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歌唱技巧运动中喉咙打开的几点认识

2012-04-29 00:44:03江东鹤
大学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声区喉头歌者

江东鹤

[摘要]要唱出优美的歌声需要有呼吸和各个共鸣器官的正确运动的配合,而喉咙的正确打开又是歌唱的关键所在。充分打开喉咙,易于气息的支持,易于腔体的共鸣,易于声区的统一,易于行腔咬字,它是歌唱中一举多得的有效方法。在了解了“打开喉咙”的重要意义后,就可以从生理现象、适度感的解决、训练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声乐演唱中“打开喉咙”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了。

[关键词]打开喉咙喉头位置重要性适度感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J6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2-0019-03

声乐技巧中的四大要素——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共鸣、音区的转换以及打开喉咙是大家常谈到的。“气为声之本,无气不成声。”众所周知,正确的呼吸是歌唱的动力和重要载体,能驾驭呼吸的人才能驾驭自己的声音。不管是什么风格的演唱方法,都要以呼吸作为支持,从意大利的传统美声学派到中国本土的戏曲演唱,包括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通俗演唱,都要以良好的呼吸为基础。呼吸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我们演唱者表现音乐作品的各个关键要素,比如发声、共鸣、音准等。人体就像由一根管道组成的整体,这根管道通向人体的每一部分,所以人体的任何地方都是共鸣腔。在歌唱时,想象自己是一个大容器,气息和声音在体内进行着交换。一般来讲,在声乐训练中,人的声音共鸣分为三部分: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和面罩共鸣。世界三大男高音中,多明戈和帕瓦罗蒂都主张声音要进入面罩获取面罩共鸣。面罩共鸣引起了许多著名歌唱家的强烈重视。因此,面罩共鸣是发出美妙歌声的重要保证之一。根据声带的不同运动,我们常把音域分为三个声区,即头声区、中声区、胸声区。在从一个声区过渡到另一个声区时,会感觉有一道“坎”,声音的音色不太一样。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要做到声区的统一,让声音连贯有美感,就要保持三个共鸣腔体的联合共振。大家都知道呼吸的重要性,共鸣问题也一直被强调,而打开喉咙则常常被忽视。有的歌者训练了很长时间,声音仍然放不出来,都卡在喉咙里,自己唱得不舒服,嗓子容易疲劳,听众听得也不舒服;有的歌者声音位置不高,到了高声区,声音近似喊叫,听着好像到了顶点,再没有任何空间;还有一部分歌者声音没有弹性,音域很广但是不好听,尖亮刺耳。导致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喉咙没打开。下面笔者就从打开喉咙的重要性、意义以及如何打开喉咙等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歌唱中打开喉咙的重要性

笔者在跟老师学习的时候,被指出发a母音时含有e母音,后来才知道是喉咙没有打开,喉头没放下的原因。打开喉咙之后再唱a母音,声音就非常自然开阔了。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鲁卡索在讲述演唱方法中曾说过:“喉咙是声音发出时的必经之路,如果开得不够大而企图发出一个丰满而圆润的声音是不可能的;同时,喉咙又是气息呼出吸进之处,如果喉咙紧锁着,声音就只好去寻找另外的通路,要不就只有闷在里面。”从这得出,在声乐演唱中,把喉咙打开并稳定在吸气的位置,它的意义在于能够使声带在正常的情况下运动,使声音流畅地发挥出来,进而轻松地驾驭作品,更好地诠释他们。意大利著名声乐教育家基诺贝基在说到发声原则时只强调三点:面罩共鸣、打开喉咙、横膈膜的支持。这是他到处讲学的核心。他时常把打开喉咙放在第一位,从这可以看出这位大师对其的重视。笔者的老师在上课时经常说:“唱歌时喉结是往下运动的,不要上提,这样你唱大作品就很难,高音会唱不上去,唱久了嗓子会疼。”歌唱时,喉咙一定要稳定往下放,上提会使舌根紧缩,堵塞咽腔,影响了歌唱呼吸,让歌者没有办法获得面罩共鸣。贝基有很多中国的学生,其中有一个叫田玉斌,他有一篇文章叫《基诺贝基声乐理论》。在其中谈到打开喉咙这个问题时,他引用了贝基的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打开喉咙的重要性就如同你从房间出去要先开门一样。”如果不打开喉咙,声音上下就不会统一,到高音就会被卡住,容易疲劳,长久下来还会导致喉咙疾病。

二、建立起打开喉咙的正确观念

要正确理解打开喉咙的概念,首先要弄清楚喉咙。其实在很多人的认知上,喉咙的概念是很模糊的,这就要牵扯到生理学的知识。喉咙包括了咽部和喉部,咽是一个管状体,由肌肉和黏膜组成,它是根管子,分为三段,上段对着鼻腔叫鼻咽,中段对着口腔叫口咽,下段在喉的后面叫喉咽,人的进食和呼吸都要通过咽管。喉是咽与气管的软骨部分,包含会厌软骨,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声带就在甲状软骨的里面。喉不仅是呼吸器官,同样也是发声器官。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常说的打开喉咙其实是打开“咽部”,因为它是由肌肉和黏膜组成的,能够进行伸张运动,而喉部都是软骨组织,难以做扩展运动。

三、怎样才是正确的喉头位置

我们平常不论说话、歌唱还是吞咽,喉头都是上下活动的,我们也不会过多注意它。不同的人,可能由于方言或者是习惯会有一定的差别。有人天生喉头就很适中,有的人则偏高。在歌唱中,喉头的位置要比说话低,不少歌者都会有喉头上提的问题,这确实是发声中的很大障碍,直接影响声音的质量,会拖慢学习的进度。发声中喉咙上提的人,都会遇到共同的问题,呼吸不顺畅,声音“卡”在喉咙里出不来,唱到高音时破掉,嗓音不能持久保持,甚至唱不准音,等等。基诺贝基来华讲学时,在课堂上不断地重述:“喉头上来就不行,要稳定或低一些,不要挤、压、捏,喉咙要打开,一定要记住这个概念。”所以,唱歌时正确的喉头位置应是相对稳定地保持在吸气状态的喉位上,这样就容易得到气息的支持,还可使发音管得以向下伸长,可使声音自然挂上胸腔,使声音变得浑厚、宽广,声区更容易统一,增强歌唱的整体感,声音的稳定性也能明显增强。

当我们理解了它的概念以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度的把握。到底喉咙应该打开到什么程度才合适呢?物极必反,开喉过大或者过小都会阻碍歌唱。如果喉咙开得过大,即我们俗称的“撑住了”,就会有气多声少的问题,气息大量出来,声带没有很好地挡住气息,那声音就不结实,气息也不够用,不能完整地把乐句唱完;反之,喉咙开得不够,就会声多气少,声音少了气息的支持,就会使不上劲,只能借助于喉咙的肌肉,发出的声音就尖亮刺耳,缺乏共鸣,就成了我们所说的挤着喉咙歌唱。所以说,学会放下喉头打开喉咙,对于歌者来说太重要了。

四、打开喉咙的意义

(一)打开喉咙有利于气息的支持

气息不在多,而在于吸得深。只有在打开喉咙的前提下,气息才能完全吸入,才能在歌唱时给予足够的支持。反之,如果不能充分打开喉咙,气息就浅,造成气息的支点变高,就会挤压喉部,难以形成好的共鸣。从唱第一句开始就气息不够,破坏了音乐的连续性,声音也不会圆润好听,那接下去的演唱就很难调整了。所以,只有正确打开喉咙,气息才能流通得顺畅自由,为歌唱提供支持与动力。

(二)打开喉咙有助于各个腔体产生共鸣

打开喉咙的时候,喉器是自然放下的。这个位置不高也不低,刚好是放在深呼吸时的位置上。这个位置使喉器的腔扩大,口腔自然就扩大了,共鸣也跟着变大了,歌唱的共鸣一部分就产生于这里。同时,随着喉咽腔的打开,顺着后咽壁往上、往下的腔体形成一个坚固的共鸣管道,它为发出有威力、有穿透力的声音,也为声区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反之,如果不打开喉咙,喉器处于不舒服的位置,它其间的声带就会受到挤压,发出勉强的声音,以至于大大阻碍它们到达共鸣室。正所谓“僵硬的肌肉与组织,阻碍着音波从产生的来源处传送到全身,犹如它阻碍血液自由地流向整个循环系统一样”。所以说,一旦打开喉咙,打开腔体,也就找到了共鸣。

猜你喜欢
声区喉头歌者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草原歌者的大爱情怀
草原歌声(2019年2期)2020-01-06 03:11:10
蒙古族青年长调歌者——都兰
草原歌声(2019年1期)2019-07-25 07:30:50
浅谈声乐演唱中换声区的训练方法
浅谈声乐的歌唱技巧
浅析流行唱法中喉头位置的选择方式
丝路艺术(2018年2期)2018-05-11 03:08:25
歌者和履痕
散文诗(2017年22期)2017-06-09 07:55:31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论民族唱法教学的基本结构
艺海(2016年12期)2017-01-13 07:58:33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感染控制管理及防范措施
西南军医(2014年5期)2014-04-25 07: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