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1956-1993),中国当代诗人,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小说《英儿》是顾城撰写的惟一一部以真实生活为背景的长篇情爱忏悔小说,也是他的绝笔之作。这部小说通过描述男主人公顾城与妻子雷米、情人英儿之间的爱情故事,精致细微地展现了人性复杂多样的内心情感和现实世界的人生百态。《英儿》对于人类生命深处爱情的点滴记录进行了详细记载,渗透着依恋与背叛、超越与毁灭,一方面张扬着人性对完美世界的追求,一方面隐藏着人性对失落世界的愤恨,阐述了鲜花与毒刺并存、爱情与悲情同在的主题。整部小说将人类最基本的“爱与恨”的两大本能通过人物不同的心理表现形式充分地体现和诠释出来,清晰地勾勒出三位主人公各自的心理思维主线,恰当地揭示了情节发展脉络和人物情感演变。
一、顾城(丈夫):简朴自然的心灵追求
顾城的生活想法真实而简单:小岛、阳光、沙滩,鸟鸣、水声、浪潮。在他的内心世界里存在着一个脱离世俗尘嚣的家园。这个家园完全是一种自给自足、怡然自得、信马由缰的乡村牧歌式的世外桃源。在顾城的眼中,处处充满了诗意般的浪漫境界,如孩子般的天真纯洁、如早晨雨滴般的清澈透亮,一切映入内心的都是新鲜与美丽。在小说《英儿》中,这种心境的表述是通过诗体化的语言写成的,其思维方式充满了跳跃性,仿佛更像是一个人的喃喃自语,以至于你都无法清楚地了解他意欲表达的心理想法。在顾城的美学视野中,他将内心的思绪想法通过如水、如风、如云、如雨、如草、如花的诗文语句舒卷自如地表达了出来,自由规整、完美无缺,令人如醉如痴。顾城的饱含悲情色彩的、如梦一般的心灵独白在其一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话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这种令人激情迷醉的心理状态下,顾城自然不愿意与妻子雷米共度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而甘愿沉思于自己构想的空泛的爱情生活当中。
但是,这种向往与追求却是孤独的,甚至有些自私的意味。毕竟,拥有类似简单生活方式想法、极力排斥现代社会发展干扰、不大情愿接受适者生存理念的这一类人,往往是少数的。当顾城选择这种生活方式后,精神世界的饱满自豪折射出现实世界的无奈酸辛,他是精神世界的强者,却是现实世界的弱者。特别是当雷米为他扫除生活的障碍、英儿又与他倾心相恋时,顾城认为自己拥有了无拘无束的、最为成功的人生。但是,之后发生的一切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雷米长期的忍辱负重、英儿期望的常相厮守都是一根随时点燃干草的火柴,粉碎的就是他的人生理想。顾城哀怨自己的落寞人生和失常情爱归宿,对规范人类自由发展和销蚀个性独立理想的现实世界表达了强烈的愤恨与不满。自谴自省更替交融,逐渐演变为一种面对世俗尘嚣的决不苟且、绝不妥协的忠贞信念,而死亡也许就成为成就他理想光芒的惟一方式。这可以说是顾城令人不幸的一大弱点,而且正是这个弱点,使他将一重幻想加在了另一重幻想之上,最终逐渐形成人生心理的重负,导致了一根稻草压垮一只骆驼的悲剧后果。
二、雷米(妻子):伟大深沉的母爱情怀
作为顾城的妻子,雷米起初并不完全赞成他这种回归自然、创意自然的生活,因为她要面对照顾嗷嗷待哺的幼子、要面对柴米油盐具体生活的现实。她渴望自己的丈夫快乐开心,却又因生活的重担而无力分心,没有过盛的精力和足够的热情陪着满脑都是幻想的顾城一起嬉戏娱乐。她天生宽宏包容,愿意以一种类似母爱的深沉细腻和侠骨柔情为顾城营造出可以发挥他自然天性的氛围,忍辱负重,伤痕累累,将自己的天性深深压抑。甚至到最后,她不在于别人说三道四,以一种常人根本无法理解的做法实现着她的夙愿与梦想,那就是主动帮助英儿来到顾城的身边,满足他的情感外泄和恣意狂欢,对于之后发生的一切默默忍受。
她自信地认为英儿是不会抢走顾城的,只是能够为顾城带来更多的创作灵感冲动与精神力量源泉。但是,令她始料不及的是,顾城对于英儿情感的过于投入显然超出了雷米的心里底线,她的内心震荡更是超出了料想中的自己。她以为她可以不在乎,但恰恰非常在乎;她以为她可以视而不见,但恰恰随时凝目而视。她过去从来不怀疑会有谁可以取代自己的位置,但英儿的到来却令她神情憔悴。她觉得自己的宽厚仁慈纵容了顾城和英儿的步步进取,而她却逐步丧失了作为妻子的全部主权。维持基本的生存方式、保护家庭的健康和谐,当她为此付出太多太多的精力与情感时,她就不能容忍对方对自己任何形式的、没有充分理由的心理伤害,而一旦遭遇到伤害,那么怨恨就会不可遏制地生发出来,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填满哀怨与愤懑,离开、离开,成为她的一种选择。
三、英儿(情人):迷人沉醉的爱情长歌
在一个人的苦思冥想中,渴望理解、渴望爱情,形成了顾城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面对如此干净自然的纯洁小岛,浑身洋溢着空灵浪漫气质的勃发,顾城心中产生了更多的激荡与幻想,以及一种莫名其妙的期待和不易察觉的焦渴。这种追求异样、追求放任的心理在蠢蠢欲动,是正常的人生历程中无法得到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雷米具有的母性光辉压抑了顾城作为一个男人本色的存在。因此,当英儿到来时,一切是那么的绝妙无伦和纯净凄美,她专注的眼神放射出一种孤儿似的神情,深深地打动了顾城。这是精神的怜惜与悲悯,只有细腻柔软的心灵才能传达出如此别样的情愫,感性的心灵触动使顾城顷刻间将全部的生命投给了他心中早就梦想过的甜蜜爱情。他的生命状态瞬间发生了变化,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男性与女性的热情结合激荡起了生命的存在。英儿的轻巧柔肠和温软细语,不带有丝毫现实生活的残渣碎末,身体的纵情放肆、柔情的点滴迸发,都从心理上和肉体上彻底征服了顾城,使他显示出了强大的占有攻势和独霸心态。这种攻势不是传统的伦理道德的力量所能够阻挡的,其包含着两个人全部灵魂的激情参与,是整个人心理感触的无穷激荡,是一种可以使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生命的高峰体验。
但是,能够永远维持这种激情的生活状态吗?是否可以将顾城绝对地占为己有?要知道爱情的领地历来都是寸土不让的!身处尴尬处境的英儿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心灵思考。她矛盾、痛苦、焦虑、失落、怨恨,种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一拥而上,几乎将她的身心压垮。自我拯救的惟一方式只能是泪别孤岛,这也是检验和证实在顾城心里分量的有效方式。所以,不辞而别成为她无奈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这种选择也许是正确的,因为一个人心灵的孤单是最不容易拯救的,而顾城就恰恰落入了如此的心灵陷阱,深邃空远、难以自拔。
【参考文献】
[1]谢冕等.绝笔的反思——关于顾城和他的《英儿》[J].小说评论,1994,(3).
[2]蒋华.《英儿》、《英儿》,顾成最后的呼唤[J].文艺争鸣,1994,(1).
[3]谢科.当爱远去时——浅谈《英儿》[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12).
(作者简介:吴著斌,湖北黄石理工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