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背景下的县域城镇化发展途径探索

2012-04-29 00:44:03杨迺裕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期
关键词:发展途径城镇化农业

杨迺裕

摘 要:我国传承五千多年的传统农业方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农耕文化,它的保守和封闭性对今天的县域城镇化发展形成了制约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生产的科技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搭建了平台,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为发展县域第二、三产业提供了条件,为县域城镇化建设夯实了基础。

关键词:农业;城镇化;发展途径;广西省全州县

中图分类号:F29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2-0032-03

我国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的主要指标要求,今后五年的城镇化发展年均增长为4%,从2010年的47.5%,增长到2015年的城镇化率51.5% [1]。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意味着有近1 000万人要进城。除劳动力,还有老人、家属、孩子,以及刚刚出生的婴儿。大城市容纳不了,甚至省会城市都不可能容纳得了,而更大量的是迁入县城和镇[2]。

一、传统农业基本特征及对城镇化发展的制约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长期形成的传统农业在中国长期占有重要地位。传统农业主要是通过传承、应用生产活动中积累的经验来发展生产,以畜力牵引或人工操作的铁农具为其生产力标志,以谷物种植为主,多种经营。以“天、地、人”合一理论为核心的农学理论,即把农业生产中天、地、人三者看成是彼此连接的有机整体,在重视人对自然调控的同时,更顺其自然,既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不违背自然规律。“在自然经济上,社会是由许多单一的经济单位(家长制的农民家庭、原始村社、封建领地)组成的,每个这样的单位从事各种经济工作,从采掘各种原料开始,直到最后把这些原料制成消费品。”[3]生产力落后,直到战国以后,全国大部分地区才使用铁器,铁农具逐渐取代木石农具,成为主要的农具。到了清代康熙时期,完全废除了匠籍制度,任民自行开矿兴业,进一步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4]。经济形式主要以赋税形式流向政府;其次以地租形式流向地主、寺院或政府,以及自家留用和以商品形式流向市场。其农产品除了缴纳租赋、自用外,还需要拿出一部分到市场上出售,换取货币,以便购买自家不能生产的铁农具、食盐等生产、生活资料。

与中国传统农业相对应的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保守和封闭,具有重农本轻工商;重稳定轻开发;重人治轻法治;重中庸轻竞争;重考据轻创造;重伦理德行轻科学;重感性轻理性;重权术治理轻生产;重人情轻交易;重集体轻个体的特点[5]。中国传统农业历经几千年,祖祖辈辈满足于自给自足,人们分散在各地的田野,辛勤耕作。整个社会的人群主体农民大都束缚在土地上,他们无力进行农产品的加工和贸易,无意识进行农业生产以外的创收致富,长期禁锢在封闭保守的社会环境中,造成中国城镇化起步晚,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才起步,比世界城镇化的历史开端晚了40—80年。到1949年,全国只有135个市和约2 000个镇,城镇人口5 765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仅10.6%。到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1952年,全国也只有158个市和2 000多个镇,城镇人口仅为7 163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也只有12.5%[6]。

二、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的基本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现代工业初具规模,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现代农业在继承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现代农业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农业。现代科技的应用,使农业的的内涵、结构、体系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农业成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农业逐步成为可控性行业,材料、能源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生产领域不断扩展,与其他行业相互融合。现代农业彻底改变了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的大生产,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7]。现代农业是现代技术、资金等现代生产要素相结合的产物。城乡信息、技术、人才、资本、设施、市场等各类生产要素不断地向农业生产核农业经营的领域渗透和延伸,使农业投入要素现代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日益提高。现代农业以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强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第一是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还要选准产业形成的切入点,从当地自然条件和发展实际出发,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例如,广西全州传统的禾花鱼获得了产地的认证和地理标志认证,可发展特色水产业。该县保持“全国优质高产示范县”、“全区水产优质县”的荣誉。打破区域行政界限,进行组团发展、专业化经营,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利用中国酿酒企业前三强之一的华泽集团(金六福)的实力,打造金六福湘山酒业,使其成为广西第一白酒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以酒类、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体系。第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服务和支持。加大农业机械投入,有计划、有组织、搞联合,使机械发挥最大的效益。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投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要按照市场需求,为农民提供产业发展信息技术服务,组织农民按市场需求发展生产;提供政策服务,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发展特色农业。第三是提供人才服务,培养引进农业科技人才,开展劳动技能培训。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化、集约化、规模化,进一步推动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要创新农业管理体制,对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管理服务部门进行资产、组织和职能调整,构建服务于产加销一体化的管理体制。第四是要创新农产品流通体制,加快重要农产品的市场化进程,建立规范的市场监管机制。建立一批高效益、标准化的区域性科技示范园区或基地,发挥园区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发展。第五是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和民间科研机构、专业技术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技术推广。通过现代农业的发展不断推进县域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三、农业背景下的县域城镇化发展的途径与策略

(一)以科学规划为先导,合理引导县域城镇化有序发展

科学规划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总结。结合各地的实际和“十二五”发展目标以及县域城镇发展的历史沿革、现状、经济发展状况、人口数量及素质教育、交通、信息、医疗、服务等各项基础设施的现状和发展预期,因地制宜地制定县域城镇化发展的详细规划。要珍惜每寸不可再生的国土资源,守住我国土地面积18.18亿亩红线。从国情、区情、县情出发,搞好土地整理工作,按照先补后占,占补平衡的要求,务必珍惜土地资源。科学规划,合理有序地引导县域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二)以县域中心城镇为龙头,辐射和带动城镇化发展

利用县域中心城镇基础设施功能较为完善的优势,适度集中发展中心城镇,通过县域中心城镇的核心作用,辐射和带动周边城镇发展,促进城镇在区域布局上的空间集约化发展,走适度集中的城镇化道路。例如,广西全州县要在“十二五”期间,利用县城的行政、教育、医疗、交通、通讯及各种服务设施功能完善的优势,适度向城北新区扩展,并由上海的专家对县城北新区进行规划,完成5 000多亩的土地征收任务,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步完善。以县域的中心城镇辐射和带动周边的城镇发展。

(三)以发展县域工业化为动力,拉动县域城镇化发展

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拉动县域经济增长,促进城乡经济协调互动,走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农业产业化同步发展的道路。广西全州县在“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6%,财政收入迈上5亿元的门槛。得益于工业化发展,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06.25亿元,是2005年的3.6倍,工业占GDP的比重达到了50.2%,拉动GDP增长6.5个百分点。该县政府充分利用广西区铝土矿资源丰富和农垦系统的土地资源的优势,在绍水镇开发工业园区(广西桂北(绍水)工业集中区),广西润松集团旗下的广西新宝铝业铝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工业集中区,预计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占地500多亩,设计年产量15万吨,年创税超亿元,安排就业人员1 000多人。工业集中区以广西新宝铝业为龙头进一步延伸铝产品的产业链,引进和大力发展小五金等配套产业,巩固和发展独特的资源型产业。

(四)以现代农业为载体,推进县域生态城镇化进程

现代农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县域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最有效、最直接、最具体的手段是县域城镇化协调发展。更好地促进城乡间经济、生活方式的互动,并能有效地促使、帮助农民成功地转换生产经营方式,推动县域城镇化的发展。通过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对生产方式的反作用力,进而催生农村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释放生产力,来调动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方式。不断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投入,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观光旅游业,实现人类居住和环境的和谐友好,推进县域生态城镇化进程。

(五)以资源禀赋为依托,实现县域城镇区域协调发展

利用县域城镇丰富的国土资源和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和矿产加工业,使国土资源和人力资源要素在县域城镇发展中得到合理的配置和流动。以广西全州县为例,该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如天湖景区、湘山寺、三江口水域、城北的龙岩洞、枧塘的石雕奇葩—语录山、龙水镇的虹饮桥、永岁的燕窝楼、大西江的千年古樟、童母岩、炎井温泉等。要以“桂林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契机,把旅游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打造天湖高山休闲旅游度假区、湘山寺华南禅宗文化旅游胜地和三江口水上运动等精品旅游线路,全面融入1小时大桂林旅游圈。利用矿产、交通、沿江、沿边(省、县)等稀缺资源,发展黄沙河、绍水、石塘等卫星体系城镇化,进一步辐射和带动文桥、庙头、永岁、龙水、枧塘、才湾、咸水、百宝、两河、东山、桥头等乡镇,实现县域城镇区域协调发展。

(六)以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可持续发展县域城镇化。在县域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要制定城镇发展方略,指导城镇规划,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综合管理,引导人口流动。制定工业化发展政策和县域经济发展路线。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政府要通盘规划和指导县域城镇化的科学化发展,采取多元动力机制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各方面的积极性,利用掌控的各种资源,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县域城镇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中国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不同于美国的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模式,也不同于拉美和非洲部分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国家城镇化发展模。在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没有固定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而是应该根据中国各地城镇化资源禀赋状况、历史状况,因时因地制宜地发展城镇化,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有利于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各地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0.

[2]红旗大参考编写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大参考(厉以宁)[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0: 159.

[3]列字.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61.

[4]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08.

[5]唐任伍.管理审视——中外经济管理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6.

[6]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263.

[7]红旗大参考编写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大参考[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0: 215.

[责任编辑 王 莉]

猜你喜欢
发展途径城镇化农业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少林武术发展途径及建议
武术研究(2016年11期)2016-12-16 13:40:12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贵州布依傩戏传承发展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47:24
产学研相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途径探微
科技视界(2015年25期)2015-09-01 16:45:04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学习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7:50
城镇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