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艺术市场发展史考略

2012-04-29 23:58成乔明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0期
关键词:艺术市场欧洲历史

摘要:欧洲艺术市场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古希腊至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19世纪之后。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艺术市场各有特色:第一时期是三大艺术市场即寄生性、雇佣性、自由性艺术市场平分秋色;第二时期是雇佣性艺术市场称霸天下;第三時期是自由性艺术市场的复苏;第四时期是自由性艺术市场独占鳌头。

关键词:欧洲;艺术市场;历史;四阶段

中图分类号:J11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192-05

当今的欧洲艺术市场极为繁荣,这与西方现当代的工业进步、商业发达是紧密联系的。但我们以为艺术市场仅仅是现当代的产物就不符合史实了。其实,在欧洲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艺术市场就一直存在并与时俱进地发展着,这也正是当代欧洲艺术市场无比繁荣的根脉所在。

一、三大艺术市场会略

历史上的传统认知一直认为市场是一种商品买卖活动的时空领域即面对面的钱货交易或物物互置的时空领域,而否定赞助活动的市场特性,这多少违背了市场的原理设定。经济学家所说的市场,并不是指任何一个特定的货物交易场所,而是指任何一定区域钱货互换活动的全部领域。起初,市场是城中出售粮食和其他物品的一个公共场所,但是这个词的意义曾被推广,从而指任何一群商业上有密切关系并进行大量交易的人[1]。如要遵循这样的原理性界定,带有历史时代特征的艺术赞助活动其实也是不折不扣的艺术市场行为。如皇家艺术赞助其实也是艺术劳务市场的一种,因为:(1)其生产、流通与消费的关系非常明显;(2)买卖双方的收支情况也真实发生了,皇室必须支付供养艺术家的费用,而艺术家必须按时回报艺术创造给皇室受用;(3)艺术贸易活动的场所一般是围绕皇宫而展开的,皇宫成为这种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4)直接为皇室服务的艺术家出卖的主要是自身的劳动,他们实际上是以“工资”的形式完成了这种买卖关系;(5)围绕皇室而形成的一切艺术贸易活动都可能会延伸到整个国家或地区,纵横交错的艺术贸易活动本身就构成环环相扣、无比复杂的巨大的市场群落。同理,私家艺术赞助也属于一种艺术劳务市场,而公众艺术赞助就是名副其实的自由性艺术商品市场了[2]。所以,鉴于这样的分析,我们应该认识到,所谓的皇宫贵族艺术赞助活动在历史上常常就是一种契约式的倚赖寄生关系,艺术家长期倚赖艺术赞助人发放的“工资”而生活,我们称这样的艺术劳务市场为寄生性艺术市场。另一种艺术劳务活动并非一种长期倚赖关系,往往表现为一次性买卖的短期艺术劳务活动,即艺术家建立在合同关系上接受艺术赞助人的馈赠或钱物,但在合同期内必须按时完成艺术赞助人指定了主题和表现方式的艺术作品,合同完成之后,这种双方的交易活动就宣告结束。在这样的交易活动中,艺术家的人身是自由的,但创作是受赞助人指定和监督的,我们称这类艺术市场为雇佣性艺术市场。寄生性艺术市场中的艺术创作并没有过多地受到艺术赞助人的有意遏制,创作基本是自由的;雇佣性艺术市场中的艺术创作必须是受艺术赞助人指定和限制的,属于限定性创作。第三类艺术市场即我们正常理解的艺术商品自由买卖的市场,艺术品作为商品预先展示在交易场所,购买者以自愿原则付钱购买,我们称这样的艺术市场为自由性艺术市场。

二、古希腊至古罗马时期:三大艺术市场平分秋色

古希腊兴盛之前,欧洲曾出现过弥诺斯和迈锡尼文明,但这两种文明并没有对欧洲文明产生过直接性的重大影响,而且迈锡尼文明衰亡(公元前1150年)350年后才出现了希腊城邦,所以我们将欧洲艺术市场的研究定在自古希腊开始相对稳妥和可信。

古希腊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时代,通过其艺术市场的表现,我们就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管窥一斑。大致说来,在19世纪以前的欧洲,古希腊算是唯一的三大艺术市场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时期。可以这样说,寄生性、雇佣性、自由性艺术市场在古希腊至古罗马时期是平分秋色的。

(一)美术市场

古希腊的美术市场给后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古希腊的雕塑和建筑艺术。那个时期的雕塑和建筑艺术市场是寄生性和雇佣性结合的市场,雕塑家为王室服务集中在古希腊古典时期(公元前6世纪—前4世纪),如菲狄亚斯、利西普斯皆是当时寄生于宫廷的典范[3]。

古希腊时期的建筑家和雕塑家主要依附于城邦君主而发达,如另外两名古希腊著名的雕塑家伯利克里托斯(主要活动于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普拉克西特列斯(主要活动于古典时期末)莫不如是。而到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4—前30年),贵族的繁荣和壮大使雇佣性美术市场开始发达,贵族也成为雕塑业的主要赞助人。

在希腊化时期,奴隶主阶级及权贵们贪图享乐和感官的审美享受,为迎合这一世俗需要,雕刻家们创作了一大批以维纳斯命名的裸体女性形象,目前留存下来这类裸女雕像很多,统称维纳斯[3]。

古罗马的雕塑和建筑市场的繁荣丝毫不比古希腊逊色,而且其寄生性、雇佣性建筑市场更为繁荣。当时的建筑业堪称国家性的大事,皇室和贵族的奢侈生活也全面促进了建筑艺术的发展,集会场、圆形剧场、公共浴室、桥梁、道路、通水道、凯旋门、王公别墅的雇佣性建筑艺术市场一度成为主流美术市场。英国学者理查德·詹金斯在其编著《罗马的遗产》中称:公元4世纪末的罗马是一座雕刻之城。据说当时城内的雕像比人都要多……[4]

在这么一个兴盛的公共美术市场上,皇家和贵族显然是美术商品最大的买家和赞助人,古罗马的美术家寄生性和受雇佣性的特征显而易见。但当时的市场兴盛程度远非通过遗迹观察所能想象的,私家收藏在供需两旺的情况下必然也如日中天,这主要就是自由美术市场。朱龙华在《希腊艺术》中就曾提到古希腊时期的陶瓶和工艺美术品就曾销往地中海各地[5]。

当时的罗马奴隶主阶级为显示、炫耀其财富与高贵,竞相订制、购买银制器具,有的贵族一人所拥有的银器竞逾1 000磅。这种对奢华生活的向往,从另一方面刺激了银器工艺的超常发展[6]。

显然“订制”银器的行为包含着雇佣和自由买卖的性质,而“购买银制器具”的行为包含着更为自由的商品买卖的属性,当时的工艺美术自由市场必然由于需求的旺盛而不容忽视。

(二)表演艺术市场

古希腊至古罗马时期的表演艺术我们可以从戏剧和音乐两方面来考察。古希腊时期的戏剧表演极为繁荣,此时的戏剧主要是寄生性、雇佣性和自由性市场结合的产物。

当然,当时的剧场主要是城邦国家出资建设的,而戏剧的上演起初也是由王室和富人出资雇请有名的剧作家和剧团进行创作和表演的,对于全城的观众来说,观戏是免费的。路海波在《戏剧管理》中就描述了雅典戏剧竞赛会是由政府和富裕公民出资负担的情况[7]。

当时有名的戏剧家必须是国家认可和民众喜爱的艺术家,参加各类戏剧竞赛是他们成名和获得认可的机会,被政府雇请到国家剧院去进行表演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另一条通道。所以总体上来说,在当时,寄生和受雇于国王的推崇和偏爱是戏剧艺术家生存的主要法则。但当时的民主制度保证了戏剧创作的自由性,某种程度上来说,戏剧家的人身和艺术创作是自由的。此时的剧作也是一种商品,自由创作出来的商品被国王和富人赏识了,就获得了被国家购买的特权,这又是一种自由性市场的特征。如据史家考证,希波战争后200年间,主要在雅典,前后创作出来的戏剧剧本为数超过2000,这是真正的艺术繁荣!剧队主办人是富裕公民,剧队经费由这些富翁筹措[8]。而剧本的购买是富翁委托专人进行自由性选择的结果,然后雇请专业剧队来进行演绎。具有传奇色彩的诗人荷马因其史诗的传世而闻名,他将音乐和文学完美融合。荷马双目失明,四处漂泊,走街串巷卖场为生[9],开辟了古希腊早期自由性音乐市场和自由性文学市场的先河。

古希腊音乐存在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即音乐教育的寄生市场也非常繁荣,即音乐家以从事音乐的教育活动谋取生路和从事创作。古希腊的音乐和文法教育极为发达,艺术教育全由城邦君主出资,故音乐家与文法家基本属于寄生性生存方式。雅典人不但对领导者还对民众教育的标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约在公元前440年,波斯战争之后,雅典人的音乐教育甚至不再依赖城邦政府,民办教育开始出现:首次建立起了类似于系统音乐教育的机构,但属于民办,没有国家的资助[10]。音乐家通过到公办或民办学校任教推动了寄生性音乐市场的繁荣,当然,贵族阶级普遍聘请家教的行为也促生了雇佣性音乐市场的发展。

宗教音乐、军乐、节日音乐是古罗马时期的主流音乐,而这些音乐的主要赞助人无非就是主教和皇帝,所以音乐家的生存方式以寄附于或受雇于权贵阶层为主。当然,帝王富人私家豢养音乐优伶在古罗马开始大行其道,这种家庭式的音乐教育和音乐创作活动成为了古羅马音乐家主要的寄生或受雇的生存方式,这一点,古罗马当之无愧地盖过了古希腊。

(三)文学市场

除了上述提及的游吟诗人荷马开创了欧洲自由性文学市场的先河之外,古希腊的文学市场主要是寄附于希腊戏剧而确立起来的,而且由于戏剧市场的属性,古希腊文学市场主要呈现出一种寄生性、雇佣性相结合的市场特征:

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悲剧。这种由雅典人创造的诗剧表现形式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开始成形,作为户外公共庆典的部分内容,这种庆典在城邦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11]。

公共庆典活动的主要出资人是王室和贵族,而希腊戏剧文学的选拔和推广体制主要就是通过城邦定期举办的戏剧竞赛会来进行,像希腊著名的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彼得斯、阿里斯托芬等都是依靠比赛为生并获取名利的。

由于希腊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图书馆,所以我们可以想象由皇家出资修建的图书馆要想征集得大量的文学书籍,就必定要存在着一定的自由性文学市场,即自由买卖书稿的场所。即使没有证据证明这样的推断,那政府也必定设立了一定的文学作品的采购部门,好比中国周代设立的“采诗官”,否则古希腊的图书馆藏书之丰就无从实现:希腊化世界的许多城市都比早期希腊城市建立了更多的公共设施,如博物馆与图书馆。古罗马思想所具有的与古希腊思想的相似性,大都是靠抄袭希腊化世界的图书馆中所保存的希腊哲学与文学课本而得来的[11]。

古罗马时期,宫廷赞助成了文学家们主要的生存方式,而自由文学市场就算存在也缺乏十足的证据。像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维吉尔、历史学家李维、作家奥维德、历史文学家塔西陀等人都曾因为是宫廷文人而闻名天下;而像文学家佩特罗尼乌斯、尤里乌斯·凯撒不仅自己就是宫廷高官,甚至都曾担任过国家统治者。既然如此,皇帝必定是文学作品和文学家命运的宣判者。

不能说古罗马时期就没有自由性的文学市场,例如讽刺小说家尤维纳里斯(公元60—140年)就是与宫廷派分立的在野派文学家,但没有记载证明他是靠出卖文章而维持生计的,所以古罗马在野派文学的生存状态有待进一步的历史发现才能证实。

三、中世纪:雇佣性艺术市场称霸天下

宗教艺术显然是中世纪(公元5—15世纪左右)欧洲艺术最大的特色,即基督教艺术是这1 000年欧洲艺术的主体,犹如中国魏晋南北朝至五代十国一样,宗教艺术成为了艺术市场最为关心的领域,不过是中国推崇佛教艺术而欧洲推崇基督教艺术而已。因为中世纪艺术家并不是一心一意要创作自然的真实写照,也不是要创造优美的东西——他们是要忠实地向教友们表述宗教故事的内容和要旨[12]。

(一)美术市场

中世纪基本属于政教合一的时代,体现宗教精神的庙堂建筑、石雕艺术、挂毯艺术、壁画等是这一时期欧洲对世界美术做出的重大贡献,而拜占庭建筑、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的百花齐放让这一时期的基督教教义宣扬得淋漓尽致。著名的建筑师、雕刻师、工艺美术师、画匠基本都要受雇于教皇而为各种各样的庙堂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当时的查士丁尼皇帝为了修大教堂,象浪子一样挥金如土[13]。

像大量修建教堂这样巨大的艺术工程,雇佣人员的工资必定是一笔同样巨大的开支。当然,当时分发到某一个建筑师、雕刻师、画家头上的工资数额还是非常稀少的,大家都是在凭一腔热情为上帝表示忠诚,微薄的工资可能只够糊口,但不接受雇请恐怕只得饿死。所以,中世纪的艺术家们不但默默无名,而且生活非常简朴。如此看来,自由性美术市场在中世纪的欧洲微乎其微,即使出现过东西方工艺美术品的自由贸易,那也只是王室和主教对外贸易的特权。

(二)表演艺术市场

如果从资料分析入手,中世纪的表演艺术可以从音乐方面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戏剧表演大概主要流通于民间,所以文字记载非常稀少。中世纪的音乐市场主要是雇佣性音乐市场,一切以为上帝表演和献唱为主。修道院、天主教堂的音乐学校以及合唱团、唱诗班成了社会音乐流行的主流。中世纪的专职音乐家是教堂歌手和游吟诗人,而教堂歌手并非一定是宗教教会成员;这两部分人各有自己的培训方法,然而,多半是一些会弹奏一种乐器的教堂歌手,又形成了第三部分专职音乐家。唱诗班的男童由一位唱诗班指挥教授音乐。有关游吟诗人的培训很少有文字记载[10]。行吟诗人和他们地位更为低下的伙伴们基本还是一种被雇佣的艺人,贵族和富人们成为他们主要的雇主,即使偶尔到乡村集市上赚点外块,也只是碰碰运气而已,所以,自由性音乐市场在中世纪这样一个环境里很少有生路。事实的情况是当时的人根本看不起这些江湖艺人,人们一见到他们,赶紧关上大门,怕丢了羹匙、刀子,甚至家里的小女孩[13]。

自由身的艺人们在中世纪很难真正寻求到安宁。事实上,就是到1207年,英诺森三世发动十字军讨伐法国南部的阿尔比派异端时,该地赞助民间音乐家的贵族们几乎受到了血洗:这些法国的异端,这些自诩“纯洁的灵魂”,“真正的基督教教徒”,在中世纪一次最令人发指的大屠杀中,几乎全被杀光。有一个时期,宗教法庭每天要用火刑处死二千人[13]。这导致最后的一位行吟诗人,于1294年死在卡斯蒂利亚博学的阿方索王的宫廷之中[13]。

(三)文学市场

有史料记载的中世纪的文学成果不能说是一无是处,但堪称贫乏不堪,这依然不得不归咎于基督教会和教皇的强权统治。文学雇佣性市场的强势丝毫不比中世纪美术、音乐市场的雇佣性来的弱:在文学方面,中世纪早期的成果是相当贫乏的。这主要是因为基督徒们很少具有写作能力,而那些具有这方面能力的通常是修士和牧师,他们又不会从事纯文学的创作[11]。中世纪的学校教育不容忽视,但这样的学校教育大多数依然是由教皇幕后操纵的:到12世纪,欧洲出现了大量其他的学校。城镇教会学校日益成为欧洲教育的主要中心。教皇专制积极支持这种发展。1179年,教皇规定所有教堂都应为一名教师积蓄一笔资金,使他们能免费教所有希望上学的人包括穷人和富人[11]。大学的兴起也是中世纪全盛期教育繁荣的一个方面。最初,大学是从事一般教堂无法从事的高级研究的机构,和其他许多大学一样,巴黎大學最初也是教会学校,到1200年,巴黎大学发展成为专门教授文学艺术和神学的大学[11]。显然,神学才是这些大学传授的主要课程,而文学的内容则侧重于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抒情诗和当世游吟诗人们创作的抒情诗。受雇于学校从事文学教育的文学家带有了一定的寄生性特征。另外,宣扬教义的雇佣性文学市场不但成为当时文学市场的主流,而且社会上从事文学创作并曾一度名声远播的文学家、诗人、散文家都有过在宫廷为官或受雇于朝廷的经历,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英国作家杰弗里·乔叟等可作为代表。尽管但丁和乔叟都已经是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渡期的文学家,但他们在失去朝廷的宠幸之后还是分别致死、致贫了。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由文学市场甚至在中世纪一度灭绝过。

四、文艺复兴至18世纪:自由性艺术市场的复苏

欧洲文艺复兴之盛期当在15—16世纪,这一时期虽然民主、自由思想开始全面复苏,但艺术市场的状况与艺术史的进程并不完全一致。经历过一千年中世纪的沉寂,自由性艺术市场并没有如艺术思想那样蓬勃开放起来,而是又缓慢进行了两个世纪,至18世纪后期,自由性艺术市场才逐渐成为了西方艺术市场的主干而得以开花结果。

(一)美术市场

王公贵族的艺术品收藏是导致自由性美术市场繁荣的主要动因,而欧洲艺术品收藏业并非一开始就很兴盛,经历了文艺复兴和17世纪的发展和推广才逐渐走上正轨,一直到18世纪,英国首当其冲,在伦敦建立起了以拍卖为形式的艺术品销售体系;而在法国,各种以经营艺术品的画铺也应运而生,并在欧洲主要城市迅速增加[14]。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由性美术市场首先是在佛罗伦萨发芽开花的,这多少是与当地的商业和经济的发展一脉相承的。

它位于阿诺河畔,是水陆交通要道,手工业和商业贸易发达;有深厚的古罗马、中世纪文明基础;社会各阶段对艺术的需求,尤其是以美第奇家族为代表的统治者提倡和保护艺术创造,这些因素促进了艺术的繁荣和发展[15]。

值得注意的是,大画家在文艺复兴时期仍然要以受雇于王公贵族而获得丰厚的报酬,许多绘画大师都有过寄附或受雇于王公贵族为生的事迹,而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这些大师的传世名作,十有七八是为当时的国王大公们所作的,自然还有就是为公共建筑添置的壁画。纵使这样的寄生性、雇佣性美术市场依然繁荣,但美术商品的自由性买卖活动依然是不容小觑的,就连举世瞩目的《蒙娜丽莎》在其创作之后不久也曾在自由性绘画市场上遛了一遭。

但关于这幅画,我们了解的唯一一点具体情况是,它的价格——4 000金币,这是曾被提香画过肖像的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把它带到巴黎时出的买价。从此这幅画就留在法国了[13]。

达·芬奇画《蒙娜丽莎》时自然是受雇为扎诺比·德尔·乔贡多先生可爱的夫人画像,但法国国王将它带到巴黎出售时就已经是一种自由性市场经济了。自由性美术市场的发展使画商、画店在欧洲也开始影响到了画家的具体创作。洛可可艺术主宰了18世纪前半期,法国绘画是这一时期的领衔者。华多(Wateau,1684—1721)少时贫穷,曾靠给画商临画维持生计。华多绝大多数作品取材戏剧,但《热尔桑画店》可算是一个例外。为了“活动活动手指”,而在几个半天之内画就的这幅杰作本是为其好友在圣母院桥上的画店作招牌的。画上有不同阶层的人物,卖画者的忙碌、认真和买画者的聚精会神都生动无比[16]。由此可见,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复苏到18世纪之后开始繁荣的自由性美术市场至此基本已经形成了与寄生性、雇佣性美术市场三足鼎立的局面。

(二)表演艺术市场

文艺复兴时期表演艺术自由性市场的发展相比于美术市场要早熟得多,如公众舞台已经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他们编写成部的剧本,例如《财神普卢托内(Pluttone)下地狱》。这种活动的自然影响,便是把《卡兰德里亚》(Calandria)和《曼德拉草》(Mandragola)等一些喜剧作品也搬上了公众舞台[17]。戏剧比较繁荣的西班牙曾出现“职业剧团几乎遍及全国”的奇观[7]。文艺复兴时期同样是英国戏剧的黄金时代,莎士比亚正是从那个时代开始发出他耀眼的光芒的。也许不为人所知的是,莎士比亚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戏剧家,而且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戏剧管理大师,这只要从他创作剧本的方法上就可以看出来。莎士比亚任何时期都绝不忘记他只能为观众而写。莎士比亚时代戏剧的观众来自有钱买票的各个社会阶层,从宫廷集团直到平民,所有的人在剧场里都受到一视同仁的对待……[7]

尽管历史费尽心思,但17、18世纪的戏剧、音乐自由性市场的发展依然是非常艰难和困顿的,它一直被寄生性、雇佣性市场纠缠着而无法独领风骚。从文艺复兴开始到这后来的两百年间,戏剧和音乐市场呈现一个异样的景象:戏剧和音乐大师的许多作品不能作为自由的商品进入到国家剧院、地方剧院甚至私人剧院赚取票房,因为每一部登台表演的戏剧和音乐都必须预先经过国王、宫廷乐师或剧院赞助人的审定,而不管这些审定者是不是五音俱全还是连乐谱也识不全。这违背了剧院的运作应当走自由性市场之路的规律,复杂的体制造就了奇怪的艺术复合市场,莫扎特就是这个复合市场最典型的牺牲者:他成年后每年创作大量的作品,但他的收入仅够糊口,直至35岁死于不治的痨病,死后连像样的墓地都买不起。

(三)文学市场

文艺复兴时期已经有一定规模的出版制度了,而且印刷书籍的出版可以說风靡了整个欧洲。卡斯蒂里奥内的《侍臣论》出版之后,在整个欧洲风靡了一个多世纪,他把意大利的“礼仪”理想传播到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王公朝廷,导致了欧洲贵族空前壮观的对文学艺术的赞助[11]。在1520年以前,普通一本书出版,一次印上千册,而《告信奉基督教的德意志诸贵族》的第一版便印了4 000册,且几天之内售罄,以后又多次印刷。在路德的小册子如此旺销的同时,他的个人戏剧吸引了所有旁观者的目光[11]。事实上,出版制度的成熟往往是建立在文学作品强大的市场购买力之上建立起来的,大量的书籍不可能全部囤积在图书馆或出版社里,社会的需求才是推动这一制度成熟的动机,类似于银行的机构当时已经出现,他们甚至利用自己的财力推动图书出版与买卖。

我们看到,早在14世纪,法国的图书流通环节中有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金主”。其实“金主”就相当于今天的银行,它在其中上下其手,保障图书的正常流通过程,保障交易双方的信用[18]。

到18世纪,书籍不仅仅在书商的柜台或书架上出售,文学的拍卖形式业已形成,英国伦敦有一处叫“科芬园”的地方就一度是专门从事书籍拍卖的地点[19],到场的竞买者甚众。后来,称霸全球的拍卖行苏富比就诞生在这里。

五、自19世纪始:自由性艺术市场独占鳌头

如果说15—17世纪是欧洲自由性艺术市场凤凰涅磐的300年,18世纪是欧洲自由性艺术市场羽化成蝶的前夜,那么19世纪就是欧洲自由性艺术市场旭日出海的瞬间。工业化的成果在19世纪的前中期就让欧洲一跃成为了世界工商业经济的中心,欧洲至此荣升为世界的霸主:资产阶级的发达、中产阶级的壮大、市民阶级的繁荣、工人阶级的崛起成为了其重要的标志。到19世纪中期,欧洲世界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商品世界,一切都与金钱划上了等号,金钱成为控制社会的根本力量。除音乐之外的所有艺术品都没有守得住精神的圣殿,成为欧洲金钱世俗潮流最后的吞噬对象:

德国艺术史专家古斯塔夫·瓦根有个雄心勃勃的计划——编写一份欧洲艺术珍宝的目录。为此,他周游列国(1835年)……“没有一个国度”,他作出结论,“能与英国的有钱阶层相比。他们对艺术品投注的品位、财富和精力是如此之巨,只为了获得前一百年的家具和艺术品。”……“在欧洲,不管谁想把画卖出个惊人之价,都得在英国搜寻机会,以便崭露头角。”[20]

美术品包括文学作品的商业化是19世纪自由性艺术市场全面唱响的先行军,而音乐作品的苦行僧生活仍然要维持一段时日,在20世纪初随着唱片、留声机和电台的陆续出现才开创了更为惊人的自由市场的娱乐世界。

参考文献:

[1][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M].陈良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8.

[2]成乔明,李向民.中国古代艺术市场探幽[J].民族艺术,2007,(3):58.

[3]古希腊雕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865151.htm.

[4][英]理查德·詹金斯.罗马的遗产[M].晏绍祥,吴舒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61-362.

[5]朱龙华.希腊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24.

[6]邬烈炎,袁熙旸.外国艺术设计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100.

[7]路海波.戏剧管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50-53.

[8]关敏.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官民矛盾[EB/OL].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812795.aspx.

[9]荷马[EB/OL].http://www.library.hn.cn/sjdsr/ljds/hm.htm.

[10]马东风.音乐教育史研究[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275-286.

[11][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Ⅰ)[M].王觉非,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127-463.

[12][英]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89.

[13][美]房龙.人类的艺术[M].衣成信,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170-360.

[14]曹意强.艺术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73-74.

[15]文艺复兴时期美术[EB/OL].http://www.artist.org.cn/yanlun/1/200505/8838.html.

[16]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90.

[17][意]欧金尼奥·加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M].李玉成,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245.

[18]何明星.金融与出版:从另一个角度解析中国书业制度环境[J].出版发行研究,2008,(9):6.

[19]苏富比介绍[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22895.htm.

[20][英]罗伯特·莱西.拍卖帝国:索斯比拍卖行纪实[M].何馨儿,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35-36.

猜你喜欢
艺术市场欧洲历史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从竞争走向合作
新历史
僭越与失序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晚清艺术市场中的任伯年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浅谈豫剧在现代艺术市场中的新发展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