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减排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2-04-29 22:45曹艳梅,丁冬梅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城市交通节能减排对策

曹艳梅,丁冬梅

摘 要:城市交通占我国交通行业能源消耗一半以上,是城市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城市交通能否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对于我国城市的发展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至关重要。立足于中国城市交通节能现状分析,提出一些解决之道,旨在顺利实现我国城市交通的节能减排。

关键词:城市交通;节能减排;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2-0089-03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城市交通也迈入快速发展阶段,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等得到迅猛发展,但其中发展最快和增长最快的就是私人拥有机动车尤其是小汽车数量的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0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仅有554万辆,其中私车保有量为82万辆,占14.8%。至2009年,中国汽车的保有量达到1.8亿辆,年均增幅高达15%;动力系统主要以一次性能源汽油为主。预计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3亿—2.5亿[1]。城市交通发展尤其是快速的机动化导致能源消耗的逐年增长,城市交通的燃油消耗占到了全国燃油消费总量的17.2%,其中私人机动车的能耗占据城市交通总能耗的64.9%,并且呈现增长的趋势 [2]。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快速城市化的阶段,虽加大了对城市道路停车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但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远远赶不上机动化的速度,一系列如城市交通拥堵,乱停乱放等交通问题应运而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城市形象,造成对土地、人力资源等的极大浪费。以交通拥堵为例,有调查显示,机动车在遇到红灯等情况下停止后再启动,这一停一起造成的损失大约在0.3—0.5元之间。以北京为例,北京2011年机动车保有量已步入400万辆时代,如果以每辆车停止启动一次计算,经济损失高达120万元—200万元。显然,在目前的交通情况下,每辆车每天不知道要重复多少次一停一起这个动作,损失惊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几年前做过测算,北京市每天因为堵车造成的社会成本高达4 000万元,核算下来相当于每年损失146亿元(数据来源于人民网--人民日报,2009年12月21日)。此外,快速的机动化也造成了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各种社会问题。英国交通学家Anthony(2009 年)总结了快速机动化所造成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

1.气候变化。据统计,城市交通是导致城市“温室效应”出现、产生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主要源头之一,交通废气排放约占城市总排放的40%。

2.石油消耗。2010年,交通领域所消耗原油约占原油总消耗量的68%,其中车用石油消费占57%左右。

3.大气污染。据统计,2004年我国主要运输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2 000万吨,其中道路机动车排放的废弃占68%。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这一数据还在持续攀升[3]。以北京为例,2008年北京城市交通CO2的排放量和HC分担率为63.36%和73.5%,氮氧化物的排放分担率占到22%[4]。

4.噪声污染。目前,城市交通占城市噪声污染70%—80%,214个被交通城市检测的城市中,31.3%处于中度或者重度污染水平(数据来源于《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5.人员伤亡。根据公安部交通局的统计,2010年我国共有3 906 164次交通事故发生,同比上升35.9%,其中涉及人员伤亡的事故219 521次,造成65 225人死亡和254 075人受伤。

6.健康威胁。汽车数量的增长和道路拥堵等问题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如肥胖等问题。此外,随着交通拥堵的加剧,在一些大城市出现“路怒症”。比如,日前在重庆召开的第22届国际交通医学大会上,有专家指出,八成开车族都有“路怒症”,这已成为城市交通事故重要隐患之一。

因此,交通节能减排不仅是能源安全与能源消耗的问题,它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能否得到妥善合理的解决,关系到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更是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和健康的社会大问题。

一、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的现状

城市交通主要由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城市出租车交通系统和私人机动车三部分组成,其中三者的比例为16.6%:18.5%:64.9%,燃油能耗依次为605:674:2362 [5]。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私人机动车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对能源需求旺盛,而城市公交体系则由于技术及管理的原因一直处于“发展停滞阶段”。中国城市交通节能减排既要借鉴国际经验又要从我国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一)我国城市交通的特点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交通自20世纪才得到发展。较之于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国的城市交通有如下特点:(1)我国城市交通,尤其私人机动车发展年限短、发展速度快,城市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变革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发达国家虽然积极推动清洁能源汽车的开发与应用,但由于其汽车工业体系庞大、小汽车出行依赖度高、积习难返,改革成本大。较之发达国家,我国机动车数量虽节节攀升,但汽车工业才开始起步,汽车普及率相对较低,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2)我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具有非机动车出行的传统,加之我国城市用地布局多以集中团状形态为主,城市的人口集中程度高,虽容易引发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问题,但同时也有利于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可以说我国有发展公共交通的“天然优势”。此外,我国城市交通能源浪费严重,节能减排具有潜力大但难度大的特点。

(二)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减排取得的成绩

20世纪中后期,随着我国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得到关注,政府和专家学者对此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1.确立并积极推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城市交通基本战略。较之私人机动车的出行方式,公共交通出行有节能环保、资源集约利用等优势,使其成为解决交通困扰良方之一。我国政府也相应发文号召我国城市确立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战略,并得到了各地方的积极响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北京为例,2007年北京积极推行公交和城市轨道低票价制度,公交出行比例稳步上升至34.5%,首次超过了小汽车出行。

2.加强节能减排监管力度,全面提升节能减排监管水平。 自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节能减排目标后,我国政府积极加强节能减排的监管力度,成立了新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办公室;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大型交通运输企业也普遍设立了相应的节能减排工作管理机构或岗位,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积极实施燃油消费税改革,实施了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实载率低于70%的客运线路不得新增运力等政策,强化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改进行业能源利用水平。此外,还积极努力节能减排监测考核体系,为行业的能效管理提供依据。

3.积极寻求国际和地区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努力推进城市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交通行业的节能减排不仅使政策方面的问题更多涉及技术方面,而且针对我国目前交通行业技术的欠缺,我国积极加强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和经验交流。如2007年9月中美签署协议,加强在电动、混合电动、燃料电池汽车和替代燃料技术等领域的合作;此外,中国还与日本等国签署协议,加强在清洁能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另外,中国还积极推动电动车产业化,加大在此领域的研发力度。

4.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升节能环保意识。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的顺利实现离不开大家,因此,交通部通过报纸、网络等多途径和张贴海报、散发传单、组织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全民的健康出行意识,鼓励自行车和公交车出行,全面提升了市民的节能环保意识。 此外,还积极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等建设和完善,以及相关专业人才等的培训。

二、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减排存在的不足

城市交通节能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形势依然严峻,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能否成功顺利解决,关系到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成败,更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1.城市交通能源浪费严重,能源利用率低,节能意识淡薄。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地大物“薄”的国家,多煤少气贫油,我国自20世纪中后期,就开始依赖资源进口,如今已达到40%;而另一方面,我国城市交通的一大特点是浪费严重,集中表现在资源利用率低,其中机动车燃油利用率比欧洲低25%,比日本低20%,比美国整体低10%,载货汽车公里油耗比先进国家高1倍以上。

2.城市交通发展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为,城市公交发展踟蹰不前,城市非机动性出行萎缩,但私人机动车蓬勃发展。数据显示,中国1995年全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为250万辆,而2007年私人机动车拥有量增至2 876.26万量,12年内增加了10.5倍;与私人机动车蓬勃发展相比,我国公交车却因为投入、技术等原因而长期发展缓慢。此外,非机动车的发展空间严重被挤占了,这主要表现在部分城市政府在交通发展上排挤非机动车的发展,以绿化带挤占自行车道,甚至推行“城市无自行车”。

3.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差,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我国在智能交通系统等交通行业节能减排关键环节处于“简单模仿”阶段,又由于国外的技术壁垒等原因,导致我国在这一领域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弱,与世界先进水平很大距离。资金技术的支持方面,我国在城市交通设施节能减排方面的投入方式较单一,主要以政府为主,资金来源单一,这也是我国交通行业节能减排技术远落后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之一。

4.城市交通各部门缺乏统一管理,交叉管理严重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成为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减排顺利实现的一大障碍。城市交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传统上归建设部门管理。但在实际过程中,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整体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归各城市规划建设和其下属部门管理。我国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城市交通法,法律上的不完善和政策的空白使得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减排处于断断续续状态。

三、促进我国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的对策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出行需求将会更大,如何平衡日益严峻的能源与环境压力和人民日益高涨的出行需求,总的来说就是建立“绿色城市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用安全、高效、节能的公共交通来代替小汽车。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又能做到城市交通的节能减排。

建立绿色的城市交通体系,就是以“公共交通领导城市发展(TOD)”理念为指导,根据城市自己的发展规模、发展特点,合理地、有效地发展城市的公共交通。超大和特大城市应加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高轨道交通的覆盖率,此外,还应大力发展BRT(即快速公交),限制小汽车的出行,从而形成城市立体的交通体系;大城市应以道路交通为主、轨道交通为辅,鼓励非机动车出行;中小城市应以道路交通为主,尤其要鼓励非机动车出行,合理地发展小汽车出行,在城市道路建设方面,合理布局城市交通路面,确保非机动车辆的畅通。

1.加强道路机动交通工具的节能力度,通过税收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甚至行政手段,加大节能汽车、节能配件以及替代燃料的研发力度,淘汰不合格的产品。同时,加大对现有机动车的节能改造力度,如油改气等。另外,加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如提高加气站的覆盖率等,鼓励节能汽车的使用。

2.限制城市私人机动车的发展,以“TOD”理念为指导,建立绿色城市交通体系。研究显示,公共交通出行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交通用能下降6个百分点[6]。因此,政府应通过税收等经济杠杆的作用,如燃油税的征收、城市停车费的征收等方式,减少城市私人机动车的出行。同时,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投入,提高公共交通的舒适度、效率、安全度等;合理发展快速公交(BRT),克服现在公交车的拥堵、慢、环境差、不准时的缺点。

3.在资金吸收方面,多渠道吸收社会游资和外资,实现新技术的快速产业化。政府要利用自己手中的公权力,加速节能产业的产业化和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资金的投入。同时,在广开资金投入的同时还应加大政府与政府间、政府与企业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加大人才投入,在高校设置相关专业培养人才,使“绿领”就业的人数增多。

4.加紧制定有关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制定不同车辆的排污标准,以及行业规范等,力争开创城市交通行业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局面。此外,还应加大对交通节能意识的宣传力度。政府部门作为交通节能减排工作的领导者和监督者,应以身作则,从减少公车的数量和减少公车出行的次数开始,在全社会倡导公共交通出行,努力形成良好的出行习惯,为城市交通节能减排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钱伯章.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仇保兴,李迅,杨富强,等.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

[3]蔡凤田.公路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对策[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8,(2).

[4]陈莎,马林,杨少辉.城市交通系统下的节能降耗研究[C]//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规划——2008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9.

[5]朱跃中.“十一五”期间我国交通部门能源潜力分析[J].中国能源,2007,(2).

[6]钟良,李晓丹,赵洲洋.北京市城市交通节能现状及建议[J].中国能源,2008,11,(7).

[责任编辑 张宇霞]

猜你喜欢
城市交通节能减排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思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上海城市交通大数据研究与实践
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建议
欧美航空业节能减排创新管理研究
火电厂节能减排的必要性与对策分析
契合城市交通需求 推进单轨交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