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
存在问题一:教师讲得太多,留给学生思考、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太少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一主干知识点是高考常考及必考的,可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难点。教师精心备课,想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明白。情况往往是这样的,跟着教师的思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好像听懂了,甚至还能举一反三,这时,教师特有成就感。可是,当做到题目时,就遇到问题了,讲过的东西也不会用。
例1:2010年12月12日晚8时,为期16天的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在广州开幕。运动会开幕时,全球的昼夜(图1中阴影代表黑夜)分布状况大致为:
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的昼夜状况上课时已用动画演示,并且让学生归纳、记忆过,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B或D。后来从学生的错因分析中得知,原来对于极昼、极夜出现的范围他们没有真正弄明白,只记住秋分→冬至→次年春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冬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
对策: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少讲、精讲,重点讲学生普遍觉得是难点、疑点的内容,因为这些大多是该节课的重难点。留下时间,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消化理解知识,让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正如泰勒所说,教学的成败,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学生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
存在问题二:师生、生生之间缺少有效互动,课堂效益不高
现在的课堂虽已改变以往“满堂灌”的现象,注重与学生的对话和交流,但大多还是表现为教师主导下浅层次的提问和回答,并没有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效益低下。
例2:图2为某季节某一条纬线上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1~2题。
1.线上四点对应的陆地表面的气压数值最低的是:
A.P B.QC.M D.N
2.此季节,四地中降水最丰富的是:
A.P地 B.Q地 C.M地 D.N地
对策:学习是一个群体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语言为中介进行沟通。通过相互交往,他人的经验和体验、思维与方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新课程下的学习方式强调凸显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强调加强学习的选择性;强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等。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自身探究与体验,注重课堂的开放性。
例如,在学习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时,不应过分注重知识本位,而应从师生的生活体验出发,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学生会很感兴趣,同时也更易接受。对于北半球气压带的块状分布,如果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事实证明是很困难的。可以考虑以这幅图,同时结合课本上的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设问、探求,教师可参与其中,适当给予一些方法上的指导。
存在问题三: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以及优化、整合不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材改革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的教材观已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但在教学中还是不自觉地过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积累程度,缺少对不同版本教材的整合与研究,就是同一教材不同内容之间的优化、整合也不够,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够,遇到新材料、新情景,往往不能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3:图3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图)和人口密度(b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游牧业
2.M、N、P、Q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M地 B.N地
C.P地D.Q地
3.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纬度位置
C.洋流D.距海远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肯定会分析西欧乳畜业发达的优势区位条件,但具体到某地区,学生就不一定知道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再让其分析地形对气候、人口分布的影响那就更觉得困难。就例3而言,第1小题就有学生选A ,第2、3小题错得就更多。
对策:对教师而言,要用好教材、用活教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如农业地域类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结合教材中的典型案例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训练,以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而言,不只是认识、掌握教材,而要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再加工,真正在现象与规律的发现中、问题的解决中将教材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