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资料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2012-04-29 00:44辛雪峰
上海戏剧 2012年2期
关键词:鼓乐剧目研究所

辛雪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相关资料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及突出问题也日益凸显。而尤其引人关注的是,在传统文化日益疏离于主流文艺市场的情况下,那些记录着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图书和音像资料,由于国家财政投入有限,又难以得到有效的市场支持,其保护现状不容乐观,许多负载于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结晶正面临着“二度流失”的危险。

陕西省艺术研究所,作为陕西省负责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唯一专业机构,几十年来为保护陕西省文化遗产做出极大的贡献,但保护过程中也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面临的困境与尴尬。

2009年10月20日,笔者随同我国著名音乐学家、前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乔建中先生参观了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资料陈列室,听取了陕西省艺术研究所丁科民所长介绍了馆藏资料的详细情况。

首先,该所珍藏了大量传统地方剧种剧目手抄本及传统戏曲音乐资料,这些传统地方剧种剧目手抄本都是老一代戏剧工作者在五十年代,深入全省90多个县(市),通过走访老艺人和戏剧界同仁收集而来的。囊括了明、清流传于陕南、陕北、关中一带的秦腔、汉调桄桄、西府秦腔、同州梆梆子、汉调二黄、跳戏、陕南道情、阿宫、弦板腔、线戏、老腔、华剧、弦子戏、蛮戏、迷胡、越调、八步景、八岔、汉中曲子、端公、大筒子、韩城秧歌戏、关中道情、陕北道清、洋县碗碗腔、西府碗碗腔、陕北碗碗腔、商洛花鼓等29个剧种剧目手抄本12947册,其中关中道情150个剧目、陕北道情24个剧目、秦腔40个剧目等已经成了孤本,最早的剧目抄本《搬场拐妻》封面有“明道宗宝卷(1637)天运壬戍”字样。馆藏民间传统戏曲音乐相关文字资料共有25种,5000多册。戏曲录音磁带666盒。这些音乐盒带均系编纂《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陕西卷》时收集的原生态民间艺人的原声录音。

为了有效地保护并开发利用这些珍贵的资料,2004年初,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着手将这些珍贵资料逐一补修、装订、登记,编目整理。共整理出手抄本约20000册,其中全本12866册,残本6000多册。在这些资料中,相当一部分也非常可惜地沦为了孤本,它们对于研究陕西历史、陕西民族史、陕西文化发展史、陕西戏曲发展流变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陕西艺术研究所还藏有传统戏曲脸谱、传统剧目木质印刷版及刻板工具等资料。现存珍贵传统戏曲脸谱505个,收藏于五十年代,涉及陕西20多个戏曲剧种,有泥塑和纸塑两种。这些脸谱绘制精美,形态各异,大多属绝版,有很高的美学、哲学、艺术、历史、文化人类学研究价值。还藏有年代不详的印刷版及刻板工具八套。这些木质印刷板长20cm、宽13cm、厚度2cm,涉及《太君辞朝》等八个传统剧目,其实物已为孤品,是研究陕西戏曲历史、中国印刷发展史不可多得的物证。

其次,陕西艺术研究所还珍藏有民间器乐文字资料7种2058册,录音盒带1080盘;民族民间舞蹈文字资料150册,录像173盘200余小时、图片、照片4000余幅;民间歌曲文字资料有16种5500余册;民间曲艺音乐文字资料500册,原生态录音盒带806盘。

此外,该所收藏的所有文化遗产资料中,西安鼓乐古谱集成是最具特色,同时也是特别珍贵的部分,现藏西安鼓乐古谱集成及相关资料600多册,在全国独一无二。早在1980年,该所就成立了“唐代燕乐研究室”,后又成立了“西安鼓乐研究中心”,抢救、挖掘、整理、研究西安鼓乐。1986年,由陕西省艺术研究所牵头,以长安区何家营为基地,建立了“西安鼓乐陈列馆”,时为国内首家民间音乐专题博物馆。还多次举办西安鼓乐学术研讨会,为西安鼓乐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收藏的民间文化遗产资料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均为研究陕西地域文化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特别是相当一部是绝版、孤品,一旦散失或消亡,就无法再生和补救。但是,多年以来,受客观条件限制,主要是资金和人力的匮乏,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料却只能存放于简易的平房之内,疏于管理和保护,加上多次搬迁,导致大量的图书资料受潮、发霉、褪色、发黄、变脆,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近年来,出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为杜绝资料继续流失,该所竭尽全力,多方争取支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为资料的妥善保存创造条件,在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最终建成了总面积150平方米的两个专用资料陈列室及一个西安鼓乐陈列馆,初步改善了保存条件。但是,相对于资料的浩繁和保存条件的苛刻,这任然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扭转文献资料保护利用的不利局面。目前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保存场所面积严重不足,保管条件极差。已经建成的两个专用陈列室仅仅能满足部分资料的保存需要,还有大量资料因无处存放而不得不堆积在简陋的库房中,整日面对着潮湿、霉烂、虫蛀的损害。就是已建成的陈列室,修建时因为资金的限制,没有安装温湿度控制装置,根本无法调节陈列室的温湿度,资料极易受潮,霉变。通风条件不好,空气流通极差,给害虫侵蚀造成可乘之机,很多资料有霉烂甚至砖化现象。目前,仅有的保护措施就是在资料室内放置大量的樟脑丸。

资料室的王荣昌主任对所藏资料自豪的同时也表现出深深的忧虑。据王主任介绍,资料室的多次搬迁是导致资料损毁的一个重要原因,仅自己在职期间(1980—2009年),就搬迁了11次,每次搬迁所藏资料只能用麻袋打包搬运,遇到天阴下雨,麻袋往往被水淋湿,老旧的麻纸遇水后,便变成浆糊状,造成资料的大量损失。因条件所限,这些珍贵资料只能长期存放于所租民房之内,不意随后失窃,损失惨重,而后被迫迁至另一处租赁民房,但因房屋纠纷,平房被农民推倒,又导致大量资料损毁,几经辗转,数番迁移,亡佚散落,令人痛心!兼以房屋潮湿漏雨致使大量资料遭劫。直到1999年底搬迁至现址,上述情况才有所改善。

二是资料的整理、编印、出版困难。对于文化遗产资料,保存仅仅是基础性保护,更积极的保护方法是要对其进行整理、编印和流通,通过其作用的发挥和价值的实现,以使社会全员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从1953年到1963年,该所就发掘整理编印了14个剧种的《陕西传统剧目汇编》七十集六百四十个剧目。八十年代,随着传统剧目恢复上演及戏曲遗产研究工作的展开,各有关方面索要汇编越来越多,在再版困难的情况下,该所将《陕西传统剧目汇编》中所载剧情编印为《〈陕西传统剧目汇编〉剧目简介》内部印刷,对《陕西传统剧目汇编》所收剧目,做了简明介绍。九十年代未,随着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又开展了对这批戏曲古籍的修复、整理、登记,归档工作。2008年,这批戏曲手抄本古籍的校勘、修订、出版、研究工作终于展开,目前已完成秦腔剧目175个,总计800万字,共达十九集的校勘、编辑和注解工作。但是,跟馆藏总量相比,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大量珍贵资料,特别是一些小剧种、小地区的资料,仍然缺乏条件进行必要的整理和编印。仅馆藏戏曲手抄本用三台扫描仪同时工作,约需三年多时间才能完成,大量音影资料也急需转存至移动硬盘,以便继续保存下去,而目前的资金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三是人力资源紧张,缺乏足够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投身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资料室藏书的保存情况和藏书利用程度的高低,还与专业人员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相关人员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专业修养及高度的责任心,才能充分保护和利用藏书。该所相关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和丰富的经验,多年来为资料的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客观条件,主要是收入、待遇方面的差距较大,目前很难吸引更多的优秀年轻人才加入到文化保护队伍中来。

不难发现,陕西省艺术研究所面临的上述困难,其最终矛盾都可以归结为资金缺乏。毋庸讳言,任何艺术的发展、保护和继承,离开必要的经济支撑无疑都是纸上谈兵。然而,资金长期不足却透射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人的认识问题:在今天这个科技昌明,经济繁荣的社会,我们究竟应当怎样看待前人创造的文化财富?

民族民间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创造力,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具有不可再生性,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民族民间保护工作的开展,对陕西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工作,以及戏剧历史、人文历史研究都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值此西安鼓乐成功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际,我们难道能听任这些弥足珍贵的资料因资金短缺、保护设施简陋而再次消亡吗?管中可以窥豹,一叶可以知秋,希望陕西省艺术研究所面临的困境能够引起所有关心、爱护我们宝贵民族文化传统的人们深思,并采取实际行动,共同投入到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发扬中来。

猜你喜欢
鼓乐剧目研究所
鼓乐节
睡眠研究所·Arch
舞台剧目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来研究所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西安鼓乐亟待“交响”
西安鼓乐八拍“拍曲”研究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