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只是酸根离子不同,接着提出这样两个问题:稀硫酸和盐酸的化学性质是完全相同、完全不同还是大同小异?酸溶液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氢离子还是酸根离子?然后指导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归纳出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这样来组织教学活动,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提高。
三、在实验教学中尝试“明知故犯”
传统实验教学的主要弊端是学生的知识几乎全部是从书本文字中获取的,学生学习中缺少实验探究、讨论等实践活动,所以他们往往处于一种思维定势的状态,这正是造成他们科学素养低下的重要原因。新课程下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要把学生智慧的火花扼杀在摇篮里。例如,在学习溴乙烷性质时,我在介绍了溴乙烷的水解反应之后问如何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通过前面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想到了用氢氧化钠和硝酸银溶液检验,于是我故意向溴乙烷中先加入氢氧化钠,反应之后就直接加入了硝酸银,让学生观察。结果没有出现他们预期的淡黄色沉淀而是黑色沉淀。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学生的求知欲已经被调动起来了。我也故意表现出惊讶:“怎么会是这样呢?我哪儿做错了吗?”这就激起了学生思考和挑战的欲望,都开始积极思考问题。这样做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他们在挑战权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兴趣。
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学以致用,真正体现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如学生在学习了二氧化碳及碱的性质之后,对相关的课外活动产生了浓厚兴趣,为此设计课外探究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提出问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是不同地点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是否一样,在生活及学习环境中应如何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同学们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各自的猜想和假设,假设一:CO2含量基本相同,因为人呼吸时吸入O2放出CO2,但光合作用吸收CO2并放出O2。假设二:CO2含量不同。因为不同环境人的活动密度、空气流通状况的不同。接下来设计实验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人群密集,空气流动较差的地方,CO2浓度较大。
改进化学实验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化学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畏艰苦,勇于开拓,在实验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要尽可能地多给学生提供亲自实践的机会。这样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去,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才有望提高。
编辑:张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