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中的共生:当代装饰壁画发展

2012-04-29 00:44刘以鸣刘以畅
飞天 2012年2期
关键词:壁画装饰公众

刘以鸣 刘以畅

壁画,顾名思义是“壁”与“画”的结合,即在墙壁上以绘画或工艺手段制作成的艺术作品。壁画是与建筑结合得十分密切,且具有历史精神、科学精神和民族审美精神的一种美术样式。从原始社会的岩画,战国时期的楚庙、祠堂壁画,魏晋至唐的宗匠巨作等成就了中国壁画灿烂辉煌的历史。随着明清以后的逐渐衰落,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张仃先生主持的机场壁画的诞生,才又掀起了壁画艺术的一个高峰。北京机场壁画“体现了振奋的中国经济和世界进行横向比较时,一开始就敏感而又自然的关系到与它形象有关的文化审美层次上的需要,并从理论上印证了一个道理,即和一切先进国家在同期的发展阶段上都非常相似,起飞的生产力也产生着对改造环境条件的审美需求,而壁画创作的兴起和活跃也总是倚傍经济条件和思想解放的程度同步进行的。”这场壁画艺术的复兴带来了中国壁画艺术的空前繁荣,也实现了许多蓄志以久的装饰艺术家的梦想。在审美需求膨胀的推动下,为人民提升生活环境质量,装饰壁画在80年代的加速发展,同时成就了装饰艺术风格的崛起。

90年代后,壁画艺术的发展在内容、形式和材料等方面均未有大的改观,甚至是落后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的变化,中国的艺术思潮经历了多个主题,然而中国现代壁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无论是设置场所、题材内容、工艺制作,还是壁画数量、作者成份等方面都未发生太大的变化。在壁画的创作形式方面,许多壁画家还在沿用机场壁画创建的装饰语言和风格,忽视与具体环境和建筑的协调,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形式;材料方面主要为丙烯重彩或者陶瓷壁画等成本较低的材料;内容方面,艺术家在创作壁画时,为了回避一些题材内容招致的麻烦,常选择没有风险的题材,诸如风光名胜、花鸟、古代文化及神话传说之类主题。简单抽象的装饰语言、放之四海皆准的题材和廉价的装饰材料,成为壁画的老三样。单一固定的封闭模式使得中国当代壁画艺术缺乏创造力,难与快速发展、多元并存的当代社会相适应。

壁画的公众性特征使其自然要面对来自不同方向的期望和评论,这决定了它受众层面的多样性。文化环境的日趋多元也使得壁画艺术领域必然与之适应,必然多元兼顾的、多维度的过程。当代壁画应包涵着现代人的意志、追求和审美情趣等因素,并尽可能地缩短与公众的期待视野的距离;同时壁画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更应当通过作品的崇高审美价值去引导和启迪公众的审美意识而向更高层次迈进。也就是说,壁画艺术既不能放弃思想的深度,也不能无视公众的审美取向,必然是复合价值观念的综合体现。壁画艺术有必要发展与多文化的共生,自然与建筑、艺术与科学、政治和公众等的共生。因此壁画家在拓宽技能和丰富想象力的时候应更多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扩展装饰的语言和视野,利用和依赖建筑和景观,使之适应当前的城市建筑文化。以前的壁画创作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出于对自己作品本身的偏爱,还是把壁画画成了架上绘画。也有的不甘心自己的画依附于建筑,仅仅注重画面,没有更多地考虑适应建筑,造成壁画自身的个性过分突出。”的情况。无论是建筑发展中各个风格和理念的交替,还是从现在中国文化的现实状况,程式化的、忽视建筑观念、一成不变的装饰壁画,是行不通的。壁画设计和发展的文脉存在巨大的冲突,即新与旧、局部与整体、现在和未来等,这些只有拓展装饰语言中才能新生。因此壁画家要拓宽多学科间的视野,例如建筑学、景观学和行为科学,丰富自己的基础常识和对新鲜事物的学习和理解能力。努力锲合建筑及其外在环境的变化,将壁画从墙面的小空间拓展到建筑乃至景观和大的城市文化背景当中。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地域的封闭逐渐消失,创作语言的日趋国际化,而这种国际化由于趋于多个国家民族文化的交融,扩展后的装饰艺术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从而得到发展。它将不仅成为艺术的符号,也将成为文化的符号,具有当代社会中不可代替的文化价值。

二是重视伦理责任、公共责任,重在壁画艺术设计中的文化理念延续和创新。体现普遍意义的公共精神和文化理念为公共艺术创作的提供了一条准绳,一般有如下的三类:传统历史文化理念;地域民族文化理念;现代文化理念,包括信息文化,生态文化,多元文化等新兴的文化形式。以上的三个理念,可以为公共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公共艺术的设计中,注重传统文化理念的延续和创新已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设计指导原则。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在这种背景下,既要着眼于世界文化的前沿,又要积极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从城市的规模、人口、社会、住房、交通,城市的空间形态、景观特征,城市的开发和保护等方面出发,则应该运用传统文化理念、地域文化理念,并结合国情以及城市的历史、传统和风土人情,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公共艺术。人民需要的不仅是壁画设计的美术师,更应是时代承前启后的公共艺术家。

公共艺术品不仅要作到“形式上的统一”,即与环境在造型、色彩、材料、质感诸元素的和谐;还要做到“文化理念的一致”,即社区历史事件、人物等的内涵,某种时代精神与观念的象征,或是民族文化统符号的隐喻。这样就避免了壁画千篇一面的现象,做到因事制宜和因地制宜。

三是壁画家还要提高协调的本领和发展新的实践技能,多一些协作精神。由于缺少协作经常会导致壁画艺术家、建筑师和公众之间各说各话、各行其道,出现“两张皮”的局面。壁画家必须提高关于自身及其他学科最有效的表达能力及技巧,但更主要的是提高思想交流的技能,以便能超越艺术家的自我观念与大众进行平等交流。同时壁画家和公共艺术家都应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从而推动城市公共艺术更具公众性和民主性。并设定一个个体之间、群体之间可进行文化接触交流的平台,扩大信息量,加快信息传播速度,让人们在多元的比较中提高各自文化和观点的认同度,增强公共艺术团体的凝聚力从而促进各自项目的多元化和谐发展。

从事公共艺术创作的壁画家必须努力在个人的创意与其他专家、公众的意愿之间寻找到一个多方都可以接受的基点。扩展艺术视野,增进彼此的尊重与了解,加强壁画家对作品的批判与自省的能力。最后,我们应该强调:“在融合中共生——走向多元”。作为艺术的整体而言,多元开放才是真正高层次的繁荣。

【参考文献】

[1]于美成.新时期建筑壁画创作特征论[J].文艺评论,2010,(3).

[2]于美成.20世纪中国壁画研究[J].文艺评论,2004,(3).

[3]李雪晖.代中国壁画与公众审美期待[J].2004,(2).

(作者简介:刘以鸣,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助教,硕士;刘以畅,河北师范大学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壁画装饰公众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公众号3月热榜
鲤鱼旗装饰坠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壁画上的数学
装饰圣诞树
北朝、隋唐壁画
帮壁画“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